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届全运会的火花

2014-11-08 黄桂华 最设计

从1959年新中国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运会开始,我国出品过多种全运会纪念火花。这些火花风格迥异,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本文介绍历届全运会及相关纪念火花,以飨读者。

第一届全运会



地方国营上海华光火柴厂出品的《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

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设有36个比赛项目、6个表演项目,共有29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7人4次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破106项全国纪录。

第一届全运会是新中国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大型体育盛会,全国各界均十分重视。当时,有10家火柴厂出品了11套纪念火花,大都为贴标花。其中,北京火柴厂和中央美院共同承担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火花的设计生产任务。他们精心设计了两套风格迥异的精品贴标火花,一套以剪影形式展现了运动员比赛时的英姿,用5种颜色印刷,全套50枚;另一套则以写实手法展现了体育健儿的形象,有两种尺寸,全套20枚。这两套火花上均未出现“全运会”字样,仅印有举办年份“1959”。此外,地方国营上海华光火柴厂出品的《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9枚,采用写实绘画的手法展现了运动员的形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火花上的汉字全部配以刚实施不久的汉语拼音,可谓“寓教于花”。

第二届全运会

河南省安阳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贴标火花


第二届全运会于1965年9月11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共设22个比赛项目,武术为表演项目,有30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24人10次破9项世界纪录,331人469次破130项全国纪录。

第二届全运会是全运会纪念火花出品最多的一届,共有29家火柴厂出品了35套488枚火花,以贴标花为主。其中,河南省安阳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18枚,首枚印有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第二枚图案为该届全运会会徽,其余16枚图案分别为16个体育项目的参赛运动员形象。广东广州火柴厂出品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11+1枚,图案由运动员形象与背景图组成。运动员为写实线描图,背景图案则与该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有关,如射箭运动员的背景为靶环,篮球运动员的背景为篮球场地。黑龙江呼兰火柴厂出品的《迎接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9枚,也是以运动员形象为主图,每枚火花上还印有该届运动会举办的时间。


第三届全运会

上海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运动会》贴标火花


第三届全运会于1975年9月12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共设28个比赛项目,31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1队4人6次破3项世界纪录,2人2次平2项世界纪录,49队83人197次破62项全国纪录,4队36人144次破58项青少年全国纪录。

第三届全运会举行时正值“文革”后期,仅有上海、江苏南京、广东清远、吉林延边、内蒙古呼和浩特5家火柴厂出品了纪念火花。其中,上海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14枚,除首枚图案为该届全运会会徽外,其余13枚图案分别为足球、游泳、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登山等体育项目图。此外,吉林延边大石头火柴厂出品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6枚,也是以各体育项目为主图,刷色达6种之多,大全套枚数达36枚。


第四届全运会

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


第四届全运会于1979年9月15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共设34个比赛项目,团体操为表演项目,有31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5人5次破5项世界纪录,2人3次破3项青年世界纪录,3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12人24次破8项亚洲纪录,36队204人376次破102项全国纪录,2队6人10次破5项全国少年纪录。

第四届全运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举行的第一次全运会。当时,安徽祁门、吉林、辽宁营口、江苏南京4家火柴厂出品了4套纪念火花。安徽祁门火柴厂出品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10枚,是其中的珍品。该火花首枚图案为身穿印有“长征”字样运动背心、高擎全运火炬的运动员形象,其余9枚图案皆为各运动项目参赛选手的竞技英姿。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10枚,则用四色套印的方式展现了各项目参赛运动员的风采。


第五届全运会

河南安阳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卡标火花


第五届全运会于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在上海举行,共设25个比赛项目,团体操为表演项目,有31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2人3次破2项世界纪录,4人5次平3项世界纪录,7人12次破9项亚洲纪录,64人38队142次破60项全国纪录。本届全运会还首次设立了“精神文明奖”。

第五届全运会举行时,有14家火柴厂出品了16套纪念火花,以卡标花居多。其中,上海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卡标火花一套50枚,打破了前四届全运会单套纪念火花枚数的纪录。其正版主图为该届全运会会徽,副版主图为各体育项目图标。河南安阳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卡标火花一套24枚,有两种刷色,主版图案均为该届全运会会徽,副版上分别印有毛主席题词和各体育项目图标。


第六届全运会

广东广州火柴厂出品的《六届全运会》贴标火花


第六届全运会于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在广东举行,共设44个比赛项目、3个表演项目,有37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10人2队17次破15项世界纪录,3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2项世界纪录;创造或超过48项亚洲纪录和最好成绩;创造85项全国纪录和最好成绩。

