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丨我院陈绍晴教授、王雅斐副教授指导“双碳”研究小组在全国生态环境科研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


我院陈绍晴教授、王雅斐副教授

指导“双碳”研究小组在全国生态环境

科研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




编者按:

“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国家“十四五”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致力于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急国家之所急,全方位培育“双碳”领域的拔尖人才。





2022年10月10日,历时近一年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RICEM)圆满落幕。本大赛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管理专委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专委会、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生态学报主办,旨在跨越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重点围绕复合生态系统模拟、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调控管理等方面鼓励科研创新。


经过四个阶段的评选,此次大赛共决出19支一等奖队伍、27支二等奖队伍、32支三等奖队伍及78支优秀奖队伍。由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绍晴教授、王雅斐副教授指导的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小组(“双碳”小组)获得本科生研究生混合组的一等奖,团队成员包括2019级本科生朱彧、张舒雅、傅冰约,2021级硕士范典、江科扬,以及2021级博士吴俊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六名跨年级的队员勇于挑战,探讨共同富裕和“双碳”需求下如何构建城市尺度下碳减排责任的划分机制这一问题,力图克服已有责任划分研究中对林业生态资源的碳抵消考虑不足等问题,争取有所突破。最终,在两位老师的倾心指导和团队勠力合作下,提出了同时涵盖排放与碳汇减排责任划分机制,为未来低碳城市核算与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学术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深刻体现了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号召,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致力于培养面向碳中和方向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优秀人才。



研究团队热烈讨论课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吴俊良等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案例,核算了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城市碳排放,量化了城市的森林总碳汇及可交易碳汇。综合考虑碳泄漏、林业碳汇抵消及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等影响因素,设计了多种碳减排责任分配原则,划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减排配额;并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预测3个典型城市(广州、佛山及肇庆)在不同经济发展及气候政策综合未来情景下2025年、2030年与2035年的城市减排责任分担。最终,该团队从推动能源与产业结构升级、完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等六方面提出了压实大湾区城市减排责任的政策建议,并已递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应用。


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研究团队获奖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挖掘城市减排责任和碳汇核算分析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潜在价值,探讨了如何将减排责任分担机制和方案与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相连接的问题,以发挥成果对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研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形势,进一步细化了责任划分机制当中可交易碳汇部分的原则设置,针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需求,形成了以公平科学降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   


经过多次努力完善与深入讨论,这一成果获得认可。2023年1月,在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创意大赛中,经过参赛作品初选以及线上路演决赛两次严格的选拔后,最终这一成果获得了三等奖的荣誉。该竞赛汇集了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24支队伍挺进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根据创新维度、价值维度、展示维度、社会维度和评审参考项5个方面的得分综合排名;同时,陈绍晴教授荣获了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山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创意大赛研究小组、

指导老师和组织单位获奖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团队的指导教师陈绍晴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连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长期从事资源代谢核算模拟、城市及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及全供应链清洁化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为研究小组的资源低碳可持续利用与城市碳核算等提供了充分指导;王雅斐副教授,获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致力于研究利用蓝绿基础设施格局优化,为本研究的森林碳汇分析等给予了全力支持。在整个竞赛过程中,从选题、确定研究方法、论文撰写到最终答辩,从大方向的把握到小细节的确定,两位老师认真负责、亲历亲为,给予团队悉心的科学指导与帮助,在交流探讨中不断给予团队新的启发与思路。在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提升,深刻体现了老师们渊博的学识,严谨治学、敢于创新的学术精神以及关爱学生、注重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激励着团队成员们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提出“双碳”目标,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理念下,将继续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使命同“双碳”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大力支持学生跨学院、跨学科组建竞赛团队,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培养,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提升教育的服务力和贡献力。





THE  END



 --sese--

排版:思俊超

初审:林天杰

审核:彭灵灵

审核发布:甘远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