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二十大 奋力走在前】山东农业大学:构筑农科“高峰” 建设一流农业大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今天起,山东教育卫视推出“学习二十大、奋力走在前”专栏,生动讲述各高校砥砺奋进、创新实干事迹,充分反映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气象、新变化。

今天,我们首先来到山东农业大学,看一看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成就。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农业人才优势,构筑农科专业“高峰”,全面建设一流农业大学。


眼下,春节临近,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各种实验依然在有序进行。王宏伟教授正和学生一起,对小麦抗赤霉病作进一步研究。前不久,他们利用抗赤霉病主效基因,成功创制出第二代种质资源。


王宏伟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我们创制的第二代抗病种质资源,对这个基因的利用更精准,它的农艺性状更好,抗病性也更稳定,这样就更利于广大的育种家去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感染赤霉病的小麦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以其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和饲料还会产生呕吐毒素污染问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目前,王宏伟教授及团队正一方面加速培育抗病种源,另一方面也把目光放在了加工环节,正在研发一种“解毒良药”。通过双向发力、“标本兼治”,力求攻克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难题。


王宏伟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我们正在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来研发一种高效的呕吐毒素脱毒酶,这个酶的成功研发,我相信将有可能在粮食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去提供一种能够把呕吐毒素去掉的方案,所以我们一方面是从抗病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是从加工的过程中去开发脱毒技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最终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食品安全作出一点贡献。


王宏伟教授所在团队是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发展的一个代表。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主动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集智攻关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科学凝练了作物学、园艺学等学科研究方向,全力冲击国家一流学科。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近三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引进30多位高层次人才,汇聚了大批创新团队和学术带头人,为学科高水平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段巧红教授长期从事植物有性生殖的机理研究及应用。2017年,收到山东农业大学邀请,她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国内,投身于科技报国的实践中。


段巧红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我在国外长期从事十字花科植物的有性生殖机理研究,也关注到美国在蔬菜育种理论上的先进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同时我们国家在蔬菜育种上对国外的依赖度还非常高,所以我就想把自己多年所学应用到提高我国蔬菜育种的竞争力,打赢这场蔬菜育种的翻身仗。


怀揣大情怀,甘坐冷板凳。几年间,段巧红教授带领团队,瞄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育种中的技术难题,致力科研攻关。目前,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为破解蔬菜育种难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段巧红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大白菜育种主要是种内杂交,而远缘杂交可以将其它物种中所具有的优良性状转入大白菜,但是远缘杂交生殖隔离是卡脖子难题。我们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系统解析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远缘杂交形成机理,并且研发了打破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关键育种技术,现在我们就可以通过远缘杂交,对其它物种中的优异种质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利用,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建好科研生态,才能硕果频出。山东农业大学打破学科壁垒,理顺体制机制,改革人才评价、科研评价办法,依托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动“冲一流”学科形成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打造“优势农科引领带动、特色理工科融合推动、精品人文学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学科创新互动”的学科建设体系。目前,学校的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与动物学进入前1‰、农业科学也已接近前1‰。
下一步,山东农业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扎根齐鲁大地,全面建设一流农业大学,以更高要求践行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