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南宁丨邕城瑰宝文化寻踪

2016-09-09 文霞 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一座城,自有它的文化底蕴,

不似江南的柔媚、北境的粗犷,

自由西南的雄浑与潇洒。

这,便是南宁。

中国南部的八桂之都。

南宁的文化源远流长,

却又如它的脾性,豪迈洒脱,

不如就此翻开一页,观风骨,叙今朝。

 


邕城老院听老戏曲


■ 新会书院邕剧表演 摄影:陈卓凡


“仙家寂静洞门闭,鹤伴孤云去复还。只有桃花留不住,跟随流水到人间。”坐在戏台下,手执一盏清茗,听皮黄声起伏有致的腔调在耳畔回响,陶醉在《长生乐》的戏文中不可自拔。这是邕剧,广西南宁独有的剧种。


邕剧是在桂剧、粤剧等外来戏曲文化的刺激以及本地风土民情、民间音乐、桂西南官话的熏陶下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又称“老戏”、“广戏”、“五六腔”等,至今已近200 年历史。作为粤剧岭南派代表的南宁邕剧,在其艺术性质上更突显地方性和民族性,唱腔清新尔雅又不失雄浑粗犷,武戏兼容南派武功和粤西之风——旋子圆场弓箭步,跳台铲椅耍獠牙,五色军器齐上阵,气功变脸赛川渝,赢得看客满堂喝彩。



南宁邕剧流传至今经受了几番波折,从1995年邕剧团的成立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60 年代初,邕剧的蓬勃发展,再到“文革”悲剧的洗礼,曾经辉煌一时的邕剧日渐衰微,甚至濒临消亡。1999 年,邕剧团正式解散。为了拯救地方文化,保护人文遗产,2007 年8 月,南宁市邕剧团正式挂牌恢复。此后,邕剧传人开始走向复兴之路,到了2008 年,南宁邕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南宁市政府解放路的新会书院设立了邕剧展示中心。


如今,邕剧已作为地方传统戏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走在解放路喧嚣的街市上,推开新会书院那一扇朱漆木门,听戏言缓缓诉说这邕剧的百年沧桑,唱一曲世事无常。


■ 邕剧表演 摄影:周家志


Tips:


■ 新会书院位于南宁市兴宁区解放路42 号,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由旅居南宁的广东新会籍人士集资兴建,作为商会及同乡聚会活动场所。整个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原为三进两廊一阁,阁位于后庭右侧。新会书院是南宁市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会馆建筑,它见证了南宁前清时期的商业兴旺。


■ 邕剧脸谱多为专角专谱,一般常用黑、红、白、绿、黄五色,有时也用蓝、灰、金等色。其色彩表现的内容,一是表明肤色,二是寓意人物特点,同时反映当地人民的传统习俗和地方文化特色。


龙行游彩宾阳现


 

提起南宁宾阳,人们就会谈起极具地方特色的游彩架和炮龙节。游彩架是南宁市宾阳县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载,宾阳游彩架在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 传入,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游彩架主要以奇美的装饰和奇险的技艺表演而引人注目。人头攒动,鼓乐震天,只见台阁架上摆高空造型的童男童女或坐或站,或执扇抚笛或举矛拉弓,远远看去,竟是一个个地坐立于刀尖之上、盘龙之首,衔接彼此的只是小小一点,“观音”手挥甘露,“八仙”各显神通,这一刻,在那缓缓前行的高台架上,力与美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游彩架一般于正月期间进行游行表演,多与炮龙相配合,即正月白天游彩架,晚上舞炮龙。


■ 炮龙节一景


谈到“舞炮龙”,在宾阳有“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的说法。炮龙节是宾阳县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初十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涌上街头,于烟花炮竹声中共庆佳节。炮龙一般7 节身,长30~40 米,龙头龙尾以竹篾扎制,沙纸为裱,龙身布配。每至正月初十一的黄昏时分,宾阳县就是火光的海洋,万民簇拥,只待天际一震的“开光”,炮龙破火而出,光焰冲天,八音齐响,那一条条金色的猛龙从四方窜出,人头攒动跟随龙的足迹不断前行,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竹光映红烟满城,街道铺满了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热闹不已。


■ 游彩架


Tips:


■ 宾阳炮龙节一般连续昼夜,炮龙长明。炮龙每到一家都必须待鞭炮响停后方可向前舞去,放炮竹数量不定,有的户放几千响,有的放数十万响。舞龙一定要沿原来邀请的大街小巷举龙舞去,直到舞完所有的街道为止。


■ 抢龙珠是炮龙节的一项活动,龙身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保你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取得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彩头。


千年傩戏邕州传



源起上古的熊熊火光和巫祝的吟唱在华夏之西从未间断。千年以来,有关“傩”文化的歌声舞乐、香火祭礼,在南宁从未消失:邕宁和武鸣的壮族傩戏(舞);市区及郊区的平话师公戏( 舞)、春牛戏( 舞);民间红白喜事和节日喜庆班鸠舞、凤凰舞、岳鼓舞……一一展现着傩文化的魅力。



“傩”属于上古图腾崇拜时期的民俗仪式,唐代《乐府杂录·驱傩》记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先人常常以傩祭来驱逐邪恶、祈求吉祥。在殷周时期,傩祭就被纳入“礼”的范畴,千年传承,有兴有落,逐步成为历史的文化遗存。时至今日,傩祭的功能已经从“娱神”衍生为“娱人”,成为了一种艺术、纪念文化。



南宁市陈东村的师公戏《大酬雷》被世人誉为“中国稻作文化的活化石”。这部戏是当地人将古傩祭的歌舞模式与民间生活故事结合而创作的,反映了古老的壮族先民水稻生产的全过程。所谓的《大酬雷》,就是用大规模的人力、财力来酬谢与报答神之意。舞蹈狂热古朴、粗犷刚劲,面上的油彩图纹和精致的傩戏面具令人惊叹,表演者借助肢体动作带世人穿越千年,回到最原始、最自然的年代,一赏壮族先民的风华。



Tips:


■ 南宁傩文化,就是南宁市地方居民及农民群众参与的传统“傩”行为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南宁傩祭活动中的师公戏(舞)表演,具有诙谐、滑稽、逗趣等较高娱乐性。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打草》、《八娘过渡》、《大花王》、《大酬雷》等,是中国民间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在生产劳作中创造的歌舞。


■ 中国傩文化划分为六个广大的傩文化圈,即:北方萨满文化圈、中原傩文化圈、巴楚巫文化圈、百越巫文化圈、青藏苯佛文化圈、西域傩文化圈。傩文化圈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地域和民族。


■ 傩面具根植于民间,凝聚了世代民众的审美情趣,更反应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许多傩面具堪称艺术精品,面具特征或写实、或抽象,粗犷狰狞。它不仅驱鬼. 避邪,而且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给商业带来无限生机等。多姿多彩的傩面具艺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博物的标志,文化的象征。


■ 南宁傩文化


撰文 / 文霞

来源 /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编辑 / EVERGREEN


相关推荐:

巾帼不让须眉丨世界十大女强人出炉

想玩东南亚又不想扎堆,去这些小众地就对了

新加坡试行无人驾驶出租车 拟2018年投入运营


点开蓝色字体《中国-东盟博览》杂志微信小店,订阅我们杂志



小编工资与zan挂钩!求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