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如潮的《号外》新LOGO…
香港《号外》杂志在迎来第500期的时候,邀请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设计一个新字标,既是纪念,也是希望籍此展开新篇章。
在纸媒消沉的当下,此举也展现了《号外》对传统印刷媒体的信心,和继续建构香港文化身份的决心。
截止至第499期,《号外》的字标已使用了42年,标志虽然有调整,但基本维持了以汉字为主体的表现方式。
据说,陈幼坚此次设计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在新的字体标志上我们可以看到,白色(负形)的地方代表了街道,有粗有幼有长有短;黑色的则是建筑物, 有阔有窄有高有矮,结合成一幅城市地图,让“城市”与“号外”真正融为一体,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从下面这一段《号外》杂志发布的LOGO概念视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字标的设计思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1341m9kp90&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于《号外》杂志新字标, 陈幼坚是这样说的——
《号外》这两个字有本身的意义,像一种声音,叫读者要特别注意;然后这一本杂志代表了香港,而今天的香港则是一个很密集的城市、是一个多元文化混杂的城市, 是一个还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去发现的城市。
这些属于香港的城市特质,都是我想透过这个LOGO 去呈现出来。所以我想到从城市鸟瞰图的概念出发,将一个城市的街道和建筑放在‘号外’两个字的结构上。
这是前后四代LOGO做成的GIF动画,闪煞我也!
《号外》同时特地办了一次《号外500封面》的展览。
作为500期的纪念,《号外》特别挑选了10个的经典封面,请来了香港新一代歌手和演员,重新演绎封面的故事。希望通过“再创作”致敬经典封面中的人物,同时也带出这一代香港歌手及演员的可塑性。
同时,《号外》还邀请了超过50位新一代的香港创作人, 以《号外》之名, 创作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杂志封面形态。
然而——
新标志推出后,在设计圈里差评如潮:
虽如此,最设计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去年苹果推出刘海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丑;而几个月后,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把人家 iPhone X 抄了个精光。
或许,是我们现在还没认识到新LOGO的美呢?(还是有一部分人认同新LOGO的)
当然,陈幼坚也说了,他为《号外》设计新LOGO设计的时候,所考虑的重点并不是市场问题,而是这个LOGO能否呈现出《号外》的精神。
欢迎打分,也欢迎在后面发表你的评论!
关于《号外》:
《号外》(City Magazine),是香港杂志,1976年由陈冠中联同丘世文、邓小宇及胡君毅[1]创办的生活潮流月刊。内容围绕时装、餐饮、家居、建筑、设计、美艺、环保、视像、音乐、阅读、文化及艺术等范畴。杂志印刷精美,注重视觉表现手法,杂志比其他杂志大(29x39cm,现为238x337mm)。主要目标读者是中产阶层,杂志有不少奢侈品及时装广告。
在1980年代,《号外》曾连载一些描述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小说,由杂志所引入的生活品味,塑造香港中产阶级的共同形象,至今仍常被引用为80年代香港战后中产阶级冒起的象征符号。踏入1990年代,大量新式杂志涌现,各式杂志纷纷以不同手法包装中产生活品味,《号外》杂志逐渐式微。
2003年10月,《号外》由广州现代传播集团收购。2012年10月,张铁志接任主编。
-
欢迎关注最设计!
最设计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