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人文》第三期编后记

数字人文 DH数字人文 2022-07-17

编后记







在筹备和编辑本期刊物的时候,国内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市场开始有序开放,学生也陆续返校。这一波疫情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线上教学与学术会议成为常态,各种扫码背后的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脸识别等AI技术,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时代,数字人文的意义越来越不容置疑,人文学者不但需要在研究中吸纳数字技术,以更宏大的眼界拓展人文学科的可能性,还应当承担起对新科技进行人文反思的重要责任。


本期刊物延续了前两期的部分专栏,在选稿标准和专栏设置上渐趋稳定和成熟,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定位。尽管当下的国际交流因疫情和政治变得阻隔,这一期的内容仍凸显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国际交流。在充分了解全世界同行的观念和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数字人文研究的方向,推进在地化研究,在比较视野中发展中国的数字人文。


这期的数字人文学者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荷兰莱顿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创立人之一、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及政治史研究的魏希德教授。魏教授从其自身历史研究经历出发,认为数字学者和人文学者需要非常紧密的合作,并详细介绍了她与团队开发的Markus古籍半自动标注平台。“概念与实践”专栏所选择的三篇文章,原文刊登于《美国现代语言学协会会刊》。这份北美最权威的人文综合类刊物在其2020年第一期隆重推出了“多样化的数字人文”(Varieties of Digital Humanities)专栏,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本刊第三、四期将从这个专栏中选译一部分文章,并特别邀请该专栏作者之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文系、文本实验室的苏真教授作为主持人,专门为每篇文章撰写了细致的导读性评论。这些文章和评论,对我们思考中国语境中的数字人文,特别是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数字人文颇有益处。


在“基础设施”栏目中,曾任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的黄进兴院士,为我们讲述了史语所典藏的数字化历程及其成就,其中涉及许多饶有趣味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黄院士还谈到了空间人文的历史和发展所具有的学术史意义。第二篇文章的作者王冠玺教授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学者,他以法学学者的身份,从美、日、德、法等国家的法学资料库及其允许的检索方式的角度,对这些国家的法学研究和实践、法学性格和面貌等进行了概观式的论述。这篇文章不但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线上资料指南,本身也是一线学者研究文献发生数字化转向的很好例证。


“学术趋势研究”中的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数字人文对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以及数字人文与图书情报学之交叉属性,相信会对从具体学科出发把握数字人文有所启示。“未来学者”栏目中的文章以《人民日报》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频共有词与高频独有词的提取方法、H-point和TextRank关键词提取方法以及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的方法,尝试找到具有普遍性的计量统计研究范式。年轻学者对数字人文研究的尝试,让我们看到这一领域蕴含的潜力和未来的希望。


在“资讯”部分,报道了爱尔兰科克大学数字人文教育情况、上海大学2020年“数字人文导论”、南京大学“比较视野中的数字人文反思”学术研讨会的相关情况,希望能为国内的数字人文研究和机构的建设提供借镜和参考。“文献杂俎”是本期开始开设的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不定期专栏,形式不拘一格,旨在提供国外数字人文最新的文献信息。


全球疫情依旧汹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形势亦变幻无常。但我们相信,学术工作的意义正是在不确定中探索各种可能,数字人文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尤其如此。我们愿以绵弱之力,推动国内的数字人文学术研究健康成长,并成为国际数字人文界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数字人文》2020年第3期目录DDL来袭!|《数字人文》“未来学者论坛”征文启事DH国外最新动态(2020年9月15日-2020年10月28日)
从法学资料的检索方式解析美、日、德、法等国的法学研究特色
接受·整理·生成 ——“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学研究方法转型的初步探讨

校对  |  肖爽

美编  |  徐璇






转载请联系授权


    投稿邮箱:

dh2020@tsinghua.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