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华人何江:高考仍有向上输送的能力

2016-06-08 胡越 王宪策 世界说

前段时间,何江成为了首位登上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学生,国内舆论一阵沸腾。突如其来的关注打乱了他原本平静的研究生活,几经磋商,最终他在实验室里边工作,边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世 界 说 

胡越 王宪策

发 自 北京 & 波士顿

 

  


 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上午10点,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何江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做了题为《A spider's bite》的发言。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进行中,我们明白高考对于何江的意义,但也无意把他描述成一个高考成功学的例子。何江最终能走到哈佛的演讲台上,有方方面面的必然和偶然,我们更加感兴趣的,是中国高考制度下走出的何江,同世界最高学府发生交集的过程中,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关于何江的报道,有两个细节让我略微惊讶,一是他在上大学时还几乎没怎么用过电脑。我的惊讶是从自身浅薄的经历出发的,但数据告诉我们,在何江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只有8.5%。何江的演讲以“科技知识的分布不均”为主题,然而从这个小细节我们就能看出,科技知识的分布不均只是冰山一角,“发展的不均衡是很多方面的,像教育、医疗等等。但它是有很深层次的原因的,不仅是科技知识方面的,这在更大程度上来说,其实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何江如是说。

 

二是他要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写一本关于中国农村的书。在一般中国人内心,高考仍然是龙门前鲤鱼的一跃,何江跃上了龙门,并以此为跳板跃到了世界级的龙门,他的大部分精力理应花在继续向上攀登。但他却在哈佛历史教授尼尔·弗格森的一句提点下,搭上了所有的周末闲暇,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写作。他告诉我,这本书会更像一本新时代的《乡土中国》——这个想法,很奇妙,是在来了美国以后才产生的,也许是因为在国内就能隐隐感受到的那种认知上的分布不均,到了哈佛会感受地更为明显,“这些年中国的农村是在不停地变的……我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书能把这个时代定格在文字上面。”


      △ 何江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是新时代的“寒门贵子”么?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1 这次的演讲稿打动了很多人,我很好奇你在国内是不是就喜欢写作文呢?还记得当时高考作文考了多少分么?

 

我那时是挺喜欢写作文的。从小和技术有关的文章我都写的得心应手。在语文方面当时最大的感觉,也算这么多年的兴趣就是,我非常喜欢古文。我当时还买了一本《古文观止》,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字典对照阅读,这些习惯一直保留下来,到来美国之后,我也喜欢参与学校的一些社会学、文学的小组,所以一直就形成了写作习惯。


我记得我高考好像是640分的样子,具体不太记得了。


2 你怎么看高考?

 

我觉得对我而言,假设没有高考的话我今天可能不会在这里。虽然高考不可避免地还有很多的问题,但它还是提供了一个指标让我这种背景的人有机会能够从教育资源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出来,到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大学去学习。这就是一个把社会下层的人向上输送的机制,它现在仍然有向上输送的能力。


其实在哈佛和MIT这边我也有碰到不少和我背景很像的博士生在这边读书。最近有一些声音就在说,我这种情况就是完全不可能啊,从中国农村到哈佛是不是没有什么代表性?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也是类似背景的,当然这种情况对比城市背景的案例还是偏少数,但不能说没有。



△ 中国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考试


3 那么,从小学到现在,你的同乡、朋友、曾经的同学,现在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


可能分不同的区吧,小学初中一起读书的同学很多没有能读成大学,初中之后最多就读了中专或者技校,然后就很快就去打工了,也有一些就在乡下务农。高中的在县城里面的人可能就有点不同了,有些人在中国各个城市工作生活,但大部分也都在长沙那边我家乡的县城里。大学的同学就很不同了,我在科大读书的同学其实现在就分布在世界各地,美国居多。

 

从这些人的分布其实你就可以看出,教育水平的不同会把人带到不同的地方,有些是世界的不同地方,有些是中国的不同地方,会有很明显的区分度,到了不同的阶段,一些人就沉淀在了不同的位置。

 

4 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么?

 

我对,我能想到的就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现在在诊所当医生。

 

首先是见面比较少,其次大家做什么都不太了解,所以会有这种疏离感。

 

5 关于你即将要出版的那本描述中国乡村生活的书,你有提到说是来到美国才有的想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

 

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值不值得写,也不知道写出来有没有人愿意看。其实最大的触动来自与在这边同教授和朋友的聊天,因为在城市里面对乡村其实是不太了解的。当我讲我是从中国的一个乡村过来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乡村的概念就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农业其实是很工业化的,当我来讲起我父母是农民时,他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大农场,这种类型的误会其实也让我碰到或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当时我有一个同学就知道我是来自中国农村的,他说那好我来带你看一个美国的农场。然后有一年的感恩节我就去了,结果发现这完全就不是同样的一个概念,类似的互相的不理解都不是来自于语言的。

 

6 书的名字有确定么?会出中文版么?

 

书名还没有拟定,主要是关于我成长起来的一个乡土中国的故事。这些年中国的农村是在不停地变的,脚步也走得很快。我小时候的农村,现代的东西基本上是很难看到的。像我小时候种水稻完全是人工种、还要去学怎样用水牛犁田,这种即便是生活在现在的、即便是我自己村庄里面的小孩子,当我把这些故事讲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离他们很远,其实这中间就有一个巨变。

 

我还是希望中文和英文的读者两者都有吧,不只是要介绍给“老外”来读。因为我觉得中国现在很多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也会对乡村里的生活感兴趣,如果他们能读到我的故事,未尝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7 你的演讲主题似乎与你书的主题一脉相承。那么无论是写书还是演讲,都是一个呈现的方式,你有想过如何去促成改变么?

 

在演讲里我并没有讲一个很具体的做法出来,这一点在我写演讲稿的时候其实是有做过思考的。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学科的人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做科学、做社会、做政治甚至商业的很多不同专业的人一起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演讲当天在下面的16届的毕业生比较多,将来走出社会之后他们会在自己的岗位和平台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如果他们能在毕业这一天对这个议题有所反思,将来或许就会产生一些行动。所以我其实并没有在演讲中刻意地来说用哪一个方法是最好的,其实最想做的就是做一个启发性的思考,让大家关注和思考这一个问题。

 

8 针对演讲引发的关注,你的感受是?

 

我自己的一个感想其实是大家关注的点跟我之前预想的不太一样,我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大家能够来思考我演讲里的内容,但现大家关注的好像都是些演讲之外的东西。而真正重要的我觉得其实是演讲里面我想要传递的信息。因为不仅是中国农村和城市没有做好,美国很多地方没有做好,其实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还没有解决好知识或者其他资源分布不均这个更大的一个社会问题。但似乎大家对这个议题的关注并不多。



END

责任编辑 | 胡      越
版面编辑 | 胡      越


 

新浪微博@世界说Globus

知乎专栏@世界说

版权声明 | 稿件视频均为世界说原创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