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纸书信(三)丨相信与爱是最好的“疫苗”

上外学工 上外学工在线 2022-06-09


战,是义无反顾


    “黑天鹅事件”出现时,出于对即将面临情况的未知,我们通常的反应是惊慌失措,我也不例外。3月11日的夜晚,我接到了组长曹老师的电话,需要前去驻楼,枕边孩子睡的正酣。匆匆收拾了几件衣物和生活用品,就在小区封锁的前夕,我顺利地“溜”了出去。但当我真正来到学校,我看到的是许多同事告别家人坚定的“逆行”,看到的是连夜核酸现场师生们井然有序的等待检测,看到的是面对诸多“不确定”依然选择“相信”的sisuer。

    整理学生名单、排查底数、统计配餐情况、发放饭菜物资、核对核酸结果、走访学生寝室、了解日常所需……这些平常画面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战“疫”图景。我所在的26号楼中有来自五个学院的同学,且都为毕业生,流动性相对较大。负责、细心又周到的曹老师事无巨细地安排每一件防疫相关的事项,小到每一位同学的准确配餐,大到每一条防疫手势的解读与传达,群里每天“叮叮”着的是一条条饱含着温度与心意的提示。除了楼里的工作,她背后还有着千人大院的学生工作需要关照。与此同时,我战斗着的同事们还可能因为寻找一位失联的同学工作到凌晨,有可能安抚陪伴受疫情影响考试或就业的学生到深夜,有可能同时处理着所负责楼宇与手头其他工作而焦头烂额……因为懂得畏惧,所以选择勇敢;因为理解无助,所以选择坚守

    曹老师、同事们和我都是这场疫情大考中平凡的一员。还有清楚地知道400多名学生宿舍号和姓名的楼管阿姨、来自各个学院的每天准点按时扫楼的志愿者同学、风雨兼程的黄马甲“学长”们、24小时轮轴转的食堂师傅们等等,这些人,共同撑起了上外战“疫”的脊梁

爱,是双向奔赴

    因为最初不确定驻楼的具体时间,天气转暖后一直没有可以更换的衣服,没想到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走访寝室的时候他们往我袋子里塞了几件衣服,这些“战袍”我连穿了好几天,可能不华丽,但足够舒适、在我心里价值连城。洗干净后我折地妥帖放在衣柜,再见面时我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像他们当时给予我的一样。

    “老师,我的胃很不舒服”在收到学生来自宿舍群里求助后,我们紧急联系校医务室,医务室翁医生及时开好了药并向我叮嘱服用的细节。温暖总是双向奔赴的,在匆忙给学生送胃药的路上,我听到三楼阳台上几位女生朝我们说“老师,你们辛苦了!”瞬间前几天堆积的情感有些破防,电动车穿行在二期宿舍园区,晨曦微微放晴,阳光晃的我有点睁不开眼,是开春了!

    可能在很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我的脑海中更多的会闪过的是学生们给予我们的这些温暖瞬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我和所有的学生是同频共振的家人,疫情期间的线上年级大会上,收到的最多的回复也是“支持,辛苦了!”,疫情给这帮马上要进入社会,到人生新阶段的孩子们上了十分重要的人生一课——理解与换位。萨迦格言说到“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向上的火光会指引我们穿越寒冬,迎来春天!

盼,是前行的路

    离家的第5天,家人给我送来了物资和衣物,一同来的还有16个月的孩子。行李放在距离我20米的地方,隔着西门的我示意他们赶紧离开。孩子懵懂,在车窗边朝我笑,和我回首再见,眼前模糊。晚风这会儿扫过脸颊,我感觉凉飕飕的。而就在马路对面,还有我的大孩子们。很想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英雄的城市,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在你们的身后有一双双手在托举并守护着你们,每一道平凡的光都照亮着你们前行的路


    2003年SARS蔓延的时候我们是被保护着的90后的孩子,而在19年后的今天,换90后的我们去守护“小家”与“大家”。


我记得随着防疫物资寄来的小卡片上写着:病毒可以被隔离,但爱与希望不会,它们是最好的“疫苗”。七教楼的樱花开的正好,从图文看落日的温柔你是不是也很想念,心有所盼,万事可期,愿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将与你相逢


-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辅导员
二期公寓26号楼驻楼工作组成员
黄科珂老师




排版 | 陈漪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