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记忆》温县卷来了(附35个村简介)→

温县发布 温县发布 2023-10-18

天气提醒



3月23日:今天夜里,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零星小雨,明天白天,多云间阴天,东北风3到4级,5~12℃。



近日,由政协焦作市委员会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编撰的《乡村记忆》丛书出版。丛书分12册,共收录文章377篇,成稿114万字,入图1030幅。其中,《乡村记忆》温县卷为1册,收录文章35篇,成稿约12万字。


《乡村记忆》温县卷由温县卷编委会编撰。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主编、副主编、编辑、校对等均由政协温县委员会的主要领导、机关干部、政协委员等担任。该卷共收录包括中共温县党支部诞生地朱家庄、英雄村西南王、郭熙故里西郭作、赵氏抚孤处三家庄等村庄在内的温县35个村庄。文章多以村庄地名为切入点,把村庄起源、民风民俗、非遗文化、古建民居、名人往事、红色事迹和乡村新貌等内容融入其中娓娓道来,描绘出一幅幅秀美、多彩的风情画卷,充分展示了温县乡村的历史命运与时代变迁。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焦作市政协于2021年启动《乡村记忆》文史丛书编撰计划。为保证丛书编撰质量、打造文化精品,焦作市政协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席为主任,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为副主任的编委会。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先后召开丛书编写策划会、全市政协系统文史工作会、编辑碰头会、工作推进会等多层次、多内容会议,下达征编任务,指导具体写作,督促工作进度。





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协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年半的《乡村记忆》文史丛书出版。《乡村记忆》丛书的编印,为乡村这一“历史胎记,文化徽章”作了抢救和梳理,在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延续文脉、记住乡愁、凝聚人心、启迪后人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新娟 报道







附《乡村记忆》收录部分村庄简介




朱家庄——中共温县党支部诞生地
朱家庄,黄河街道辖行政村,距街道办事处东北约5000米。东有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南有新蟒河,北有老蟒河,过老蟒河与徐沟村相接,西与滩陆庄相毗邻,南有集聚区纬三路,北有常阳路(又称马武线)。朱家庄村因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温县第一个地方组织,在温县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北 冶——美食卤肉

北冶村,属于温县黄河街道移民新村,距南河渡黄河公路大桥2.5公里。原籍位于新安县北冶镇,2000年因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由新安县移民至此。北冶村历史悠久,饮食文化灿烂。秦汉时期,我国冶铁业开始盛行。当时在新安县有南北两个大冶铁厂,分别被称作南冶、北冶,北冶村由此得名。


南 张——青铜器

南张村,温泉街道辖村,位于县城正北3公里处,距离街道办事处3公里,位于温徐路两侧,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5个村民小组,农户460户,共有1545人。以方位南和姓氏张称名,宋代时期村北有大庙,元末被战火焚毁,群众去废墟中猎取庙内财物,得门者为门庄,得北窗者为北窗村,得南窗者为南窗村,该村为南窗村。明初移民张氏入驻该村,又称名为南张村。


西南王——英雄村

温县温泉街道西南王村是维和烈士“人民英雄”申亮亮的故乡,因“红色文化”底蕴丰厚而闻名。西南王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焦作市文明村镇、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廉洁从家出发示范村、康养示范村、双拥模范村,温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县红色教育基地。建造的党建综合体将村史馆、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院、合作医疗室、法治广场融为一体,成为焦作市党建工作的亮点。


杨 庄——万石君茔地

杨庄,岳村街道辖行政村,东邻方头村,北接壤赵郭作,西毗北贾村,南与贺村相望。传说杨庄系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山西洪洞县大规模移民时,有杨姓弟兄来到温县城西清风岭阳坡下安家落户,起村名杨庄沟。后因黄河经常泛滥,洪水淹至清风岭下,家舍数次被毁,杨氏族人于清咸丰年间迁至清风岭上西汉“万石君”石奋的茔地南侧筑屋居住。杨庄虽是个千人小村,但由于这里埋葬着名载史册,德行昭著,影响深远的西汉“万石君”石奋父子五人,从而倍受世人瞩目。