第六届全运会举行期间,广东广州、四川重庆、湖北武汉、内蒙古通辽4家火柴厂出品了5套纪念火花。其中,广州火柴厂出品了卡标和贴标火花各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卡标火花一套10枚,正版图案为六运会会徽,副版图案为运动项目图;《六届全运会》贴标火花一套45枚,是我国首套全运会吉祥物火花,除首枚图案为会徽外,其余44枚均为中国第一个体育吉祥物小山羊“阳阳”的造型。重庆火柴厂出品的《第六届全运会》贴标火花一套10枚,也以会徽和吉祥物“阳阳”作为主图。

第七届全运会

四川西昌火柴厂出品的《第七届全运会》卡标火花


第七届全运会于1993年9月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届“分开举行的全运会”,原定由四川省举办,后因条件所限,改由北京主办、四川协办,帆船和帆板两项比赛在秦皇岛举行。该届全运会共设43个比赛项目,45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4人4次创4项世界纪录,18人4队43次超21项世界纪录,4人4次平3项世界纪录,54人1队93次创34项亚洲纪录,61人3队143次超66项亚洲纪录,130人14队273次创117项全国纪录。本届全运会也是最后一届“大全运”,除武术外的其他非奥运项目以后不再是全运会比赛项目。

第七届全运会举办时,仅有四川的西昌和新都火柴厂出品了纪念火花。西昌火柴厂出品的《第七届全运会》卡标火花一套40枚,正版主图为七运会会徽,副版主图为七运会四川赛区会徽和七运会吉祥物公鸡“明明”;新都火柴厂出品的《四川协办七运会》贴标火花一套12枚,以运动项目为图,只有第1枚的上方印有“四川协办七运会”字样。

第八届全运会


上海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贴标火花


第八届全运会于1997年10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全运会体现了《奥运争光计划》的贯彻落实,比赛项目基本与奥运会接轨。八运会共设28个比赛项目,除武术外均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46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其中回归仅3个多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派团赴会。有16人19次超7项奥运项目世界纪录,4人4次平3项世界纪录,100人3队367次超55项亚洲纪录,88人6队142次创66项全国纪录。

第八届全运会举办时,上海、上海艺术、云南大理、江苏南通4家火柴厂出品了5套纪念火花。其中,上海火柴厂与八运会组委会合作出品了《八运会珍藏火花集》,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224枚,并附有1枚会徽图金属火花和1枚磁卡式收藏证书,是历届全运火花中的珍品。《八运会珍藏火花集》呈14个小版,展示了28个项目的吉祥物小牛“圆圆”和各项目运动员的风采。此外,云南大理火柴厂出品了两套纪念火花:《第八届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30枚,以会徽和吉祥物为主图;《迎八运》贴标火花一套30枚,以上海风光为主图,这也是首套以风光为图的全运会纪念火花。


第九届全运会


上海艺术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贴标火花

第九届全运会于2001年11月11日至25日在广东举行,共设30个大项,除3个冰雪项目外,其他27项比赛场地都在广东,有45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首次赴会。该届全运会共有24人35次超7项世界纪录,6人1队7次创6项亚洲纪录,28人41次超9项亚洲纪录,32人4队52次创37项全国纪录。

第九届全运会举行期间,江苏南京火柴厂和上海艺术火柴厂出品了纪念火花。其中,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40枚,全部以九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醒狮“威威”为主图;上海艺术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贴标火花一套1枚,图案由国徽、数字“9”和足球运动员组成,这是迄今为止单套枚数最少的全运会纪念火花。


第十届全运会


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B组贴标火花

第十届全运会于2005年10月12日至23日在江苏举行。江苏是第一个通过申办形式获得全运会举办权的省份。十运会共设32个比赛项目,46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有15人21次超6项世界纪录,7人7次平6项世界纪录,5人6次创5项亚洲纪录,14人20次超5项亚洲纪录,1队19人25次创19项全国纪录。

第十届全运会举行时,仅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了纪念火花,数量为3组77枚,均为贴标火花。其中,《迎十运,展新貌》火花一套20枚,以十运会竞赛场馆和江苏新貌为主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A组火花一套24枚,以十运会各类宣传画与运动会盛况为主图,辅以十运会吉祥物麒麟“金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B组火花一套33枚,主图为十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金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