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众适应行为】|“低碳意愿”到“低碳行动”,公众可以做什么

雷名雨,蔡闻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09-02
招聘岗位

文案策划、运营专员、平面设计师、ui设计  师、空间设计师、行政专员......

简历投至方式

简历邮箱:277777777@qq.com

联系电话:15155555555

扫码查看更多招聘信息

开学的前一天,一定要补足睡眠,同时也要 恢复星期几的概念,不要再熬夜啦!

开学第一天穿得好一点,让自己的精神状态 也有所提升。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和老师、同 学们打个招呼,从心理上给自己一个全新的 开始。

写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脱离假期的状态, 好好想一想本学期还有哪些需要完成的任务, 要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事儿做!

春运抢票攻略,有春运才叫过年

春运抢票攻略,有春运才叫过年




“低碳意愿”到“低碳行动”,公众可以做什么雷名雨,蔡闻佳

《巴黎协定》于2015年提出2℃和1.5℃目标,即“本世纪末前,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前工业水平的2℃以内,并将努力把温升限定在1.5℃内。”然而,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2019年的评估报告,目前的气候变迁已超出人类适应能力,2019年以来全球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均温已经高出了1.1℃。


那么,如果温度上升1.5℃,人类社会将面临什么后果?


根据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报告,在全球气温升高1.5℃的情况下,世界中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将比目前的高温增加3℃,北极在本世纪就可能出现夏季无冰的情形,现存70%到80%的珊瑚礁也将消失。


如果这些数字对我们而言并不敏感,那么气候与数据科学家Angel Hus (TED speaker) 提出的一个简单例子或许更加直观,如果气温上升3℃,上海或许将会消失在地图上,而这并不是唯一一个会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风险的沿海城市。


图片来源:10wallpaper.com/cn/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这一发展路径不仅需要落实到国家、地区、产业、企业等层面上,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每个家庭,在应对气候变暖的碳中和行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绿色低碳发展,与我们普通公众有关么?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仅影响着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与责任分摊,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所言,“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从一日三餐到绿色出行,无一不在影响着碳排放。”


更直观的来看,借用芝兰Yihoo talks中一位演讲者的自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这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早上七点半,我起床后来到卫生间,使用了6000毫升的水来刷牙和洗脸。不要忘了,净化这些水的过程中,肯定开动了机器、消耗了能源、排放了温室气体。经过计算,大约是0.01kg二氧化碳当量,这些水是我用掉的,那么这就是我的碳足迹。

接下来,我早餐喝了一杯酸奶和吃了一个鸡蛋,碳足迹分别是0.22kg和0.24kg二氧化碳当量。

然后,我顺手打开了空调。空调一整天消耗5度电,每度电的排放系数是0.99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那么5度电就产生碳排放4.9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中午,我的午餐生成碳足迹0.73kg二氧化碳当量。

下午,我写了一会儿论文,用电脑要耗电,每小时产生碳足迹0.079kg二氧化碳当量。

后来,我点了一个外卖作为晚餐,产生碳足迹1.21kg二氧化碳当量。

晚上,我学习2小时,假设照明的时间里每小时耗费0.45度电,两小时产生碳足迹0.90kg二氧化碳当量。

睡觉前,我洗了个热水澡,使用热水的碳足迹是2.2kg,然后,一天结束。

平平淡淡的一天,我至少为全球气候变暖贡献了12.38千克的碳排放。”


实际上,大量研究已经表明,个人生活方式,包括我们为满足个人需求(食物,衣着,居住,耐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而产生的日常消费,包括我们平时选择的家电产品、出行方式和办公环境等,都会引发大量的碳排放。这种由家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一方面是炊事、照明、制冷等能源消费活动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另一方面则是购买各种产品后,在产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间接碳排放。


根据《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提升气候新动力》的研究结果,我国家庭生活消费所引发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已占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2%。同时,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仍会持续上升。


因此,不论我们位于哪个地区,处于什么岗位,持有何种观点,拥有多少财富,有着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气候变化问题与我们都息息相关,碳排放的不断增加与我们每个人都密不可分。我们在追求舒适便捷生活时发生的每次消费行为,背后都隐含着一次碳排放的选择:出行选择单车还是汽车?食物购买肉食还是素食?空调设置24℃还是26℃?


因此,当我们做出任何一次选择,发生任何一笔消费时,其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可以对城市、国家乃至全球长期的低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居民消费活动引发的碳排放(图片引自文章《能源冷知识 | 全国碳排放的一半以上竟然来源于它》)



居民低碳生活的阻碍:承诺与行动之间的差距?


实际上,当我们被问及如何从个人出发,应对全球变暖时,“低碳生活”是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的词汇。然而,包括小编在内,我们每个人对“低碳生活”的态度总是十分微妙的。已有研究表明,在被询问是否支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时,大部分人都表达出积极的意愿,但却只有少部分人真正采取了行动。例如,一项针对瑞士的研究表明,73%的居民在被调查时明确表达了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支付费用的积极意愿,但最终只有10%的受访者真正做到了使用绿色能源。无独有偶,在波兰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尽管有31%的受访者在当时表示愿意在未来使用新能源,但其中只有4.76%的居民践言于行。同样,绿色创新发展中心2018年发布的《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低碳”的认知度和理解度普遍较高,然而整体上个人低碳行为的参与度却相对较低。

    

    实际上,居民低碳意愿和低碳行动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可以归咎于公众对碳排放的认知仅停留在字面意义,对碳排放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有关的生活低碳知识的认识尚待深化。目前,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目前仍然更多的在国家、企业以及学界范围内讨论,但政策语言、科学语言难以实现大众化、大范围的普及,导致公众对全球变暖与碳排放等有关问题的认知并不深入,居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


语言和行动的差距—熬夜(素材来源于网络)


    因此,尽管“低碳生活”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它已经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词。具体而言,如何减少个人生活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我们转变生活方式,增加低碳行为,减少高碳行为。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行为是高碳行为?什么行为是低碳行为?



