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事记!朱啸虎:互联网创业依旧有机会

2016-11-09 金鸡湖创业长廊



作者:创客君

本文来源:创客公社(ID:chuangkegongshe)


10月21日上午,在元禾控股主办的“东沙湖创投嘉年华——CEO创业论坛”上,知名的独角兽猎手,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分享了名为“互联网创业机会的选择”的主题演讲,他阐述了对互联网创业的最新感想。




PC互联网公司转型移动端带来了更现实的机会,互联网创业依旧有机会。但他也提醒,机会虽有,但千万不要追求完美,得尽快上线产品,“3到6个月是最关键时间”。然后A轮尽快证明商业模式,B轮证明可复制性。重要的是注重产品的可防御性。


以下为朱啸虎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早上好,很高兴来到苏州给大家分享关于互联网创业的想法。现在一直讲创业冬天,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问我互联网还有没有机会?他们感觉能做的事情已经做了,互联网红利已经消失,那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移动互联网的增长下,互联网创业仍有机会



这个问题并不新鲜,美国曾经同样有人问,Google,Facebook后的互联网创业还有机会吗?后面的互联网增长红利有没有了?


实际上互联网创业并没有丧失机会。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机会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每年能带来1个百亿美金的机会,5-10个10亿美金的机会。


我觉得这里面有几点,一是各方面的钱越来越多,以前讲成为十亿美金独角兽很难,今天看很容易,创业公司做好的话,一年达到独角兽也并不新鲜。二是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不一样,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PC比较慢。


一方面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人群是PC的10倍,许多人在PC互联网时代不是很容易接触到互联网,而移动互联网可以让所有人随时随地上网,人口基数很大,所以机会也很多。另一方面现在社交网络传播很快,微博、微信与其他的社交网络使得传播速度也加大十倍速度以上。


人口基数是用户基数10倍,传播也是10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业方向对了,做起来非常快。不过现在互联网公司3到6个月是最关键时间,这段时间能起来就起来,起不来也就起不来了。


中国互联网三年一个周期,都是从寒冬到泡沫




我很喜欢统计历史,中国互联网过去的15年有非常明显的周期,基本上是每三年一个周期。过去15年经历了五个周期,每个周期都是从寒冬到泡沫期,投资在每个周期里面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过去15年的第一个周期是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后面的周期是CP,再后面是游戏周期,然后再是视频,最近是电商和O2O。


对于最近的周期,我认为O2O属于私募周期,未来三年会兴起,美团、大众点评未来三年之内会达到上市规模。而整个投资圈投了电商行业几十亿美金,最终跑出来只有阿里、京东、唯品会三家公司,聚美优品算半家,泡沫也非常明显。


当然,如果投到正确公司那就不是泡沫,是黄金。


我们也可以看到前面周期的错误,电商、O2O也同样在犯:花钱买用户最后没有留存,对产品对服务不关心,只关心用钱买流量买用户,导致产品不专注。所以泡沫与寒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从前面泡沫里吸取教训在未来创业中改变。


渗透率超过20%做事才容易,AR、VR不是风口


最近大家讲风口在哪里?AR、VR非常火。可所有人都讲的风口基本很难成为风口,真正风口是在一开始很难想到。


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能想到吗?想不到。


同样回顾历史,互联网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互联网第一代的原点是第一个浏览器,在Netscape之前都是非常复杂的,它是1994年成立的。中国一线互联网企业都是在1999年、2000年左右出现的,中国二线的互联网公司如赶集、58都是在2004年左右成立,2004年、2005年是引爆点。


当一个市场用户渗透率超过20%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半功倍,达到20%爆点做事情才容易。


今天AR、VR情况怎么样?很多人在用VR、AR都是玩了一两天再也不用了,所以这个是不是风口,还为时过早。Facebook最近做了VR发布会,它的预测是十年以后VR达到10亿以上。


我发现许多事物都有S曲线,刚开始会非常火,很快都会有S死亡谷调整,等到第二次再起来的时候,可能再有机会。2007年iPhone再一次出来开始引爆全球,这有7年的时间,AR、VR也许不需要7年,可能需要3到5年的时间。


人工智能比较成熟。它并不是刚出来,只是以前算法我们的硬件设备性能跟不上而已。但人工智能有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基本都是2B的公司,很难做2C。现在用户场景、用户数据都控制在大型互联网公司手里,所以大部分都做成2B的公司,做大平台的机会非常少。


PC互联网公司转型移动端带来更现实的机会


我们看看比较现实的机会,在PC互联网时代正确的商业模式是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不过很多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都不成功。


