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注的塞罕坝,原来这样美!
三代人
59年
从一棵松
到一片“海”
世界之最河北造
有一种生态奇迹
叫塞罕坝!
有一种河北精神
叫艰苦奋斗!
在河北省最北端
一弯深深的绿色像展翅的雄鹰
扼守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
这弯深绿,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五十九载寒来暑往
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
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
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
挡风沙、蓄水源的绿色屏障
59年来,塞罕坝在生态效益上
取得显著成就
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为北京近年春季沙尘天数大幅度减少
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和湿地每年涵养水源量2.84亿立方米
相当于4.7个十三陵水库
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
相当于219万人呼吸一年空气的氧含量
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
可抵消86万辆家用燃油轿车一年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
有效改善区域小气候
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
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
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
增加到460毫米
59年来,塞罕坝在经济效益上
取得显著成就
林场人工林面积增加115.1万亩
林木总蓄积由33万立方米
增加到1036.8万立方米,增长30倍
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
林场森林湿地资源资产总价值达231.2亿元
林场主营业收入达26.4亿元
其中,森林抚育与利用原木产品17.5亿元
工程造林与园林绿化苗木1.8亿元
生态旅游5.6亿元
森林靠“呼吸”也能挣钱
已完成碳汇交易16万吨
经济收益可达数亿元
59年来,塞罕坝在社会效益上
取得显著成就
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周边4万多百姓受益
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带动周边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多种业态
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带动周边发展生态苗木基地4400多亩
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
为当地40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机会
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同时,林场提供技术支持
带动周边区域规模化造林445万亩
有力推动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攻坚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59年来,塞罕坝在资源效益上
取得显著成就
在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
等多种生态系统中
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
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7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5种
你不知道的是
这里曾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
“塞罕坝”是蒙语和汉语的组合
意思是“美丽的高岭”
由于连年火灾、乱砍滥伐
这片昔日草肥林茂的高岭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
已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僻苦寒之地
变化,始于1962年
这一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
毅然走上塞北高原
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队伍
上坝后迅速被分配到五个分场
每个分场只有三五间土屋
用做场部和办公室
没地方住,他们就地取材
用草坯建起简易的干打垒
用石头和莜麦秸搭起草房
没粮食吃,就派出一部分人开荒种地
一边造林、一边种粮
气温零下40℃,屋里成了冰窖
头天晚上烧壶开水
第二天早上就冻成了冰坨子
被窝成了“冰雪窝”,硬如铁,怎么睡?
他们想出了办法
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
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
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
塞罕坝第一代职工平均寿命仅52岁
创业艰辛
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
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
两次失败,一度让这支年轻队伍情绪低沉
关键时刻,党组织是主心骨
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
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
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信心,开始在高原上回暖
因地制宜,精选引进树种
改进传统育苗法、优化种植方法……
在1964年早春的马蹄坑大会战中
林场职工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
连续大干3天
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落叶松幼苗
20天后,放叶率达96.6%
塞罕坝,活了
从此,植树造林,重整山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拔地而起
筑起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
把林子管护好,“林二代”勇挑重担
在塞罕坝的制高点
海拔1940米的大光顶子山上
有一座孤零零的望海楼
从1984年到1996年
瞭望员陈瑞军、初景梅夫妇一直坚守在这里
一部电话、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
昼夜重复着单调枯燥的防火瞭望工作
由于远离人烟、食物单调
他们的儿子长乳牙和学步
都晚于同龄孩子
都5岁了,除了“爸爸”“妈妈”
别的话都不会说
50多年来,塞罕坝
共有20多对夫妻驻守过望海楼
50多年来,塞罕坝
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让这片绿色更持久地延续下去
“林三代”责无旁贷
自2011年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
向最后的8万亩石质阳坡发起总攻
石质山阳坡造林是世界级难题
有专家断言种树难活
但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塞罕坝人
要向石质山阳坡要“绿”
坡陡、石硬、路不通
石头缝里凿坑震得手疼
人工背树苗勒得肩膀红肿……
最终,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
总结出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
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硬是啃下了“硬骨头”
今年,林场将再攻坚造林1000亩
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地球卫士奖
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
更是一种精神
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
更是“精神高地”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
塞罕坝精神
深深镌刻在每一株树木之上
融入了塞罕坝的四季与晨昏
这面精神旗帜
正源源不断地汇聚起强大力量
激励着燕赵儿女阔步走在
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上
综合河北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张晶、戎晓杰、李佳泽、李东宇、许佳奇
图片来源|河北日报、新华社、视觉中国
[编辑|王永帅]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