西郭作——郭熙故里

西郭作村,岳村街道辖行政村,位于温县城西三公里处。东与裴昌庙相邻,东南毗赵郭作,东北与吕村接壤,西与关肇村接壤,西北与訾杨门相接。源起隋大业十三年(617),温县县治从晋城移往李城(今温县城)时,原作坊区东迁李城西郊十里处,辟建新的手工业作坊区,该在作坊区西片,故称名为“西郭作”村。西郭作村烟火延绵,人丁兴旺,才俊辈出,成为古温大地上闻名遐迩的著名村庄。到了300多年后的宋朝,这里走出了一位山水画巨匠——郭熙。


三家庄——赵氏抚孤处

三家庄属岳村街道管辖。三家庄村名始源于春秋时期。千百年来,在三家庄一直盛传着村名原叫太平庄,后因发生了赵氏孤儿的事件,才改为三家庄的传说。现在三家庄村委会院内,有一通由县文物管理所和三家庄村委会共同竖立的“抚孤纪念碑”。碑文简要记述了春秋时晋景公年间发生在晋国的那场动人心魄的“藏孤”“搜孤”“救孤”“抚孤”的忠烈故事。


南张羌——腾挪太极拳

南张羌村,张羌街道辖行政村,为张羌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位于温县城东4公里。东有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西有荣蚰河,北与北张羌为邻,南与陆庄、卫沟接壤。古迹有村北张羌冢遗址,村南有汉墓遗址,村东有济渎庙遗址。济渎庙已改建为农民文化宫,现为温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中有清代流传下来的民间药方“周氏接骨丹”。南张羌村是腾挪太极拳创编地。


马 庄——凤凰台

马庄,张羌街道辖行政村,距街道办事处西北约2000米,东与北张羌相接,南与朱沟相望,西南与南渠河接壤,东北与常店为邻。村内有古迹村西凤凰台遗址。马庄始终是温县先进典范村,率先成立初级社、高级社,加入人民公社,实现小康村建设。马庄村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劳模张图书,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马荣科,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0世纪9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张生活的家乡。


祥云镇——烈士就义地

祥云镇村,位于温县城西7公里处,是祥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祥云镇村,原称南王村。据传,南朝宋时避难王子途经此村休息,得名难王,转称南王。之后历代也都这样称呼南王村。清初为南王镇。康熙年因与镇东派生村相区别,叫西南王。民国时改西平镇。1945年5月建立温孟县,西南王村属温孟县二区。1947年4月16日,为纪念革命烈士张祥云,将西南王村改名祥云镇。


古  贤——碾馔之乡

古贤村,祥云镇辖行政村,位于县城西8公里处,距镇政府约6公里。东邻訾杨门,西毗白庄,南与留尚相接,北与林村接壤,毗邻国家唯一的中国小麦博物馆,整体处于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名称起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507年,孔子著名弟子卜子夏出生于在该村三官庙后院,唐代时期封卜子夏为贤哲,故称该村为“古贤”。村中有温济路(县级公路),村南有获轵线(省级公路,又称新洛路),村北有蚰蜒河。村东有三官庙遗址(卜子夏出生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碾馔,有卜子夏降生的传说。


大 尚——知青园

大尚村,祥云镇辖行政村,东邻留尚村,西与作礼村相毗,北倚古贤村,南邻喜合村,毗邻温县小麦博物馆。大尚村名称起源于商代时期,相传帝王祖乙到温邑视察或狩猎,在此建商王宫居留,后形成村庄称名“商王村”,也称名“大商”“大尚”,村北有获轵线。上世纪七十年代,焦作市矿山机械厂35名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怀着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到大尚村插队落户,为大尚村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 贾——清凉寺

南贾村地处温县城西5公里,温孟公路南边,祥云镇政府东2公里处,东与岳村街道西坡村接壤,西与大玉兰村为邻,南与黄河相望,坐落在清风岭之上。由南贾、小玉兰、小郑庄三个自然村组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二十八宿”大将之一贾复,征战归来在清凉寺内古柏拴马休息,客死于大柏树下西南地,成冢葬此,故以冢为界,冢南为南贾村、冢北为北贾村。南贾村最美丽的故事就是清凉寺的传说和苏姓的由来。


