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一起了解南极(九):到了南极就拿出真本事

2018-03-06 看片都晕船 Anitama讲道理


图片来源:《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欢迎关注Anitama订阅号!


在《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第 9 集里,主角一行体验了“破冰船”这个名字的由来——撞击破冰。现实中的破冰,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动画制作组采访了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宣传部副部长小滨广美。


受采访者介绍:

小滨广美,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宣传部副部长,自己也曾经在第 52 次南极科考队里作为行政和宣传负责人同行,前往南极。

第一次亲身经历破冰时,小滨副部长的最初印象,是一个“吵”字。这种震耳欲聋的噪声不是冰层碎裂的声音,而是发动机的声音。和通常航行时相比,破冰时需要发动更多的电动机。而电动机的位置就在居住区的正下方,这就更烦人了。

至于摇晃问题,和第 8 集里描写的穿越暴风圈相比,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了。开始破冰的时候,破冰船已经进入了固冰区,放眼望去,只有一片冰海,没有波浪起伏。不过,船倒退再冲撞上冰层时,会发出“咣咣咣”的独特响声,多少还是会摇晃的。

在之前的专题里,我们也提到过,这种破冰过程,要持续好几天。所以科考队员们虽然一开始还会在意这些声音和冲击,但是最后也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要是成天挂念着这些东西,可就没法过日子了。


破冰虽然恼人,但是面对一望无垠的冰海,初次见到的科考队员们都会感到震撼和惊奇。因为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所以距离感和尺寸感都会发生混乱。有时候,冰山看起来彷佛触手可及,但实际上却在几里之外。

说起景色,从弗里曼特尔出海到抵达南极,路上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一开始只是偶尔会出现的浮冰和冰山,随着纬度变化逐渐增加。天空中的飞鸟种类也随之更替,科考队员会向队里的生物学家请教鸟的名字。

一路向南,海面的冰面积越来越大,最终就会出现需要破冰才能前进的固冰区。到了这里,目之所及就全都是冰海了。队员们也聚集在船头,想在最近距离见证白濑号粉碎冰层的瞬间,或者拍照留念。


在破冰的过程中,船上也会开始测试直升机,准备承载队员们飞往昭和基地。虽然从船上能看到的景色仍然是一成不变的冰海,但是一旦直升机开始试运行,队员们就会切身感到基地已经不远了。之前一直悠闲度日的队员们,这时忽然气质为之一变,看起来帅气多了。

在船上,是看不到昭和基地或者南极大陆的。直升机会在距离南极大陆几十公里外的海上起飞,去往昭和基地。

实际上,昭和基地位于东翁古尔岛,严密地说并不在南极大陆。不过,东翁古尔岛距离大陆也只有 4 公里左右而已。在基地里可以看到大陆的海岸线。除非是冰层会融化的夏季,否则甚至可以步行抵达大陆。当然,这需要严格的寻路工作等安全管理,不是想走就走的。


回顾在白濑号上的时光,小滨副队长只有一个字:“忙”。

在船上,管理队员们的生活也是她的工作之一。特别是在结束任务返回日本的时候,队员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也就越来越散漫了。

在去程中,队员们还要做准备工作,多少还有些忙碌。但是到了回程,大家就无事可做,一直游手好闲了。以至于有些队员,在南极生活里好不容易培养出了好身材,到了回程这段日子里,眼睁睁看着就胖起来了。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