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禁止布基尼泳装,多元文化的忍耐已经超出限度了吗?

2016-08-20 师小涵 世界说


世 界 说师小涵
发自 法国 里尔


本周,法国从南部和北部15个海滨城市下了“布基尼禁令”——禁止在海滩上穿着一种针对保守穆斯林妇女、包裹全身的特殊泳装,理由是“维护公序良俗”和“政教分离”。以戛纳为例,在公有海滩穿着布基尼者需要缴纳38欧元罚款并立即离开海滩。上个月遭遇了恐怖袭击的尼斯也加入了禁令。

 


法国目前颁布了“布基尼禁令”的城市,数量仍在增长中

 

布基尼这个名字乍听起来很吓人——它是布卡(burqa)和比基尼(bikini)的合称。布卡是阿富汗地区常见的一种遮盖全身的服饰,连眼睛都用一层纱遮盖,也被认为是穆斯林妇女服饰中保守的一种。但布基尼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脸和手、脚都是露出来的,有些款式甚至露出了手臂。

 

法国各大穆斯林电商亦有售卖布基尼,价格在50欧元上下。这种泳装在2003年由一位黎巴嫩裔澳大利亚女性设计。设计师阿赫达·赞尼蒂(Aheda Zanetti)爱好潜水,希望穆斯林妇女能够享受水上活动而不必担心不符合伊斯兰教义。布基尼泳装至今已在全世界售出50多万件。赞尼蒂没想到,布基尼面世十多年后,在法国遇上了麻烦。



赞尼蒂(中间)和身穿她的布基尼品牌的模特

 


售卖穆斯林女性服饰的法国电商,图片为布基尼泳装

 

摊牌


在布基尼禁令的背后,是围绕穆斯林社群中的一些保守习俗由来已久的观念之争,冲突最终在法国南部爆发。

 

不是所有的穆斯林妇女都会戴头巾或遮盖身体。在法国,不戴头巾、穿着普通短袖的穆斯林女性也很常见。然而,由于对伊斯兰教义中“女性应当穿着端庄、得体”的不同解读,一些保守教派认为穆斯林妇女(尤其是已婚妇女)应当遮住头发和全身,来减少周围人(尤其男性)的凝视。穆斯林女性如何游泳和享受海边日光浴,在法国乃至西方社会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小摩擦也一直存在。

 

早在2009年,就有法国游泳馆以卫生问题为由禁止了布基尼。2012年的法国总统大选辩论中,奥朗德主张对外国人放开市政府选举权,萨科齐坚决反对,论据之一就是一旦放开,外国人聚居区的公立游泳池就要变成男女分时段游泳,这将挑战法国人既有的生活方式。2013年9月,德国法庭裁决穆斯林家庭的儿童必须参加男女混班的必修游泳课。

 

2016年7月底,尼斯海滩恐怖袭击发生后不久,旁边的戛纳市率先颁发了公共海滩着装要求,这形成了最早的布基尼禁令,但事实上,这项规定的禁止范围不止布基尼,而是全部身体覆盖的着装。这项禁令一出,当地穆斯林组织就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并将戛纳市政府告上当地行政法院。

 

紧接着,8月初,马赛的一家穆斯林组织Smile13宣布将在9月10日全天预定马赛附近的一家水上公园,邀请穆斯林妇女和儿童前来参加。宣传海报上用大字写着,水上公园活动特许布基尼和水上Jilbeb(一种覆盖程度更大的穆斯林服饰),同时用小字写上了冗长的着装要求,比如不能穿两件式的泳装(从胸部到膝盖都需遮盖)、至少是一件式的长裙或短裤式的泳装。

 


△ 海报中间蓝色块写着活动特许布基尼,而左下角黄色块列了着装要求

 

这项活动一经公开便开始在社交网络上热传,并被法国网友冠名“布基尼日”。很快,“布基尼日”遭到法国政界人士的猛烈抨击,几天后,这家水上公园取消了穆斯林组织的预定。

 

上周六,法国科西嘉岛西斯科海滩(Sisco)发生了一件当地村民与一个北非移民家庭间的冲突。尽管事件双方对起因各执一词,但没有争议的是——一个戴着头巾的穆斯林妇女,被一度误传穿的是布基尼。村民们声称是因为有人拍照时不小心了拍到了这名妇女,被移民家庭找茬,移民家庭一方则表示是当地人看到这名妇女后前来挑衅。冲突很快升级成暴力,双方械斗,出动了100多名警察才平息。科西嘉地区大规模游行示威持续了4天。事后,西斯科市的市长不再迟疑,痛快地签署了讨论已久的海滩布基尼禁令。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周六,戛纳当地的行政法庭裁决市政府的禁令有效。尽管其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布基尼,但提到了不久前尼斯的“伊斯兰主义者”袭击、还有布基尼的“象征意义”,以及为保证“公序良俗”和实施政教分离而实施禁令的必要性。


 反抗


“愚蠢”、“种族主义”、“疑心病”,英美媒体措辞强硬地批评了法国的布基尼禁令。然而,在法国政界,布基尼禁令基本上没有遇到有分量的反对声音,反而收获一片叫好。

 