安乐寨——晋帝故里

安乐寨村,招贤乡辖行政村。东与古城村相邻,西与上苑村相毗,南为黄河滩,北与护庄相接。名称起源于三国时期。村西北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有石镰、石斧、骨针、鹿角、猪骨化石和陶器等;村所在地称司马古城,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村东北有汉代叠铸烘范窑遗址;村内有明清传统房屋宅院九座,其中兄弟书屋闻名遐迩;村东门口有司马懿汉白玉像,村北有司马懿广场;温孟路南侧有司马故里展览馆,有王氏祠堂;村中有当代名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王梦奎、国家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等数十人。


仓 头——移民村

仓头,招贤乡辖行政村,距乡政府东南约6500米。东邻石渠村,西毗龙渠村,北过新蟒河与小郑庄接壤,南面是黄河。名称起源传说黄帝时期,造字的仓颉人头埋葬在其地称名;又说东汉时期,官府在该村建立仓库,村庄在仓库入口处,因此称名为“仓头”村。该村原在洛阳市新安县北部,1998年国家建筑小浪底水库,河水淹没村庄,移民到温县黄河滩区,仍延用原村名。


大 吴——慈胜寺

大吴村今属温县番田镇辖,位于县城西23公里处。这里北望太行、南眺黄河,是温、孟、沁三县市交壤地带,村北有紫黄路,南有新洛路、谷黄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周围环境优美。近年来,大吴村积极响应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远近闻名,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千年古刹——慈胜寺就坐落在大吴村北街。温县人根据村名,习称“大吴庙”。始建于唐初,历经金、元、明、清屡修,现存为元代建筑。


段 村——千年古村落

段村,番田镇辖行政村,地处温县、孟州市和沁阳市三县(市)交界,距镇政府西南约4000米。东南邻三陵村,东北倚大金香,东侧是紫黄线(省级公路),西侧和南面是猪龙河。段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文物古迹有汉代段青将军墓遗址,有龙山文化至汉晋时期遗址。名称起源于西汉时期,因大将军段青埋葬在此,故称名为“段村”。


峻 山——张峻山就义地

前峻山村,番田镇辖行政村。东邻刘马庄,西南邻余村,西毗宋村,北倚后峻山。后峻山村,番田镇辖行政村,东南邻刘马庄,西南邻余村,西南毗宋村,北倚东小吴,南邻前峻山。名称起源于宋代,该村原有两支河流围村经过,称名为“双流村”。1947年3月11日,温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区长张峻山率区武工队,在该村阻击反动派还乡团,为掩护群众转移,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改双流村为峻山村。因南北有两个峻山村,南称“前峻山”,北为“后峻山”。


西郭村——瓦屋会盟

西郭村,黄庄镇辖行政村,距镇政府北约6500米。东邻东郭村,北为温邵公路,南与东高肇接壤,西北与卫村相接。温邵公路(省级公路)从村北穿越而过。西郭村古时叫瓦屋村,明初洪洞大移民时有一姓郭的家族迁来该村,遂改村名为“瓦郭村”,久之简称“郭村”,后来村里人口众多,在郭村东另建一村,于是成为今天的东郭村和西郭村。西郭村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春秋时期诸侯会盟的“瓦屋之盟”盟誓地。


西 虢——虢公丑冢

西虢,黄庄镇辖行政村,位于镇政府西3000米。东北邻东虢村,南毗南镇村,北倚北镇村,西接王太保村。村北有荣涝河,村南有蚰蜒河,村中有乡村公路连接镇政府和杨垒村。西虢村名的来历和附近的虢公冢有关,虢公冢里埋葬的是春秋时期虢国的末代国君虢公丑。虢国,是西周初期的诸侯国,前后有五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加以区分,故加上东西南北相区别。


徐 吕——太极拳村

徐吕村,黄庄镇辖行政村。东邻许北张村,西毗东宋庄,南临东林肇,北倚姚庄。村东有焦温高速公路,村北有南保丰至东宋庄公路,村南有荣涝河,村西有引沁干渠。村民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特产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农闲时出外打工。村名源起北宋时期,有徐姓和吕姓人家较多,故称名为“徐吕”村。徐吕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陈氏太极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庆洲、太极拳名家陈有刚、陈有则、陈有华等人的家乡,村里开办有温县功夫文武学校和有刚太极拳学校。


