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遗失的上林土地,是我们再也找不回的上林老乡!

2017-11-27 上林网

上林网微信号:shanglinwang520

上林大小事,尽在上林网

文章底部开通评论功能 欢迎评论吐槽


  我小的时候,曾经听太爷爷跟我讲起过当年他年青时的故事。他年青的时候上林很大,他跟着家族的兄弟跑生意走乡镇。两三天一个乡,两个月都没跑完上林所有的乡镇。
  还有我回外婆家(忻城古蓬),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我竟然很纳闷的是为什么外婆家的老辈人会在我面前强调自己是上林人。他们讲的那一口蛮话,和上林的壮话是那么的相似。
  没有人向我解释什么,直到后来,我翻了翻县志,才明白。原来以前的上林很大……一张解放前夕的民国地图。我一眼看出了家乡上林在哪。直觉里,当年的上林要比现在大得多。

  后来,年纪渐长,阅历和故事渐多,我才知道。当年的上林曾经北抵红水河,南达昆仑关。不敢说是广西一等大县,但面积三千平方公里,三十余乡镇,二十多万人口也是广西的二等大县。
  那那些曾经属于上林管辖的乡镇去了哪里,查了历史资料我才知道,原来曾属于上林的那十余个乡镇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都被分给邻县了。

被分出去的乡镇宾阳篇;(思陇、太守、邹圩)
藏于大明山余脉的思陇太守。曾经是当年上林的最南端。


邹圩,上林的母亲河清水河从这绕城而过。这一带的风光,咋一看我还以为是洋渡呢。
宾阳处于平原,地势平坦,但这三个乡镇却与宾阳其他乡镇大不相同。一个是藏于大明山余脉之中,处群山环抱之下。一个石山耸立,一片小桂林的风景。
  思陇、太守和邹圩或许是因为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原因才划给了宾阳。因为这几地方离宾阳县城太近,而去上林县城,却得爬上上百里的山路。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太不方便了。
  如今,这几个乡镇的年青人或许没几个人知道这些老故事。我们与他们交流,唯有的就是那一口的壮话和我们是那么的相像。

被分出去的乡镇马山篇;(古零镇)
古零!古代又称古零土司。曾经管辖着上林西部好几个乡镇。加芳,西燕,镇圩,甚至澄泰都在古零土司的管辖范围。民国初年改土归流。撤消了土零土司归入上林县。但不知为何,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却独独把古零划给了隆山县。(今马山县)
马山灵阳寺。如果古零还在上林,那这所千年古刹一定是上林所有人的骄傲。

还有藏于深山的古零弄拉。这片风景不知多让人陶醉。
  我不知道为何要把古零划出去。唯一能让人信服的解释或许就是来自老一辈人的原话:没办法呀,当年隆山(今马山县)太小啦。民国广西县分五等,隆山就是个五等小县,人口才五六万人。不把古零划给过去,说是一个县还不比上林一个区大。
  呵呵!这戏谑的话让我深以为然。因为现在的马山是把民国时期的两县合并成的。就算是合并的马山县,也比不得上林大多少。

被分出去的乡镇忻城篇;(古蓬、红渡、蓝甲、北更、遂意、周安)

  北六区风光。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那一口蛮话,虽然听得有些吃力,但却甚是亲切。

  这一片连绵的群山,曾经是上林最桀骜不驯的人群所居之地。八寨起义,响彻上林数百年。
红水河,当年的上林是隔着红水河与忻城为界。北边的忻城人多讲桂柳话,而这边的上林人还是一口蛮音。
红水河两岸风光。如若上林还靠着红水河,不知道是否有一个码头能把上林的土产商品顺江用船直运到广州。
红渡大桥。红渡因渡口而名。当年又称罗木渡。古代南来北往之客,没有桥之前莫不是在此渡口乘船过河。
  北六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归忻城。这一区域的分割,让很多老一辈上林人难以释怀。必竟从有上林县开始,这片区域就一直属于上林管辖。虽然因为地瘠民贫,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造反起义不断。但却从未因此而被分出。讲蛮话的上林北区和讲壮话的上林南区构成了上林壮族最鲜明的两个族群。在几百上千年中,早已水乳交融。
  骤然的划出,让上林的壮族文化少了些底气。也更让北六区的老一辈无所适从。因为从他们的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中,上林就是烙印在他们身上的标签。那种突然变化家乡的标签,让人百感交集,难以释怀。
  行政区域的划分,从来由不得平头老百姓说了算。谁又能知道过个百年之后,上林这个县是否还能保留呢。只是希望现在的我们,还记得老家是在上林。还记得清水河,还记得大明山。


近期上林热点:

1、上林哥在吐槽:上林没车,寸步难行!!!

2、上林车主:难道我便宜车去洗车我就少你几块钱?

3、蓝县长挥旗 南宁市一大型运动会要在上林举行!

4、史上最强!上林县电子警察自动抓拍系统即将启用!“老司机”可得当心了...

5、上林人注意了!以后这样停车会被拖的啵!

内容来源:上林网

综合编辑:上林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林网微信广告位招租 电话:528528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