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1岁的“创业者”要让小黄鸭为他代言--长廊专访香港传奇人物林亮

2015-10-23 金鸡湖创业长廊


如果你对“香港永和实业集团主席”的身份并不熟悉,那“小黄鸭之父”的头衔也许能帮助你记忆“林亮”这个名字。我们在CY探索众创空间的开业仪式上见到这位91岁高龄的老先生,精神矍铄,他告诉我们,他来过苏州很多次,最欣赏的就是苏州的园林。


作为一名“90后”,林亮老先生的二次创业让1948年诞生的小黄鸭焕发了新的活力。2010年,香港玩具厂商会出版《玩具港》一书,回顾香港玩具业发展历程,林亮特意制作一批塑胶鸭,让大家缅怀一番,没想到这款经典玩具再次受到热捧。


创始人91岁林亮(中),其子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右),

及其孙林凯章(左)希望藉“经典鸭”延续香港工业王国美誉。



在林亮老先生心里,“小黄鸭”应该有大作为。于是,他趁热打铁,将小黄鸭改名“经典鸭”,并于去年成立得意创作有限公司。今年7月初,经典鸭在香港贸易发展局旗下的设计廊举行产品发布会。除了塑胶鸭,还推出手机壳、钱包、钥匙扣等衍生产品,鲜黄色的鸭子形象朝气勃勃,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把小黄鸭作为我的代言人,要教年轻人有道德观念。”林亮老先生说,“这个小黄鸭不是玩具这么简单,代表我心里希望的中国未来年轻人的品质。我把我的梦想和正能量灌输到小黄鸭里面,能启发年轻人怎么和人家和平相处,怎么谦虚,勤奋。”


▼林亮老先生接受长廊记者专访



林亮出生于香港,少年时遇上日军侵华,父亲遭日军杀害,学业被迫中断,随后与母亲来到内地。童年时母亲告诉他,日本人造玩具卖给中国人,把赚回来的钱购买武器攻打中国。“7岁那年我决心要做玩具,再长大一点,我对自己说要工业救国。”他的玩具梦始于此。


日本投降后,20出头的林亮回到香港,在中环卖报纸杂志,对于高薪的银行工作不为所动,却看准当时能买得起外文报刊的都是上流人士,有助他建立人脉,又可阅读报刊学英文。期间他帮他们买卖日用品、食品,甚至楼房,从而赚取中介费,在短时间内掘到了第一桶金。



林亮从杂志上认识了“plastic(塑胶)”这种在当时十分时尚的物料,成功游说老板生产塑胶玩具。他参考外国杂志,在1948年生产出香港第一代塑胶玩具小黄鸭,销量更击败当时一款采用易燃物料制成的畅销日本玩具,为香港塑胶玩具业开创了新里程。


80年代末变形金刚都是“南海制造”



林亮老先生的创业史很跨半个多世纪。他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玩具业的辉煌时期,海外订单越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孩之宝、迪士尼、三丽鸥等都在其客户名单之列。1970年代末,内地推行改革开放,林亮昂然向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进发,多次来到内地考察。虽然连身旁至亲都不看好,甚至劝阻,但他心意已决,“这世界在变,这个国家不变怎么行?”


和很多港商一样,林亮庆幸自己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机会,生意接踵而至,同时也在国家发展上有所贡献。“改革开放后,我们什么都带进去,设备、管理、生产技术,替国家赚了很多外汇,创造就业机会,培养人才。”




林老先先给我们讲了一个《狮子山下》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业前辈都是从无到有的,都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个故事都是拼搏精神,我自称为"三无"人物,"无钱、无从商经验、无生产技术",全都是凭摸索、意志、勤劳去闯出来。”林亮说,他出身贫寒,全凭自己的信念熬出来,白手兴家。他一直以“诚、信、勤”为营商之道,做生意从来没有桌底交易,不送礼,强调公平竞争。“我要将我做生意的理念传达出去,让年轻人知道不要靠旁门左道,要用智慧发挥才能。”


“我喜欢毛主席的那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让他很受鼓舞。“我从每天两块钱的工钱做到现在,已经很高兴了。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和李嘉诚马云不能比,但是我很高兴自己能帮助很多人。”林老先生一直都在回馈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不仅出资支持家乡的社会建设;更心系青年教育、襄助教育和卫生事业,帮助那些生活贫困的寒门学子。他先后成立了大沥、盐步教育基金,出资建设盐步医院,独自捐助盐步三中图书馆及运动场、黄岐小学等,扶贫济困已逾千万元。


林亮老先生说,广东话中的“发财立品”和“有钱任性”的意思相去不远,他不喜欢这种品性,而是要继续勤奋努力,“好在我精神也还好,斗志也还在,有一份力发一份光。”他笑着说道。




本周,林老先生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与“CY探索众创空间”进行了项目合作的签约,不仅能更好的推动“CY探索众创空间”向更高层面的发展,也是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向更深层次紧密合作的体现与升华。



本文为金鸡湖创业长廊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