其他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订单式”培训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

2018-01-22 巴音郭楞日报


1月20日,在巴州天盛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通过一个月免费技能培训的学员正式上岗就业,顺利实现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本报记者 李伶 摄


1月20日下午,记者在巴州天盛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看到,29岁的作业班长木拉提·艾则孜正手把手地教新员工机器设备安全操作方法,这位技术娴熟的作业班长,一年前的身份是尉犁县塔里木乡塔里木村的一位农民。


 “在这里包吃包住,一个月可以领到2000多元工资,我挺知足。”木拉提·艾则孜说,她家中有20亩棉花地,2017年,响应尉犁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号召,她将地流转给了尉犁县利华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木拉提并没有闲着,在尉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完成技能培训后,她来到巴州天盛纺织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挡车工人。


农民由务农向务工转变,就业技能偏低是最大的障碍。2017年,为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问题,尉犁县投入专项资金,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并通过“订单式”技能培训的方式,帮助众多和木拉提·艾则孜一样的农民实现了向产业技术工人的顺利“转身”。


巴州天盛纺织有限公司经理李哲介绍,制约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缺人,通过与尉犁县人社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方式,极大缓解了用工难题。


 “去年12月20日,我们企业又迎来了40名新员工,他们试用期结束后,每个月可以拿到2500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李哲说。


虽是三九寒天,但在尉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却是一派学技能的热火场面。该中心主任张秀坤介绍:“去年,我们举办了多期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班,学员们在这里学技能不花一分钱,全部由县里买单,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2017年冬天,我们开办的纺纱工专场培训,目前已经为县工业园区的四家棉纺织企业输送了62名员工。”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去年尉犁县开展各类免费就业技能培训83场,帮助3395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尉犁县副县长古丽娜·阿不来提说,今年,尉犁县将针对农民需求,开设各类特色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真正使职业教育惠民、就业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END

来源:本报记者 李伶

编辑:张浩远

责编:王曦悦

审核:周积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