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特色农业之乡”名片熠熠闪光~
天气提醒
机制创新提升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痛点”“堵点”。温县人民政府制定了《温县政银企对接机制工作方案》《县级金融机构月调度机制工作方案》,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县政银企对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牵头领导和成员单位及职责;建立了会商制度,每季度会商一次,组织各成员单位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银企洽谈签约落实情况、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会商。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温县支行共同建立“温县乡村振兴农金合作共享机制”,以此促进双方的协作沟通,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在温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积极作用。
温县农业农村局与县农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徐宏星 摄
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精度
建立“政银担”合作模式。依托温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温县人民政府与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责任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农业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可提供3.3亿元的信贷规模,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累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达646个,累计担保金额3.25亿元,2022年新增担保金额1.1亿元,累计为新农主体节省融资成本1200余万元,极大地推动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
徐宏星 摄
“刚开始因为缺少有效抵押物,资金始终筹不到,把我急得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没想到办这笔100万元贷款五六天就下来了,利息只有4厘多,相对于市场利率,仅利息就省了5万块钱,真不敢想呐!”温县劲大怀药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亚丰感叹道。
金融支持温县种业振兴战略合作签约暨信贷授信仪式现场
徐宏星 摄
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目前公司怀药种植达到了1500余亩,产业规模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持。“融资难、融资贵”不再是农民心中的“痛”,一个个合作社从分散逐渐集中,一家家种植大户从弱小逐渐壮大,一户户家庭农场逐渐被培育出来。
打造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温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聚焦产业振兴,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功打造了“银行获客”“政府获赞”“村合作社获益”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实现了由服务“小农户”向“大三农”的方向转变。对接番田镇政府,创新推出了专属产品“乡村振兴-强村贷”,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资金缺口问题,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该联社累计支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贷款4笔,260万元;累计支持粮食收购贷款21120万元,其中支持44家收购企业和收购大户13650万元,支持16家小麦种子公司7470万元。
实施数字金融模式。中国银行推出了中银企E贷—银税贷,向小微企业提供线上服务信用贷款,利率不超过4.35%,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温县农行依托纳税e贷、抵押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着力在普惠领域推广农行数字金融品牌,2022年末,普惠线上贷款余额9475万元,较年初净增1060万元。
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支持准度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围绕“一种一药”特色产业发展,温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行业协会、农业专家、银行等,与省农信但公司研究制定了《关于印发温县怀药产业服务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温县优质小麦产业服务方案的通知》,为产业链条上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农业企业等提供全流程融资支持。解决了各类企业在特殊时间段资金缺口的问题,例如种子企业在种子收购季节缺少资金,奶牛养殖企业在青储饲料储备季节缺少资金。2022年,农业农村局与温县农行签署《金融支持温县乡村振兴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乡村产业贷款余额28082万元,较年初净增8447万元,增幅43.02%,同比增加649万元;农户贷款余额21104万元,较年初增加8157万元,增幅达63%,同比增加10495万元。其中,温县农行2022年新增授信“种子贷”44余户、3625万元,新增投放“怀药贷”552余笔,金额约8231万元。
徐宏星 摄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发挥258万元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项目资金撬动作用,引进社会资本。温县农业农村局与农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由农行筹资160万元,成功打造温县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围绕农业农村设施化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开展金融支持农产品仓储冷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合作方案的通知》,农业银行和农信担公司对纳入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给予贷款优待政策。
2023年,温县农业农村局将紧紧围绕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持续带动金融模式创新,借助金融力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擦亮“一种一药”两张品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打造“特色农业之乡”,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总监制 | 白战军 总编辑 | 周双林监 制 | 刘 远 主 编 | 崔新娟责 编 | 崔沙沙 校 对 | 王孟杰编 辑 | 冉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