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个村的古遗址,曾轰动考古界

荣成融媒 中国荣成 2022-06-10


1973年,在今人和镇发现的一处古遗址,引起考古界的轰动。经省及国家有关科研院所组织专家挖掘调查,确定该遗址为新石器早期人类遗址,并命名为“河口贝丘遗址”,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



远古时期的先民遗迹


河口新石器贝丘文化遗址,位于今人和镇东河口村、西河口村南百余米处的小山耩上,当地人称其“蛎碴耩”。

1973年秋末,东河口村二大队队长常德财带领社员在此整修田地时,发现地下有古迹。

经山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烟台地区文管会发掘发现,古迹遗址占地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地表散布着大量红烧土块、陶片、蜊壳等,其中短矩状耳环底小口罐和钵形鼎是河口遗址的代表器物。地下出土有石斧、石锤、石球、砺石和陶器鼎、钵、罐、纺轮、支座以及骨锥、骨针等。


石斧、石铲、石刀等各类石器

威海博物馆藏


197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烟台地区文管会通过联合调查确认,该遗址文化内涵较单纯,是胶东半岛原始文化中较早的贝丘文化遗址,与北辛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同属一个时期,距今7000年至6000年。

该遗址被命名为“河口贝丘遗址”。

《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载,在河口贝丘遗址采集的贝类以牡蛎为主,应是当时人获取的主要贝类。哺乳动物仅见猪,至少发现2头。由此推测,当时人的肉食及海鲜种类包括猪和贝类。


石猪

出土于人和镇东河口村南的田地里


从地形图上看,该遗址与现在海岸线的距离不足2公里。

当年海侵时,海水曾进入陆地。植物硅酸体的分析也证明遗址处于近水的环境里。当时人获取海产资源的直线距离应在2公里之内。

从该遗址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发现农作物的硅酸体,这说明当时还没出现农业生产活动。

1992年6月12日,河口贝丘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旁的诸姓人家


最先在河口遗址旁建村的是刘姓始祖。

清康熙元年(1662年),刘氏祖孟喜、孟祯由文登县城南关迁此定居成村,因村处河流入海口处,故命名“河口”。清康熙中期(约1692年左右),杨氏祖由今人和镇金沟村徙此定居成村,因村建于河口村东,故命名东河口村。河口村遂更名为西河口村。
新中国成立前,西河口村有150余户、700余人,主要为刘、于两姓。现在该村有400余户、1100余人,除刘、于姓之外,还有宋、张等姓氏;
东河口村原有170余户、700余人,现在200余户、490余人,主要有宋、李、丁、连、常、刘等6大姓。
西河口于姓始祖来源不详。
东河口村宋姓,是宋氏十五世宋嘉路从今人和镇顶子前村迁入。其先祖为靖海卫世袭镇抚职,迄今已繁衍至26世。


东河口村


从有关资料记载推测,宋嘉路当在清康熙中后期迁入。

《东河口村史志》载,宋以抒,为清咸丰六年(1856年)岁贡,时任山东学政潘斯莲曾赠“明经”匾额一块,悬于宋氏大门上方,大门两旁竖有旗杆以示荣耀。

宋以抒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曾撰写“修槎山道路记”碑文,其碑现存于人和镇大疃刘家村水库南。

东河口村李姓始祖为成山卫百户。八世祖李曰桂为清顺治乙未科进士,曾任福建沙县知县。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九世祖李宗耳迁于该村,现已延续到第二十一世;

丁氏始祖来自宁海州丁家庄,四世祖其源大约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由今人和镇大庄村迁入,现已延续到十七世;

连姓九祖大约在康熙末年自今人和镇涨濛村迁入,迄今延之二十二世;

常氏先祖常富祖籍安徽合肥,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调任靖海卫世袭镇抚,定居于靖海卫城东。具体什么时间迁到东河口村定居,无考;