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PC互联网公司转型比较困苦。新浪微博转型很成功,但新浪主营业务很失败,这里的机会造就今日头条做到百亿公司。映客为什么会起来,YY转型不成功是为什么?YY在PC互联网时代非常依赖于第三方经济公司,成也公会败也公会,PC公会很强大,可移动互联网转型就摆脱不了。


他们做的事情很类似,用户群很类似,打法都是微妙差别,可微妙差别导致PC互联网转型不成功,给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新的机会。


而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社交产品的爆发都在春节。一、二线首先获得新APP的了解,他们春节回老家,会告诉朋友来玩,造成社交产品爆发。

如今也不要怕巨头。比如腾讯,流量圈很大,可内部有很多新的产品需要靠流量支持,它扶持新的产品如果利润非常小,拿到资源其实非常有限。如果真的产品做得好,用户做得好,还是有机会从巨头里面脱颖而出。


三个S判断创业机会是否有价值


怎么看互联网机会,我们一直讲Significant,Scalable与Sustainable。


第一,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大就容易起来。


第二,能够容易并低成本的扩张。传统企业开一个饭店、开第二个饭店的成本基本都是同样的。互联网可能是收入涨十倍,员工才涨一倍,这是互联网为什么打赢传统企业的巨大原因。


第三,是可持续性。在美国你看到任何一个产业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深的资本,在中国每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下都有上万亿的企业。你需要足够地进入壁垒以阻止潜在的竞争者。

A轮尽快证明商业模式,B轮证明可复制性


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并找一个非常小的切入点。去哪儿的切入点是找最便宜的机票,滴滴是尽快打到车,饿了么是尽快叫到外卖。非常具体的问题才有机会做起来。


然后早期企业得尽快证明商业模式。投资人最关心商业模式,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最核心就是引领收集成本。


为什么我投滴滴?我去滴滴公司时迎面走来三个人,一个人说我昨天叫了滴滴,它的口碑传播非常厉害,映客也是,靠这种低成本才有机会做起来。A轮一定要证明商业模式,B轮要证明商业模式可复制。


A轮如果在上海和北京,我要问你这个是不是可复制,是不是具有地域特殊性,比如在上海可行在北京不可行。B轮我们要在3到5个城市证明,而且是可复制。C轮再复制到20多个城市占领全国市场,把握这个很重要,这是正常的融资环境的商业节奏。


而在资本泡沫期,则需要尽快踩油门冲出去。在泡沫期投资人看的点不一样,泡沫期只关心增长,不看你花的钱和市场费用,他需要你冲出去。 


先拼长板再拼短板,痛点做到极致




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经常会犯一个问题,追求完美。但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千万不要追求完美,千万不要闭门造车,一定要尽快把产品上线让市场检验。靠速度市场可以告诉你的一些想法、一些设计到底对不对,所以尽快上线,用实际情况去测试你的数据。


滴滴上线的时候产品非常简单,连文字都没有,而是输语音。那时语音还不是那么靠谱,但滴滴开始就是靠语音非常简单地叫车。滴滴为什么起来,就是靠北京那年冬天的雪,每下一场雪用户群翻一倍,你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耽误时机,如果为了追求完美耽误3到6个月机会就是别人的了。


创业企业同样,先拼长板、再拼短板。创业企业没有办法拼短板,几十家企业里面你怎么脱颖而出,首先要拼长板,团队优势在哪里,靠优势拼长板或者A轮投资,再把业务优势转化成为融资优势,形成这样的循环才有机会拼短板。


建立防御纵深:依赖点,控制力,商业模式与管理难度


最后我讲可防御性,这非常重要。可防御的话比较空,我们具体从四个角度看。


首先是依赖点,对其他大型平台是否有依赖性,尤其是流量。如果你通过大平台买流量,别人花钱同样买这些用户,创业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拼买流量的资源不靠谱,肯定买不过对手。


其次要控制,对客户以及供应商、服务提供者是否有足够的控制力度。比如消费者就很难和司机达成长期关系,一直用这个司机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控制是一个很好的防御角度。


另外是商业模式,类似商业模式中,从同样交易中能切的厚度。做优惠券就非常典型,如今优惠券已经成为团购的标配了,成为团购里面的子功能。


最后一点很中国,就是管理难度。像美团和饿了么的例子,美团当时决定一下子配送到全国200个城市,如果饿了么要跟进得招几千个人,而一下管理几千个人是很大的挑战。饿了么如果不跟进6个月以后被边缘化,市场跟你没有关系,跟进的话就必须想去怎么管理。


总体来看,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创业看美国,美国成功就拿过来用,今天中国和美国的模式基本是同步,所以成不成功不知道,这时有经验的投资人帮你在副驾驶看方向非常重要


我希望可以和更多创业者交流,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