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和素材整理自“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再造魅力故乡·2017年宁波论坛”主讲嘉宾黎明研究员“再造魅力故乡——中国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演讲。
* 文字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整理。插图均来自黎明研究员演讲文件。
黎明
(2017年论坛主讲嘉宾):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顾问,任职期间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实施、相关咨询、培训和能力建设、示范项目设计评估、知识产品设计和传播、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支持等工作。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议程。这些目标体现了全球发展聚焦的重点领域,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采取具体行动实现这些目标,如何把梦想照进现实,使人们共享美好生活。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具体子目标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涉及城市、乡村、社区各个层面。SDGs之间也有着互相促进的网络关系。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可能更为关注如何解决身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如对于SDG8(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的工作),老百姓会更加关注如何拥有更好的工作,为家人提供体面的生活。这些关注点就是我们在做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实施以及有效的能力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左);SDGs网络关系图(右)
目前在乡村生活的居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中国部分乡村地区仍有一些群体没有接受到大学教育,很多来自贫苦地区的毕业生毕业以后没有回到家乡,选择了留在城市。虽然每年还是会有一些大学及以上的毕业生作为村官留在乡村,但总的来说,去乡村工作的人数比例还是相对偏低的,实际在乡村生活的居民一般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仍存在一部分不识字的居民。
缺少本地化的知识。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全球性的共性发展目标,对于乡村普通居民来说,一些学术性的术语可能不容易理解,并且语言是从英语翻译成中文,可能有信息失真和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问题。另外如果我们分享的知识不能与乡村居民日常的生活建立有效联系,他们可能会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
缺少愿意待在乡村的人才。在乡村地区生活工作往往需要面临生活水平的压力,此外,很多乡村地区缺乏一线城市拥有的优质的基础设施和诸多公共服务,城市地区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乡村地区人才外流现象较为显著。
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目前传统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主要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相对而言缺乏良好的公共设施服务。而且在一些传统的社会观念中,有人会认为在城市里工作、买房才是一种成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待在乡村就算不上成功,这些传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才更愿意集中到城市地区。
促进乡村社区能力建设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倡议。SDGs的目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时体现了各国对未来发展的核心领域的普遍共识,但从高层共识到目标落地到乡村还需要具体的落实和推进工作,因此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乡村地区,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实施。
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关注乡村地区发展。政府推行“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和SDGs不谋而合,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将会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国政府承诺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这一目标比可持续发展目标规划的时间提前了10年。此外,与大城市相比,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具有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森林覆盖率高,旅游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如果科学和可持续的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可持续旅游、拓展产业和业态类型,将会极大的促进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桂林阳朔英语奶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绿水青山怡人的自然环境是相对于大城市而言一种稀缺和优质的资源,当地居民可以可持续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自发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在旅游区内能够更好地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交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获得了更好的收入来源,在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传统模式之外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探索。
首先,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当地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不只是单纯的宣传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和愿景,不是仅留存于口号宣传和走形式单方面传播,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当地的具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目标落地到当地实践中,又把当地实践提炼到目标的实现里,这样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当地的发展。
其次,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和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能力建设服务。通过了解当地社区的发展挑战、亟需解决的问题、所需的信息与知识以及意见和反馈,提供实用性的解决方案,通过专业化机构协助社区开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训。
当地社区:当地社区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当地社区对于本地的发展情况非常了解,也非常清楚自身具体的发展需求。因此,能力建设工作要和当地社区密切结合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发展挑战和发展需求,例如教育方面的需求,改善当地社区的教育水平,提供更加针对性、专业化的信息,帮助社区缩小知识的差距,提高意识水平。
政府部门: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有强大的愿望去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政府的组织架构良好有序,而且具有全国性的网络去系统性地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很多政府官员都受过非常好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协助改善可持续发展建设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在过去两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政府开展了很多合作开展能力建设项目,我们鼓励当地政府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实施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他们当地的问题和挑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走访全国各地方政府,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很多的合作,在SDGs合作期间取得了很多成就,后期将会产生促进当地发展的实际效益。同时政府部门也面临很多挑战,他们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寻找和加强共同关注的行动领域。学术团体:学术界的学者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非常强大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希望学者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共同开展建设活动,将他们的理念和想法转换成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当地实施的方案,使建设方案更加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可行性。对于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学术语对大众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学者需要把这些学术术语转化为大众都理解的语言,让人们去更好地参与和融入可持续发展建设,能够去发表意见,提供反馈,并且改善他们的社区。
私营部门: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共同参与,私营部门在共同参与建设这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私营部门可以调动相应的财务资源,同时具备较好的灵活性和高效的工作模式,一旦投入工作就可以快速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推动SDGs落实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得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并为同样的目标而奋斗。
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各个目标都充满了雄心勾勒了宏伟的蓝图,没有一个利益相关方可以靠一己之力来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实施落地和扩大影响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扮演着协同者的角色,将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协调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行动,使得他们更好地共同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社区发展带来福祉。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征、挑战,在提供知识和专业技能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需求,符合当地的条件。此外,要具备长远发展的视角,对于项目成果的评估,特别是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评估,不能把时间框架制定的过短,否则将缺乏客观的评估维度。
“再造魅力故乡”专栏旨在分享和传播与会(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再造魅力故乡 国际论坛)各国专家、学者和地方管理者在落实SDG11、推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搭建交流平台。
Special Committee for Human Settlements
Chinese Socie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