南韩村——麻花巷

南韩村,黄庄镇辖行政村。东北毗林村,西北邻东韩村,西南接白庄村,东南与古贤村接壤。名称源起仰韶时期,该地人类族群栖息,西汉初期汉军统帅韩信驻此,北宋时期村内有翰林学士,故称名为“韩村”。因有三个韩村,该村在南侧,故又称名为“南韩村”。村民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特产山药地黄,农闲时出外打工。南韩村是二里头文化遗址,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的家乡,也是全国著名的铁棍山药麻花生产基地。


董杨门——董作宾故里

董杨门村,黄庄镇辖行政村。东邻郑杨门,西毗林李庄,南临訾扬门,北倚前张庄。南有蚰蜒河,北有林肇至黄庄公路。村民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特产山药地黄牛膝,农闲时出外打工。名称起源宋代时期,辽兵打到温县,杨家将在此安营扎寨,形成杨门之说,明代初期山西移民到此,有董姓族人入驻村中,将姓氏放在村名前,故称名为“董杨门”。董杨门村是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的故乡。


卜杨门——子夏故里

卜杨门,黄庄镇辖行政村。东南邻后张庄,东北毗西宋庄,西北倚余杨门,南临阎杨门。北有荣涝河。村名起源春秋时期,卜子夏生长在该村,故称卜里村,宋代时期辽兵打到温县,杨家将在此安营扎寨,又形成杨门之说,故称名为“卜杨门”。卜子夏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随孔子周游列国,回鲁杏坛协孔子编撰五经(诗书礼易乐),后寻访各地同窗主编李悝(又名李克,宰相政治家,法家鼻祖)、吴起(统帅军事家,法家鼻祖)、公羊高(经学教育家)、谷梁赤(经学教育家)、田子方(政治家)、段干木(政治家)等名家,指导众弟子在魏国变法革新和重农平籴,使魏国在战国七国中,率先强盛起来,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代儒学宗师。


西周村——耍老虎

西周村,北冷乡辖行政村。名称起源唐朝以前,该地是一片水泽,中间有舟形岛屿,人们乘舟去岛上开荒种地,并在岛上栖住下来,形成村庄称“舟村”,后谐音为“周村”。村北有北冷涝河,南有周村涝河,西有引沁干渠,东过东周村有大练路(省级公路,又称温博路)。村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特产有山药地黄等,农闲时村民出外打工。西周村的虎舞,解放前在焦作地区(原是怀府八县)就享有盛名。


北 冷——忽灵太极拳

北冷村,北冷乡辖行政村,乡政府所在地。名称起源东汉初期,该地是一片沼泽地,南面有一道土岭,汉军携民众移岭填泽,辟建耕田和村庄,因在岭的北面,称名为“北岭”村,后人们谐音“岭”为“冷”,叫成了“北冷”村。地理形势,北有北冷涝河,南有周村涝河,西有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西有大练公路。北冷村是忽灵太极拳创编人王赐信的家乡。


西南冷——怀药加工

西南冷村,北冷乡辖行政村。东邻东南冷,西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南是南保丰至西宋庄公路。名称起源东汉时期,村庄北侧有一道土岭,村庄在岭之南侧,故称“南岭”村,也曾称过“岭阳”村。村后东又形成一村,因该村在西故称“西南岭”。后来群众把“岭”谐音为“冷”,今称西南冷村中古时为怀药集散地,有药商在各地经营药行,民间俗称“从南京到北京,没有怀川药商精”,指得就是该地的药商。温县四大怀药加工技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加工企业主要有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市健国怀药有限公司等。


苏 王——妲己故里

苏王村,武德镇辖行政村。该村是商代末年冀州侯有苏氏故里,女儿苏妲己文淑贤惠,美貌惊世动人,被殷纣王抢掠为妃,为报复毁灭商王朝,协父里应外合激众侯举义。为祭祀妲己,该村修建了妲己庙,妲己庙毁于文革期间。冀州侯之子苏忿生,被周武王封侯建立苏国,任职西周司寇管理刑法。温为苏忿生采邑,辖(原、盟、邘、州、邢、怀、宁、攒等)十二邑。冀州侯家所在地,被人们称为“苏王”,是海内外苏姓的发源地。


