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越国界的握手 ——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综述

2016-11-10 东博社


导读  

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台风、暴雨、区域干旱……相近的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常年无情地“肆虐”着这片区域。如何加强气象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气象灾害,成为了合作日益深入的中国—东盟共同面临的问题。


南宁市南湖夜景


镜头回到9月11日下午,广西南宁,南湖畔,夕阳余晖洒落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同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花边,水波泛光,更显旖旎。湖边的南湖名都酒店,镜头对准2号会议室,一场国际盛会正渐入高潮,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进入了讨论《中国-东盟国家气象合作南宁倡议》(以下简称《南宁倡议》)环节。面对大型显示屏上的英文版《南宁倡议》,东盟各国及国际组织代表操着各式腔调的语言进行着热烈讨论。经过一番斟字酌句的修改后,《南宁倡议》获得一致鼓掌通过。


掌声响起,这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成功握手。作为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系列活动之一,首届中东盟气象合作论坛于9月11-12日在南宁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气象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承办。出席论坛的正式代表共计88人,其中部级代表4人,境外代表(含国际组织代表)26人,分别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主要领导,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台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的代表。


01

一个对话的平台



8月31日,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2016年的金秋九月,天下民歌眷恋的南宁,又一次唱响动听的歌谣、跳起欢快的舞蹈,热情迎接来自东盟各国的宾朋。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对气象人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首次纳入博览会框架。


“举办气象论坛,是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和服务广西“三大定位”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介绍。2015年8月,在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自治区陈武主席与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的共同倡议与推动下,决定在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


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台风、暴雨、区域干旱……相近的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常年无情地“肆虐”着这片区域。而建立气象领域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在观测资料共享、灾害联防、气象服务和科研、气象仪器标定及业务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首届论坛主题被定为“区域气象灾害监测与共同防御”。一份份邀请函跨海越山,送至东盟各国及相关国际机构的气象“大咖”手上,并得到了积极的响应。约定金秋,一场国际气象合作交流的重头戏大幕开启。


 “中国气象局将秉承‘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原则,推动与沿线各国,包括东盟各国的合作。合作的成果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内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服务能力,还有助于WMO和其他全球战略的实施。”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论坛的开幕式致辞中说道。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还为论坛做了未来合作建议的特邀报告。


 “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融合发展、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是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使命。”参加开幕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希望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象领域的互信互通、合作共赢。



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部长周范玉


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部长周范玉显说,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亟需加强国际合作,凝聚区域力量,更好地监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此次论坛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与会代表们都带着美好的愿景为论坛致辞。


论坛创新了组织形式,做到会展结合,高层论坛与专家论坛结合。同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气象装备与服务展、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中国气象局与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气象和气候领域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组织中外代表参观自治区气象局等系列活动。


有30家单位参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气象装备与服务展是我国气象装备和服务领域的现代化成果首次在博览会亮相,倍加引人注目。自治区主席陈武、副主席张晓钦特意到展区进行了参观。 “气象装备与服务展丰富了本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内容,展示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水平。”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出席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而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则成为 “气象粉”们期待的活动之一。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广西科协郑皆连院士,印度尼西亚技术评估与应用局Edvin Aldrian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山大学特聘教授杨崧等著名专家纷纷登台,在邕城上演了一场气象领域的国际性学术交流的盛宴。


02

一种合作的机制



2016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现场


 薄薄一纸《南宁倡议》,却有着厚重的份量。根据《南宁倡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加强机制性气象合作,中国气象局支持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以每两年召开一次的方式持续举办;加强区域气象观测和资料交换,包括提高风云卫星和中国气象局广播系统(CMACast)等应用合作;加强气象灾害联防和灾害风险管理领域合作,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灾害性天气讨论和信息通报互动平台,开展相关业务预警技术、平台研发的交流;建立气象业务技术交流互动机制,组织针对台风、暴雨的研究项目,加强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研发和应用合作,开展台风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联合研究;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下,加强季节气候预测与气候服务特别是与农业和水有关的服务合作;加强航空气象服务合作;加强区域气象仪器标定合作以及加强区域气象培训工作等。