从“低碳意愿”到“低碳行动”,我们可以做什么?


图片来源:https://archive.curbed.com


1理性消费,避免“物无所值”

    以衣着为例,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民众2019年夏天估计会购买5000万件以上的新服饰,总值27亿英镑,但这些衣服只会穿一次。中国的一项调查报告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12%的人一件衣服只穿一次或几次,只有35%人穿2年以上。


2健康饮食,减少过度红肉浪费

研究表明,生产1千克农产品产生的碳排放,最高的是公牛肉,最低的是谷物。实际上,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禽肉类的营养含量也远高于畜肉类。2019年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也提出了“星球健康饮食(Planetary Health Diet)”的概念,建议居民膳食结构中每天的畜禽肉类应控制在43克左右,其中牛羊猪肉为14克,家禽肉为29克。


3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

    根据2013年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浪费食物碳足迹》,每年浪费的粮食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33亿吨的二氧化碳。因此,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食物浪费,不仅有助于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家庭碳排放。

食物营养成分对比(图片引自文章《能源冷知识 | 全国碳排放的一半以上竟然来源于它》)

4低碳出行,事无紧急不开车

当需要近途出行时,若非必要可尽量选择单车出行。据计算,相比开车出行,平均每个人每公里骑行单车可以节省约0.223kg的碳排放。而在远途出差或者旅行时,选择火车出行则可以比飞机出行每公里节省0.1304kg的碳排放。


5购买高能效电器,痛在一时,省在每天

以1.5匹的定频空调为例,当您选择1级能效的空调时,或许购置价格会高于其他能效级别的产品,但每运行一小时耗电0.97千瓦时,而3级能效的空调运行一小时则需耗电1.09千瓦时;另外,当将定频空调升级为变频空调后,在一级能效的情况下,额外还能节省0.29千瓦时的电力消耗。


6衣物回收,减少新衣服的生产碳排放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数据显示,每回收再利用1公斤衣物就能减少排放3.6公斤二氧化碳,节省6000升水。实际上,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的快销品牌均提供旧衣回收服务,回收旧衣物还可以获得消费折扣,何乐而不为。


7室内温度合理设定,舒适又节电

冬天温度将一度,夏天温度升一度,全天运行可节电4.5度,舒适程度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8更换LED灯泡,耐用又环保

统计显示,优质LED灯泡的寿命比一般的灯泡寿命长25倍,他们更耐用,并且比其他灯泡可以节省75%的能源。


9选择低碳足迹产品,实现“优币驱逐劣币”


10房屋改造,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11言传身教,实现社区低碳新气象


12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打造阳光的现代生活


13及时清理或更换空调过滤器


14使用温控器,打造恒温舒适室内生活


15电器不用不待机,避免额外电能损耗


16垃圾分类坚持做,做个时尚都市人儿


17

衣服不用烘干,清风阳光可帮忙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低碳行为指南和工具,有助于我们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出发,践行低碳发展之路。例如,美国网站Curbed搜索全美和世界各地的社区、征求众多专家和倡议者意见,从对可持续城市的大量报道中选取了101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方法和指南 

详情可见↓:

https://archive.curbed.com/2020/4/22/21228477/climate-change-stop-home-solutions-coronavirus


互联网上出现的许多碳足迹计算器,可以计算自己每天各种行为的碳排放情况,发现自己的高碳行为与低碳行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人类社会的最小单元,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小小行为都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让我们将意愿转化为行动,让消费趋向减排,构建我们的个人低碳生活方式。


雷名雨 博士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研究生在读,导师为蔡闻佳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家庭能源消费行为模拟与分析,家庭消费碳排放核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蔡闻佳 副教授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的人类健康影响评估,碳减排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模拟与分析等,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Lancet,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One Ear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



栏目简介

"适应"与"减缓"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战略。“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不能只是科学家们口中的术语,如何科学指导公众从自身出发,采取适应行为应成为科学家们的重要关切。为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平台新增“公众适应行为”栏目,旨在加强对公众参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教育,指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便于实践的适应行为,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一种日常。应对气候变化人人有责。欢迎科研团队参与到气候变化科普教育中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他人的成果转化为公众可以实践的应对气候变化行为。

投稿方式及要求

投稿要求:

(1)主题“公众适应行为”

(2)字数:2000字以内,配以通俗易懂的图片

(3)可以是原创内容,也可解读他人研究成果(需指明来源)

(4)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让非本专业领域公众明白这一行为的科学原理,并指导公众如何参与和实践

(5)投稿不作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正式论文,仅仅是在公众平台传播

投稿邮箱:accr@cma.gov.cn

备注“公众适应栏目投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

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JCR)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6版之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被SCI收录

ACCR 2019影响因子3.967




关注我们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ID:accr_journal

Email: accr@cma.gov.cn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对版权问题有疑问,请联系:accr@cma.gov.cn。

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