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年来欧洲伊朗首碰面,330亿买单心结仍难解? | 伊朗行记

2016-02-02 韩静仪 世界说

世 界 说 专 员

韩 静 仪

发 自 伊 朗 德 黑 兰

△ △ △

1月25日,伊朗总统鲁哈尼率领由11位部长和伊朗各界企业精英组成的商界代表团,开始了对意大利、梵蒂冈、法国三国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这也是伊朗总统16年来首次访问欧洲。

鲁哈尼选择欧洲而非美国作为制裁解除后出访的第一站,其背后原因并不难理解:伊朗从1979年建国起就与美国断绝了外交联系,两国政治保守派都视对方为“世仇”,美国本国企业及产品至今仍无法进入伊朗市场,美伊建立正常邦交关系的时机还远未成熟;而欧洲在制裁前就与伊朗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意、法两国更曾是伊朗最重要的贸易对象之一,在2005年分列伊朗的第三、第六大贸易伙伴,直到2012年,欧盟因为伊核问题决定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所有欧洲企业从伊朗撤出,双方的经济往来才降入冰点。

鲁哈尼此次出访欧洲,最大的目的就是重启与欧洲的经济关系,可谓是万众瞩目的“破冰之旅”。然而,访问中发生的种种小插曲显示,伊朗与欧洲在文化与政治层面的坚冰,远非一日之间就能得以消解。

1月25日,意大利总理伦齐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举行联合记者会。眼尖的记者们发现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些古代躶体塑像被刻意用木板遮盖起来。对此,博物馆方面表示,总理办公室要求把鲁哈尼经过之处的裸体塑像都遮蔽起来。意大利媒体纷纷猜测,政府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到访的伊朗总统,避免让信奉伊斯兰教的鲁哈尼感到尴尬。根据伊斯兰教法中“羞体”的规定,遮盖羞体被定为信徒的道德准则之一,即便是艺术品亦在此列。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展品被遮盖前(左边上下两幅)和遮盖后(右边上下两幅)

鲁哈尼说伊朗未向意大利提出遮盖雕塑的要求,但对他们的待客之道表示感谢。“我知道意大利人热情很高,希望让他们的客人在访问时尽可能愉快,我向他们的安排表示感谢。”然而,在鲁哈尼总统看来是“善意”的举动,却激怒了一些欧洲人,他们指责意大利政府为了经济利益而背叛了欧洲传统的历史和文化。英国作家吉尔·菲利波维奇在推特上发表了批评言论:“我们当然要尊重贵宾,但是为此而遮盖美丽的艺术品、文化宝藏,未免太不应该。”

伊朗与欧洲的文化冲突还体现在宴席之间。按照本国伊斯兰教法禁止饮酒的规定,伊朗方面坚持要求将酒类撤出菜单。意大利当局接受了这一要求;然而,素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则将红酒视作本国文化的象征,在这一点上丝毫不让,鲁哈尼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原计划于27日共同出席的午宴只得无奈取消,两国元首不欢而散。

在政治领域,伊朗与欧洲同样分歧明显。在内政方面,伊朗最大的反政府组织——人民圣战者组织(MEK)的总部即设在巴黎,MEK因其政治主张与伊朗政府不符而遭到驱逐,目前仍在巴黎积极开展反对伊朗现政权的政治宣传活动。在妇女权利、政治犯权利等人权问题上,欧洲对伊朗一直诟病重重。本次鲁哈尼访问法国期间,法方例行指责了伊朗令人堪忧的“人权状况”。在国际问题上,叙利亚冲突首当其冲,法国坚持巴沙尔·阿萨德应该下台,而同为什叶派政权的伊朗声明将坚持维护自己的地区盟友。

尽管出访期间发生了一些尴尬,但这并不会从根本上阻碍伊朗与欧洲的关系回暖。制裁解除后,伊朗政府迫切地需要向伊朗人民展示伊核协议的成果,而访问意、法两个欧洲大国,不仅可以增进彼此的联系,也有助于通过两大国在欧洲的内部影响力来改变欧洲对伊朗的态度和政策。此次访问期间,鲁哈尼收获颇丰,尤其在经贸领域取得了耀眼的成果。

在鲁哈尼欧洲之行的第一天,伊朗与油田服务公司萨伊博姆公司(Saipem SpA)、安莎尔多能源公司(Ansaldo Energia)和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 SpA)等多家意大利公司签署了17项商贸协议,价值共计170亿欧元。

1月27日,鲁哈尼到访巴黎,同样是大手笔“买买买”,其中最亮眼的成果是伊朗航空(Iran Air)同空中客车(Airbus)公司签订的118架喷气式飞机的采购合同。这项协议是伊朗在经历多年制裁后首次大批量采购飞机,也是伊朗在贸易限制被取消后进行的最切实的一笔交易。西方国家从1995年起开始对伊朗实施禁运,禁止本国制造商向伊朗出口飞机设备和零部件,导致伊朗民航客机老旧情况严重,许多飞机均为超龄服役,安全状况堪忧。除航空领域外,法国标致-雪铁龙(Pegout-Citroen)公司与伊朗霍德罗(Khodro)汽车公司签订了价值4亿欧元的合同,每年生产20万辆汽车,其中30%专供出口;法国道达尔(Total)石油公司也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签订了每日15-20万桶的原油采买合同。


伊朗总统鲁哈尼(左)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右)

对于伊朗来说,鲁哈尼欧洲之行意义重大。鲁哈尼本次出访欧洲被认为是伊朗重塑与欧洲关系的重要标志,与意、法两国签订贸易大单则显示了伊朗与世界经济联系日趋正常化的现象。鲁哈尼这一轮“欧洲之行买买买”,带回了超过330亿欧元的贸易订单,成功为伊朗招商引资,并将促进伊朗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复兴,为伊朗重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的进程赢得了掌声。而涉及基础建设以及生活必需品的采购合同不仅能为亟待改善生活状况的伊朗人民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也能使鲁哈尼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有所上升,在即将到来的2月议会大选为改革派提供政治资本。

站在法意的立场看,面临增长乏力、市场疲软的经济困境,两国同样需要伊朗这样有巨大潜力的合作伙伴。制裁前,伊朗与欧洲的年均贸易额达到273亿美元,到2013年降至65亿美元。如今制裁已经解除,伊朗将迎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各行业市场百废待兴,对资金、技术和商品进口需求旺盛。欧洲各国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率先抢占伊朗市场,利用伊朗这样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来提振经济。曾在伊朗占有很大贸易份额的意法两国企业,自然希望从伊朗回归国际市场中获取最大利益。

伊朗与欧洲的关系正如鲁哈尼在会见奥朗德时所说,“现在是我们忘记不愉快,翻开新一页的时候。”虽然双方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还远未亲近,但在发展经贸关系上依旧会相互妥协,并在经济利益上各取所需。

△END△

相关阅读:《谁才是英国朋友圈里的星标好友》点击文末 原文阅读 即可


回复你感兴趣的【关键词】即可点播

伊朗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西班牙 | 希腊 | 欧盟观察 | 美国大选


版权声明 | 稿件视频均为世界说原创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