极右派国民阵线主席称布基尼是在拷问“法国的灵魂”、共和党候选人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也在近日的竞选演讲中称布基尼“挑战法国文化、挑战法国女性的平等地位,我们不能再容忍下去!”右派力挺,左派也毫不示弱——法国总理瓦尔斯(Manuel Valls)周三立场鲜明地支持了这些禁令,他表态强硬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右派政客。

 

“布基尼不是一种新型泳装或者时尚,而代表着一种建立在奴役妇女基础上的、反社会的政治企图……布基尼背后的想法是,妇女是会引起淫乱的、不干净的、所以需要全身遮盖起来。面对这种不符合共和国价值挑衅,法国要奋起抵抗。”瓦尔斯说。

 

法国人对共和国价值尤其重视,从移民教育上就有所体现:移民到到达过后会被移民局安排参加必修的国民教育课,其中讲到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政教分离四项共和国基本价值。我参加的课程中在讲平等时强调了男女平等,在讲到政教分离时则着重说明信仰宗教者应在公共场合保持低调,只有遵守这些价值,人们才能相安无事的“共和”。

 


△ 法国的国家信条:自由、平等、博爱(图片来源:enca.com)

 

在对待穆斯林社群的问题上,法国传统的左派的立场十分尴尬。尽管他们在移民问题上更加宽容、珍视多元文化氛围,但他们同样是反教权和男女平等斗争中的急先锋。一些穆斯林女性戴头巾、遮盖身体的做法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其中反映出的男女区别对待的观念更让他们感到愤怒。

 

左派传统大报《解放报》总编洛朗·若弗兰(Laurent Joffrin)的态度在法国左派中间颇具代表性。他不赞同粗暴禁止布基尼,但也不赞同这种服饰所代表的价值;他不屑政府的笨拙做法,同时也不屑英美媒体的一致讨伐——“法国比英美更强调政教分离和共和价值,法国不是联合王国,不是宗教氛围浓重的合众国,而是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态度强硬的右派和话语暧昧的左派一直以来夹击着一部分保守穆斯林移民的表达空间。2004年,法国在中小学里全面禁止宗教服饰,一些穆斯林女性佩戴的头巾,犹太教徒的小帽,天主教徒的十字架项链或玫瑰念珠都被小心的隐藏起来。2010年,法国政府以安全为由禁止了所有遮盖面部的服饰,包括布卡(burka)和常见于沙特的尼卡布(niqab)。这项禁令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最终在欧洲人权法院得以成立,并被更多的欧洲国家采用。

 


△ 保守程度不同的穆斯林女性服装

 

目前,布基尼禁令只针对夏日度假季,8月底截止,但一些城市已经表示,会无限期延长这项禁令,使其成为法国的新常态。另一方面,法国一些穆斯林组织已经在本周二将对布基尼禁令的反对意见上诉至最高行政法院。


进退维谷


这种“禁令—反击”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惯常,法国政府与某些穆斯林群体的对抗有增无减,争议也越来越大。布基尼禁令同样带来了文化融入滑坡的忧虑:与数量极少的佩戴遮面巾的穆斯林妇女不同,佩戴头巾、遮盖身体的穆斯林妇女在法国数以十万、百万计,在近年来日趋保守的穆斯林社会,她们甚至属于温和穆斯林。

 

专业报道反恐问题的法国记者大维·汤姆森(David Thomson)在推特上写道:“布基尼反映了一种适应和变通,在萨拉菲主义者(伊斯兰教逊尼派中的原教旨主义教派)眼里,布基尼也是淫邪的。”

 


汤姆森写道“布基尼是淫邪的”

 

这让人不禁思考:法国如何实现跨族群和跨宗教对话?政府能否不要总是用强制的方式来对话?在这样恶劣的交流环境中,穆斯林社群又能否真正地融入法国、内化法国的共和国价值观?

 

简单粗暴的禁令带来的负面效果显而易见。以保护女性权益为出发点的布基尼禁令,现实的影响很可能是对女性的进一步禁锢:一些本来可以走入人群、享受夏日的穆斯林妇女不得不待在家里。再比如,近几年,一些法国城市的公立学校的食堂甚至开始拒绝提供清真套餐选择,一些本来可以上公立学校、融入多元社会的穆斯林家庭的孩子不得不选择专为穆斯林开设的私立学校。这些保护共和的禁令很可能造成在法国人人喊打的“社群主义”进一步抬头。

 

我们当然期待看到比禁令更好的办法,以及更有效的对话方式——尤其是于穆斯林社群的对话。然而在强大的国家话语面前,法国穆斯林社群缺乏意见领袖,而其中一些的对话方式同样令人失望。在对待面巾、头巾等争议时,他们更多地批评法国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预,法国社会对穆斯林族群的歧视,强调禁令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却极少反思这些针对妇女的服饰中包含的对现代男女平等原则的挑战,以及穆斯林社群中可能存在的压迫女性的问题。这样的“防御-进攻”式的话语同样加剧了对立,也让包括许多法国人对穆斯林社群中的保守人士是否真正有意愿、有可能融入和进化感到失望。

 

在周三的电视采访中,法国总理瓦尔斯号召穆斯林社群团结起来,反对这种“致命”的陋习。我很怀疑是否真的会有穆斯林响应这项号召。

END


责任编辑 | 付     饶

版面编辑 | 付     饶

在这里,也能看“世界说”呦~


新浪微博@世界说Globus

知乎专栏@世界说

版权声明 | 稿件视频均为世界说原创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