徐堡中街——遇仙观

徐堡中街村,位于武德镇政府西6公里处,中街村以前是一个省定贫困村,现已全部脱贫。温焦路纵横南北,陶沁路横贯东西,交通出行便利,现有电商平台3家,村内已成立集体经营合作社。遇仙观,位于温县武德镇徐堡中街村沁河南堤下,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1264—1294年)间。。


西张计——温县盟书

西张计村,武德镇辖行政村,位于武德镇东北一公里处,东邻武陟,北邻博爱,于三县交汇处,207国道紧靠村西穿过,陶沁公路从村中通过,村北紧邻沁河。相传元代时期,该村“张纪布料皮货栈”闻名,后人们将“纪”谐音为“计”。因有两个张计村,该村在西称“西张计”。西张计村出土了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辞的文书。


陈家沟——太极拳发源地

陈家沟,赵堡镇辖行政村,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日的陈家沟,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核心区3.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包括:太极拳祖祠、祖林、太极拳博物馆、太极文化园、杨露禅学拳处、东沟造拳处、陈照丕陵园、古皂角树、太极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太极全域剧场。这里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最美乡村、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河南省级旅游度假区、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世界研学旅游合作组织认证基地、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示范基地、四钻级智慧景区等。

赵 堡——和氏太极拳

赵堡村,赵堡镇辖行政村,为镇政府驻地。东邻西水运村,西毗南孟丰村,北依南保丰村,南临东马村。赵堡村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于温东十五里许挖地筑堡而居,故称赵堡。赵堡镇的名胜古迹有铁三官、杨裹槐、金银二冢、凤凰台、没梁庙、舍身台、六人合围唐古槐、永安寺(即南大寺)等。赵堡村位于温县城东八公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汜水渡口,与虎牢关、伏羲画卦台、河洛交汇处遥遥相望,自古以来赵堡东西通衢,是怀川一带经济文化和武术的交流中心。


陈辛庄——忽雷太极拳

陈辛庄,赵堡镇辖行政村。陈辛庄村与陈家沟村紧密相连。明朝万历11年间,陈家沟村陈氏七世祖陈思楚迁居沟东北隅,时谓陈沟东北社,世代繁衍,他姓继迁,社中兴学建堂,以成村落,形成了一条长街,南北贯通,而得名陈辛庄。忽雷太极拳由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承人、陈辛庄村人李景炎(1825~1898年)所创编。


西辛庄——领落太极拳

西辛庄,赵堡镇辖行政村,名称起源在元代末年,原村庄被焚毁,明初在原村西重新恢复村庄,故称名为“西辛庄”。明清时为河内县(今沁阳)辖,1945年 10月后划归温县,为六区东辛庄,1950年为三区西辛庄,1958年为赵堡人民公社西辛庄大队,1983年为赵堡乡西辛庄村,1995年为赵堡镇西辛村庄。村南有南保丰至西宋庄公路。领落太极拳,是由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承人、河南省温县赵堡镇西辛庄村人任长春(1835~1910年)所创编。


南保丰——李棠阶故里

赵堡镇南保丰位于温县城东七公里处,北邻新洛路,南与赵堡村相连,东邻东环路与武陟接壤,西与旅游路相邻,距离镇政府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保丰村是清朝三代帝师李堂阶故里,文化底蕴厚重,民风淳朴。先后荣获“焦作市三无村”“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焦作市廉政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END



版权所有:温县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803版权声明:本文为《温县发布》(微信号:jinriwenxian)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推荐阅读◇

31474元!全市人均消费支出公布,温县的你花了多少?


   党支部书记畅谈福建学习收获→


滩区五号路,200人栽植楸树和粗槺树3000株→


   投票!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度十佳新时代农民致富带头人”→

END

总监制 | 白战军    总编辑 | 周双林
监    制 | 王    娟    主    编 | 崔新娟责    编 | 崔沙沙    校    对 | 王孟杰编    辑 | 张钰莹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