刘氏七世祖大约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左右由西河口村迁入,现已延至十六世。


穿村而过的古老官道


在东河口村、西河口村尚未建村之时,其所在之地便是明代重要的军事通衢

受涨濛港海水的阻隔,明代靖海卫通向文登营的官道皆要转道东河口村、西河口村所在地,再折北经过黄山、铺里、蔡官屯而去。

还有一条是从宁津所西去靖海卫,行至东河口村、西河口村后与靖海卫至文登营的官道重合。

所以,自明代起,这两条带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官道上,曾经马蹄飞奔、战将疾驰。

就在西河口村村西,有一山耩称炮耩。据当地老人说,这应该是明清时期为扼守涨濛港所建的炮台。现在已经不见任何遗迹了。


古官道


据西河口村老人回忆,在官道北曾有一块高大的白色石碑,是为村里一位品德高尚的刘姓人所立。

传说过去靖海卫周边的人因为纠纷矛盾,经常要去文登县衙打官司。当经过河口村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刘姓人就会将矛盾双方留住,并苦口婆心地进行一番劝解,最终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打消了争长论短、鱼死网破的念头。

为纪念这位古道热肠的刘姓人,人们为其在官道旁竖立了功德碑。20世纪60年代,村人打井时,将此碑砌在井壁上,现在应该还能找到踪迹。


村内景色


民国25年(1936年),一条从靖海卫向东经人和镇转北经过黄山、罕山、上庄村至文登的路线开通。

自1958年起,在两村之南的河口遗址上又修建了一条马沙线(马栏耩—沙窝)公路。东河口村、西河口村这条古官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乡间农耕小道。


物产丰饶的临海港湾


7000年前,我们的先人为什么选择在这一带生活?

因为这一带濒临海湾,源自槎山北麓的汹涌河流直泻海湾,形成广阔的河海冲积地带,使之具有得天独厚、异常丰富的海产资源,足以保证先人们的生存所需。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让这一带海湾退减、陆地扩展,古涨濛港周边沃土连绵,随之村落不断形成。人们在此渔耕兼做,繁衍生息。

东河口村、西河口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走过了3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两村北边紧临涨濛港,物产丰饶,盛产海蜇、河蟹、虾、鱼类和各种贝类


据当地人回忆,当时的入海河流终年不断,水质清澈见底。河蟹之盛曾经填沟满壑。特别是秋雨过后,沟夼里的河蟹如大军过境,纷纷爬向涨濛港湾产卵,人们趁机带上家什,去捡得盆溢钵满。

由于这里的海滩呈砂质和淤泥混合状态,还盛产一种特有的贝类,当地称之“大米粒”,其皮薄,仅有指甲大,却鲜美无比,深受当地人喜欢。由于这里海产丰富,过去经常有外地的货船停靠岸边,用玉米换取海蜇等海产。


自古以来,涨濛港生产海盐,是荣成境内重要的盐场。所以,东河口村、西河口村靠近港湾的许多地方都曾辟为晒盐场。当时仅西河口村盐场即占涨濛港盐场面积的三分之二。盐场收入一度成为两村的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到20世纪末,涨濛港盐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荣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整治,涨濛港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东河口村、西河口村的入海河流,水体清澈,港湾近处多年不见的“大米粒”等贝类资源得以重现并日渐丰富。

据东河口村村民介绍,现在去打捞“大米粒”一次可得数百斤。

如今,东河口村、西河口村的乡村振兴产业正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村里路街硬化,环境雅静,到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宛如锦绣花园。

村民的民生福利得到有效保障。两村各种文体娱乐设施应有尽有。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能到暖心食堂吃上可口的饭菜,真正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1

1

-END-







签审:王妮娟
审核:闫美岑
校对:于芳 王雨晨
撰稿:梁善勇 常艳青 彭雪梅 孙玉敏 王贞昌
编辑:赵芳艺
图片:彭雪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荣成时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