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镇18条村村名来历,一一为你详细解说
南庄18条村村名大揭密!
杏头村、紫南村、溶洲村、吉利村、河滘村、罗南村、醒群村、上元村、贺丰村、东村村、堤田村、紫洞村、南庄村、罗格村、龙津村、村尾村、湖涌村、梧村村
这18条村大家都知道,但你知不知道这些村名的来历呢?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原来这些村名是这样来的……
元末明初,罗姓人从南雄珠玑巷迁至新会棠下定居,弘治十四年(1501年)罗桂第八代孙从新会棠下迁到此地开村,先祖当时用竹篮载着祖先牌位而来,初称“篮装”村。后人遂取谐音改称“南庄”。
地处南庄镇城区西1千米,靠罗格围西南段,东面紧接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南临吉利涌,西与南海区西樵镇崇南和丹灶镇金沙一河之隔,北与紫南和南庄村相接。相传700年前建村,因位于罗格围之南得名。
位于南庄镇西北部,距镇政府3千米,靠罗格围西段,东面与湖涌和南庄村相邻,南面与南庄村相接,西临北江干流顺德水道,北面与紫洞村(紫洞圩)相连。紫南村是在紫洞圩之南得名。
紫洞特色建筑“龙船脊”
据说北宋真宗时期(998—1022)举人庞启毓(一说庞启沃)召集兴建紫霞宫(一说紫云堂)和洞云堂,取其首字“紫洞”为村名。
湖涌水乡美景(来自樵山学堂)
位于南庄镇北部,距镇政府4千米,靠罗格围北段,东、东南与堤田村相连,南与罗格村接壤,西与紫南村相邻,西北是紫洞村,东北临东平水道,与佛山张槎街道隔江相望。此地处水乡,湖涌、河涌纵横交织,故名。村境为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河涌纵横交错,六水四基,是镇内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方。
东村是地处溶洲之东而得名。村境有一个小山岗(东村岗),周边坦地,半基塘,地势中间高(山岗),周边低洼平坦,河涌交错。
上元秋色
建村于宋朝(1078年),距今930多年,是南庄最早的村庄。当时该地为略呈圆形的沙洲,在东平水道和吉利涌东出口之间,故名上圆。
溶洲舞火龙
此地原是潭洲水道的一个“海心沙”,四周水势盛大、平稳,于是以地貌取名:“溶洲”,“溶”之解“安流”之意,祝愿平安之韵。清代存下的记录疏通溶洲涌石碑刻有“溶洲”二字。
传说约明代嘉靖年间(1521—1560)建村,位于罗格围东北部最低处,曾称“低田”,何时改“低”为“堤”不详。
村民相传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中原南迁而来定居。村民为耕作方便和防盗,在塘基搭建住房,旧称“塘寮”。
村心公园
北宋咸丰年间(998—1004),吉、利两姓人在涌边定居,故定名“吉利”。
龙津村有名的环村跑
相传隋唐时期已有村民居住在大岗咀(今龙津油库所在地),以渔农为生。因地貌似龙伏在水边(顺德水道)村南有一个土墩(藤涌岗),海拔高约30米,像一条龙伏在江边。水是龙的津液,故名。
“醒群”,原是新中国成立初一合作社的名称,取意是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后以此为村名。
在南宋度宗元年(1265年)建村。当时与现在醒群村的村头分为龙畔村头和龙畔村尾两片,村聚落南北向沿内涌两岸呈不规划分布。因地理位置,由此得名。
村内有一条村心涌,两旁有梧桐树,村落依溪而建,旧时称梧溪,由此得名。
建村于宋末元初(1277—1280),当时此地到处都是河涌水滘,村名以地貌取名。
据传是村子有一颗杏树,位于村子的前头,故此取名于杏头村。
宋末元初(1280年),北方难民逃荒南移此地居住而成村。从明代起,每年早、晚两季稻收获后,村民均聚集村内关帝庙前贺丰收,称“贺丰节”,其后村名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