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4

“目前,我省正处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创新中扎实实践,为山东省的全面建设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5月17日,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如此表态。


专注信息融合,不断创新勇立前沿


       从海军战士到清华大学博士,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致力于信息融合的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30余载,成为该领域的科技带头人,为信息融合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何友,现年62岁的他当之无愧。

       在雷达检测融合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成果,他相继提出了多种新的恒虚警融合检测方法,开辟了信息融合理论中分布式多传感器、异类多传感器、雷达与ESM等研究新范围,主持研制多型雷达、雷达实时标校设备30余台套,成果应用于20余家相关企业,有力推动了山东省军工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方面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他发展和建立了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理论与方法,丰富和发展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框架,成果应用于机械制造、轮胎等产业信息化升级,在山东省科技强省方面贡献突出。

此外,在信息融合综合工程应用方面,由他担任项目总师的多种大型综合训练机,解决了部队装备训练难题,大幅降低了训练成本。此外,他还研制了多种装备自动测试装备通用开发平台,改善了我国装备保障的落后局面。

      截至目前,何友已主持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山东省重大专项等项目4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史记》有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当今时代,战场信息融合是军事制胜的关键。何友院士为信息融合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做出的这些突出贡献,极大地支撑了我国信息融合领域的发展,为强军强国注入了强劲动力。




“参与感”激励,去最需要的地方,做最多的贡献



      在何友院士看来,科技创新放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其实是一种担当,数十年立足前沿、执着追求,他最大的回报是“参与感”,参与了祖国强大、进步的进程,在自己的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何友院士曾经作为访问学者留学德国,在此期间,他的努力与勤奋让导师备加赞赏。一年进修结束,他的导师罗林教授盛情留他在德国工作。面对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与优厚的薪酬待遇,何友选择了婉言谢绝。或许是感动于他的上进、勤奋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何友归国时,罗林教授将自己全部资料向何友公开。就这样,带着一大箱复印资料,何友踏上了回国之路。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学习掌握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强大、繁荣至关重要。我在德国学到的东西,应该尽快运用到我国海军武器装备建设中。”谈及这次选择,何友笑着说,为国家、民族做点事,不能说起到多大作用,至少参与了就问心无愧。

      在此后的日子里,“去最需要的地方,做最多的贡献”成为何友供奉的人生信条,也正是这种“参与感”激励他不断前进。

      1997年,博士毕业的何友再一次迎来了重要选择。前期突出的科研成果及优异的毕业论文,让何友被军内外同行刮目相看。当时,清华大学及一些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

“院长有意让我留在清华,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清华人才济济,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相反,军队可能更需要我,我也能够在这里做出更大的贡献。”于是,何友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烟台,回到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今“海军航空大学”)。



甘当“铺路石”,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何友院士曾说:“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只有造就一批人才,才能推动整个学科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信息融合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把自己当成“铺路石”,致力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组建信息融合科技创新团队,奋力托起了一个学科群体。

      他发起建立了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被选为主任委员,并担任历届全国信息融合年会总主席;先后培养博士、硕士110余人,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22人次获省部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如今,何友院士组建的信息融合创新团队先后获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和军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中已有6人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和特聘教授,为全省信息领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工作为乐,“热爱”是科研制胜的关键


      对于为什么能不断地取得这么多原创性成果,很多人充满疑问,而在他的学生徐从安看来,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何友院士是一个以工作为乐趣的人,可以说对工作的热爱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到底有热爱?从一个例子中可见一斑。一天夜晚,滂沱大雨不期而至,何友的爱人建议他不要再去实验室,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脚步。“下尖刀子也要去。”说着,他卷起裤腿冲进雨中。

      正是由于这种热爱,他才能耐得寂寞,取得如此成就。做过科学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人都知道,科研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苦思冥想更是常态。可何友院士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很快乐。他回忆起年轻时到德国留学时候,没有互联网,到图书馆、资料室翻卡片、查资料,常常眼睛都是红的,可心里却觉得很幸福,因为能够看到这些材料,就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直到现在,他还是习惯于到实验室、到办公室去,他觉着工作有意思,享受研究问题的过程,不出差到外地的时候,他常常一天十一二个小时都泡在实验室。

       “这就是我的‘爱好’”,他这样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