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系列课程01 | 我们为什么要做行动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获取项目最新动态
我从学习到推动行动研究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觉得特别棘手的地方在于它是个慢功夫,需要循序渐进、实际操练,从做中慢慢体会和学习。
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都有自己的行动脉络。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参加中国最早的一些民间NGO的工作,2000年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专业的社会工作课程,并成为德国米索尔基金会的顾问。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还没觉得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因为那时候理论不多,都是从实务经验出发解决问题,也觉得特别有效。可是在西方的研究方法走进以后,我们好像越来越模仿着去走专业化的道路,这样的知识在实践中间就发生强烈的碰撞——既觉得它解决不了问题,又认为它很专业。
2005年,我从大学老师进入了一个带实务工作者的实践场,并且跟随台湾辅仁大学的夏林清老师学习行动研究。十五年下来,行动研究对我来讲首先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
△杨静老师在协作公益实践者从事行动研究理念和方法的研习。
行动研究是什么?有人把行动研究当成叙事,有人把行动研究当成项目管理,有人也把行动研究当成个人成长,有人把行动研究当成写作技巧。这些都是,但是又不全是。
大学的训练是让我们学习理论的知识,然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认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就是一个好的工作者的核心能力。这套逻辑认为实务问题有通用的解决之道,是共性的知识。最早我们通常也认为社会问题也有通用的解决之道,而且这种解决之道并不是在社会中间自己发展出来的,可以在实务工作的情境之外,让人去研究和理解发展出来,因此造就了特别多的社会学家用问卷、口述史和大量的访谈找到这个社会的问题所在,然后发展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去变成行动者的行动。
但是这种逻辑思维培养不出优秀的实务工作者。做实务的时候面对的情境是非常复杂、不确定和独特的,甚至经常在变化,没办法确定一个问题,然后排除一切干扰去实践它。所以复杂的实务问题需要复杂的解决之道,厘清问题的情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在特定的脉络中间发展出来。
面对复杂的实务环境,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反思能力,一种辩证系统的互动性地处理团队之间、人跟人之间、我们跟工作对象、环境、政府之间以及处理自己的经验之间、不断在各种对话之间的能力。这个反思是要用对话来完成的,唯有有效的对话才能细致处理这种复杂的问题。
除了反思对话,整合连接的能力也非常重要。要连接服务对象、理论和方法、目标和手段、事情和成长,整合实践者的团队、服务对象、环境、所学知识、个人的情绪欲望。行动报告应该在人、环境和事件相互的循环中间完成。
叙事也很重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决定了我们如何定位现在的事情,也决定了我们如何定位未来的事情。你的过去决定了你的当下,你的当下决定了你的发展,这就是行动者自我行动报告的重要性。行动者要对自己、自我所处的社会位置、关系脉络、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结构、自己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行动以及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自主研究。
我所推崇的行动研究是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你的行动策略。核心内容是研究你采取的行动策略是否有效,以及你采用什么样的行动策略去促进你的目标达成、产生改变的效果。
所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行动研究者,每个行动者都是脉络中的行动者,也只有行动者生产出来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贡献于行动者的实践。
- END -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观看本课视频)
延伸阅读
“恒星计划”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院联合发起,以高潜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领袖为抓手,通过为期三年的非限定性资金支持和系统性赋能,助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机构在组织力、业务力和影响力上的成长突破,实现公益机构业务模式化与组织规范化发展,具备孵化和赋能在地公益组织和自组织的能力。
联系我们:
1、邮箱hengxing@hyi.org.cn
2、关注“万科基金会”、“合一绿”微信公众号;
微博@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一绿 与绿资酷网站(www.lvziku.cn)获取项目最新动态。
点击
阅读原文
观看本课视频
如果您也相信人人都可参与环保行动,请点一点“在看”
帮助更多人看见并加入到环保行动者行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