《南宁倡议》面向区域气象发展需求,提出多项务实合作措施,得到了东盟国家代表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赞赏。缅甸气象和水文局局长Hrin Nei Thiam认为,通过论坛可以学习中国在防灾减灾等气象业务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提高缅甸的气象服务能力十分重要。她还提到,中国向缅甸捐赠的中国气象局广播系统(CMACast)和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运行良好,已成为缅甸气象部门的主要业务系统。出席论坛的亚太经社会信息通讯技术与减灾司减灾处处长桑杰·斯里瓦斯塔瓦(Sanjay.K.Srivastavas)称通过《南宁倡议》,看到中国对东盟国家帮助和支持的承诺。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展和区域活动司教育培训办公室主任因卡·阿德巴约(Yinka Adebayo)表示,《南宁倡议》为增强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并将有利于促进WMO减轻灾害风险路线图、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等有关计划的实施。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中国气象局愿与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共享气象业务发展和服务经验,通过展览进一步推进气象装备、气象服务方面的区域合作和交流。”在气象装备与服务展上,郑国光与东盟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观了各个展台。在参观中,各方代表纷纷向参展方了解和询问气象仪器和服务情况,并对中国的气象装备和服务水平表示赞赏。一名来自老挝气象水文局的官员表示,此次展览令他大开眼界,这些先进的观测仪器正是老挝发展所需要的。希望未来与中国加强合作,提高老挝气象部门的基础设施水平。


据介绍,此次论坛取得了六项显著务实的成果:一是论坛自2016年起正式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大局,成功搭建中国与东盟气象合作新的重要平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二是通过《中国—东盟气象合作南宁倡议》,填补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机制性气象区域合作的空白;三是气象装备和服务展首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亮相,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区域气象技术产业合作提供了机遇,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南亚电信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四是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提出减轻灾害对策和措施;五是确定了中国与印尼气象、气候领域合作联合工作机制,审议批准了未来合作计划;六是展示了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力。


03

一次发展的契机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


“从9月5日至14日进入特别工作状态。”刘家清在9月5日召开“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国际民歌节气象保障服务和气象论坛工作视频动员会议上宣布。


首次承办高层次国际论坛,对自治区气象局来说是一次大考,一次对办会能力和气象现代化水平的真正检验。自治区气象局高度重视,以精细的谋划,举全局之力抓好落实各项工作,先后多次向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领导汇报,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建立起内部定期汇报沟通机制。嘉宾邀请、领导日程安排、举办地确定、落实展位等一系列工作千头万绪,但都做到了运转有序。


“以举办论坛为抓手,推动工作开展,提升广西气象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刘家清强调。在广西展示好气象现代化成果,是论坛活动的一个重点。从2015年开始,自治区气象局开展持续三年 “项目建设年”活动。以举办论坛为契机,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进行,跑出了“论坛速度”。广西监测预报中心、数据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系统等业务项目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工,于9月初进入业务系统试运行阶段。对广西气象信息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现代预报预测业务、为农气象服务等气象现代化建设新成果,郑国光局连称“实属不易”、矫梅燕副局长则称赞“令人耳目一新”。出席论坛的中外代表纷纷给予广泛赞誉。



出席2016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的各国代表合影留念


一边是论坛活动,一边是博览会保障服务,这是摆在自治区气象局面前的双重考验。“预计20-23时,广西体育中心以阴天为主,偶有小阵雨……天气不影响民歌节晚会的举行,请观演嘉宾出行携带雨具。”就在演出开始数小时前,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收到了气象部门的短信。9月11日20时,第十八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在阵雨后的清新中拉开了帷幕。


“历年9月南宁市的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2℃、33℃,分别占17%和19%。”……9月1日,在南宁市气象局预警中心,广西区气象台和南宁市气象台的骨干预报员正在就南宁9月气候概况及降水预报技术指标进行探讨,为2016年“两会”期间天气预报做好服务技术准备。9月中旬,南宁天气形势复杂,易受台风影响,天气预报难度大。针对此次保障服务,已有十余年博览会保障服务经验的区市两级预报团队严阵以待,提早谋划。《2016年“两会”期间天气风险分析》专题报告,分钟级雷达降水估测、雨温时空分布等微信平台新产品,英文版天气预报小册子……博览会期间,自治区、南宁市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服务材料39期。


跨越国界的握手,热情而有力。序幕开启,将继续演绎着精彩与生动。回眸,幅幅画面,引人入胜;展望,盛大图景,光明灿烂。


作者 / 曾涛 韩嘉乐

文 / 《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相关推荐: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可能会对中国与东盟产生什么影响?

新闻媒体是中国与东盟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泰拨七亿元助稳定米价



点开蓝色字体《中国-东盟博览》杂志微信小店,订阅我们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