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尺讲台育桃李 | 三代教书人耕耘育英才
扫除文盲——矢志改变乡村面貌第一代
席文骅介绍,她的爷爷生于1926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在私塾读书。1938年,爷爷跟随曾祖父逃难到吉安,年仅12岁的他深深地感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那时只要有空,他就去当时的商务图书馆读书:“我们要自强自立,只有这样才不会挨打。”在爷爷的心里,觉得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让中国人都有文化,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家乡九江永修吴城镇当了一名教书先生,而后又在土改工作队从事宣传工作。跟随土改工作队走村串户时,爷爷看到许多农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于是向组织上要求“我当过老师,让我去给农民扫盲,让他们不再做‘睁眼瞎’。”1976年,席文骅年已50岁的爷爷席禹民
从那时起,爷爷就一直在昌邑乡做一名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从1948年参加工作到1981年退休,这33年当中,爷爷始终扎根乡村,一直不忘当初从事教育的初心:“让广大农民都识字,让他们不再做睁眼瞎——让知识改变命运”。席文骅的奶奶周淑霞也是一名老师,她在吉安培生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小时候在吉安读书时,学校有些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中国人要团结’,那时我们还经常跟着老师去大街上演文明戏、进行抗日宣传呢!我要做他们那样的老师!”2015年,席文骅年已89岁的奶奶周淑霞在井冈山游览
“奶奶觉得乡下文盲多,那里才是最需要她的地方。1949年11月,奶奶随爷爷来到了昌邑乡西门村小——鄱阳湖畔新建区最边远的乡村之一,在这所小学一教就是20多年。”席文骅介绍。“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奶奶经常谈起的,还是西门那些淳朴的村民和她的学生们。”席文骅激动地说,“像爷爷奶奶一样的一代代教师为他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奉献着爱与智慧,以教书育人来改变孩子的命运,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教育接力——乐于奉献履职模范第二代
1986年7月,席文骅妈妈肖蓉从南昌师范普师班毕业,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她妈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新建区第一小学任教务处主任……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她妈妈已在新建区第一小学从教36年了。2022年,席文骅母亲肖蓉在新建一小参加阅读活动
母亲肖蓉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撰写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设计获得市级一等奖、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学设计获市级一等奖;作为学校教务处主任,她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赛,先后获得南昌市一等奖和新建区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培根铸魂——薪火相传立德树人第三代
“我从2010年毕业来到红谷滩教书,已经12年,是红谷滩教育腾飞的亲历者、见证人。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智能一体机的普及、多功能VR教室的推广,是硬件的改良;名师云集、新秀群起,是软件的提升。”席文骅对红谷滩教育这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感触颇深。席文骅教语文和思政课,说起思政课,不少学生觉得思政课是“说教课”、“点名课”,很难被打动,更别提入脑入心了。怎样突破思政教育的瓶颈,让思政变得喜闻乐见、触动心灵?席文骅下定决心撕掉思政课“无聊”、“枯燥”的标签,走进育人新天地。来源:央广网
(点击以下红色标题可打开链接查看热点详情)
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中心幼儿园开展“喜迎二十大,培根育红娃”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