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枫华 2018-05-24

作者:谢枫华

封面:《最后的休止符》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摘要


网络八卦、言论、趣闻集锦。

《心跳回忆》女主角藤崎诗织将在本月迎来 40 岁生日,令许多玩家纷纷怀念起了过去。


动画演出家佐藤龙雄也想起了一件往事:他曾经被认命为《心跳回忆》动画版的监督,当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塑造藤崎诗织的形象,很是苦恼。幸好(?),动画公司很快就倒闭,动画化的委托也随之化为泡影了。


根据佐藤的发言,KONAMI 还曾经找过亚细亚堂,只是似乎也没有下文了。

(https://twitter.com/seitenhyohyo/status/994242126408921088)


在游戏发售 5 年之后,发售过 PIERROT 制作的全两卷 OVA。

在美国工作的日本动画人中村俊博分享了他在旧金山艺术大学就读时,墙上贴的几张格言:


不要画得干净,要画得清楚。


语出 Ollie Johnston。我没有一天不如此自警。我们都倾向于试着清理一张混乱无力的画的线条,想让这幅画变得更清楚。但是如果一张草图上的动作和表情没有力量,那就算清理了,也不会有所改善。问题永远在于概念,而不在于线条质量。

不要画形状,要画力量。


语出 Bill Tytla。这话真是太对了。不要画身体,去画身体在什么。故事不存在于对身体器官的描绘里,而在于身体刚刚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如果你只专注于把身体画对,你总是会误入歧途。应该注力于讲述姿势的故事,表达出角色在想什么、身体在受到什么样的力、或者在施加什么样的力。

中村分享的照片里还有半句“不要欺骗你的观众。不要……”。但是遗憾的是,由于他只发布了这两张照片,我们无法看到这句格言的全貌、还有更多的金句了。


(https://twitter.com/tossy_nkm/status/991959552923860992)

小说家有川浩近期关注一桩公案,在推特上屡屡对此发表评论,引来了部分粉丝的不满。她就此发布了一篇博文,题为《同一化愿望》,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有川老师说,很多人喜欢一个人,就希望对方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支持自己支持的东西,不支持自己不支持的东西。如果对方的嗜好和自己不一致,这些人就说“让我失望了”甚至“我看错你了”。


这些话,大多都是出自同一化愿望。不幸的是,同一化愿望不是因为讨厌对方,而是因为喜欢对方,才会发生的。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和自己嗜好 100% 一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嗜好、主义信条。只要他们不从事反社会的活动,这就是纯粹的个人自由。没有人能把个人的兴趣嗜好、主义信条强加于人。


可是,虽然不能粗暴地强加于人,却有很多人,用更委婉的方式,把这种同一化愿望施加给别人,希望自己喜欢的人的兴趣嗜好、主义信条和自己一致。


这种欲求本身可能没有恶意,但是对那种欲求的对象来说,却是一种精神上的毒药。这种毒药试图渗透到人“不想被别人讨厌”“如果可能的话,想被人喜爱”的本质欲求里,让对方的个性“变质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把别人“变质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以说,是一种支配。虽然说出这些话的人并没有这种意识,但他们可能在事实上毒害了别人、支配了别人。


施加这种没有恶意的欲求的人,正因为他们没有恶意,所以很难拒绝。你拒绝他们,他们还会受伤,觉得你小题大做。


可是,对被投了毒的人来说,这题可一点都不小。虽然说对方很委婉,但是既然收到了希望自己变质的愿望,精神就会遭到那种毒的污染。


要怎样中和这种毒,是中了毒的人自己的问题。有些人光是无视,就能中和毒性;也有人不和对方拉开距离,就中和不了毒性。在网络上,人们不知道彼此的真实模样,也不能了解对方会是哪一种类型。


所以,有川老师认为,在网络上对别人说出含有同一化愿望的话时,要做好注意和心理准备。可能只因为这一句话,你就会遭到对方拒绝。所以你必须做好这种心理准备,仔细精查自己想要说出的话。


“想要和喜欢的人喜欢相同的事物”“想要理解喜欢的人喜欢的事物”,只要不超过限度,就是非常健全的同一化愿望。


“希望喜欢的人和我喜欢上相同的事物”,只要不过分,也只是向喜欢的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很可爱的愿望(如果你强制对方喜欢,那就不行了)。


但是,如果你“希望喜欢的人和我讨厌相同的事物”,这就是暴走的同一化愿望了。如果你把这种愿望施加给别人,就算对方觉得这是“想要支配自己的毒”,你也无话可说了。


特别是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你很有可能反而被喜欢的人疏远。


有川老师自己不管对方说自己多么喜欢她,只要感受到对方对她怀有这种同一化愿望,就会立刻全力逃走。


曾经有人对她说:“我有自由对你失望。”有川老师则担心,自己会为了不令人失望而无意识地委屈自己屈从别人的愿望。


她和另一位作家交流起这个问题,又获得了新的体会:


有些人在他人做出拒绝回应之后,会说:“换我就不会因为这种事而受伤”“换我就不会因为这种事拒绝(拉黑)别人”。这种话,实际上是一种委婉的攻击,言下之意是“你会因为这种事受伤,是你不正常”。


有川老师认为,这也是一种不自觉的同一化愿望。


可能有人被别人说了这种话,会觉得“是我心眼太小了吗?”,进一步受到伤害。有川老师说,没有必要为此而怀疑自己。没有必要去配合别人的内心坚强(倒不如说是对伤痛钝感),也没有必要为此产生罪恶感。

(https://ameblo.jp/arikawahiro0609/entry-12374689092.html)


相关文章

速成宝典,一书知晓日本电视节目六十年外海发展史  

明明找我当监督,搞了半天原来你们只有企划啊!

从碎纸机到动画化,《魔法少女 俺》制作人大谈轶事及看点

这头白熊叫熊吉,他赤裸身子、正直善良,与6位少女一同生活

在冈田磨里面前我仿佛一丝不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