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示|这样的“私房”整形你敢去吗?

2016-05-03 中国工商报


不用动手术,只需要打几针就可以让你“颜值爆表”;进口药品,资深整形师为你量身订制……近来,这样的微整形广告在微信朋友圈有点火。然而,事实不一定像广告宣传的那样。

    

前不久,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经长期蹲守,一举取缔了两家无证整形工作室。现场让检查人员感到震惊:无营业执照,无医疗美容资质,无从业资格的美容师,简陋且无系统消毒的手术室,一大批无批准文号的药品及医疗器械……

    

执法人员蹲点盯守一年

非法整形工作室终现形

    

早在2014年10月,就有群众举报称,在鄞州区首南街道的某公寓楼内有家整形工作室涉嫌非法行医。市场监管部门为此联合公安、卫生部门多次上门检查,但均遇到“铁将军”把门。

    

此后,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关注,并多次派员蹲点守候。终于在2015年11月,蹲点人员发现该工作室开门营业且生意火爆。联合执法人员紧急行动,这一次,连人带货逮了个正着。

    

该整形工作室隐藏于公寓楼的一间套房里,室内装修与普通住房并无区别,只是作为手术室的房间内多了一张美容床和一个小冰箱。执法人员现场查获药品和医疗器械10余种,其中肉毒毒素、玻尿酸最多。注射用药被放置在小冰箱内冷藏,房内还发现了输液装置。这些药品、医疗器械外包装标识有英文、日文和韩文,看似来自国外进口,但均无批准文号,也无进货凭证。该工作室负责人程某称,这些都是通过网上和微信渠道购买的,至于药品真假,无法提供检测报告或鉴定证书。

    

美白片原来是止血药

“资深美容师”系自封

    

在现场,检查人员发现一款畅销产品,程某称是美白片,但查阅该产品英文说明书,则标示这是一种普通的止血药。

    

另外,自称“从业数年的资深整形师”是工作人员阮某的自我包装。据悉,平时,她既负责拉客户、接生意,也担当整形师亲自“操刀”。问及资质,她回复说只参加过一个非专业“上线老师”的简单培训。遇到生意忙或者客户有要求时,“老师”会亲临工作室做手术。当然,“老师”的“操刀费”也要贵上许多。

    

根据负责人程某提供的信息,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位“上线老师”。经查,她在宁波共有3个工作室,一个负责整形手术,一个专门为下线学生培训上课,一个则是放置药品以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仓库。

   

 “朋友圈”是“大市场”

“私房”整形要慎选

    

据调查,为掩人耳目,此类非法整形工作室多隐藏在居民住宅区,微信朋友圈是其最大的宣传载体,一般不接待陌生人。

    

为逃避检查,此类整形工作室营业时间不固定,等预约客户凑满5个至10个时,再选个一两天集中实施美容项目,而且工作室所用药品多是按需采购,库存数量不多。

    

如此无执照、无资质的整形机构,无系统消毒程序的手术室,无批准文号的药品及医疗器械,再加上非专业、仅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操刀的“医师”,其安全隐患可见一斑。

    

在现场,检查人员还发现工作室里备有诸如“肾上腺素”等强效急救药品。显而易见,这些所谓的“整形师”们也知道此中存在一定风险。然而,暴利驱使他们铤而走险。

    

“朋友圈”整形的异军突起,从中折射出当前很多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偏颇。一方面是出于对朋友推荐的信任,另一方面想花较少的钱收到既快又好的整形效果。事实上,结果圆满的少之又少。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选择整形美容要慎重,不因价格优惠或广告吹嘘而盲目轻信朋友圈的私下推荐,要选择正规的整形医疗机构,在下单前仔细了解确认该机构及相关医师的资质,并注意查看所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国家批准文号。整形之前,还应留存自己的术前照片,索要、保存好合同、发票、病例卡等,并尽可能详细记录和保存每一个整形程序,以便纠纷时作为凭据。(杨 萍)

大家都在看

要闻 | 工商总局部署开展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情况检查

思考 |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发生冲突怎么办?

关注 | 下月起这些新规正式实施 工商总局明确六类商品不得销售


执行编辑:刘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