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溪街头,一把椅子就是一种生活!
2023.06
vol.04 | LIANGXI
/
这是梁溪/《社区生活指南》的第4站
他们说:“城市没有人情味,
市井烟火气也在慢慢消散......”
本期带你去梁溪的街头坐坐
看看街头的椅子
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入口
走在梁溪的街头,细心留意,会发现梁溪街头的椅子,太!多!了!扶手椅、小矮凳、沙发、电脑椅......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形态都有。
老城厢嘛,就是“矮凳”(椅子)多。
那些椅子其貌不扬,但只有坐上去才知道,舒服得无边无际。在被无数人坐过之后,椅子们自然生成了zui优的软硬度和包裹感,毫不夸张地讲,街头的椅子适合所有人。
这些街头的椅子们,是梁溪经历变迁之后留下的最有个性的部分。他们在这里下象棋、聊天、打牌、歇息...找到各自生活的方式和位置,梁溪的人情味和烟火气就在这。
椅子,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家具。一把椅子除了基本职能外,兴许还要承担桌案、脚凳、衣架的作用。
那些不属于公共设施的椅子,从家中被带往街头,不拘一格的样子反倒别有一番趣味。
那些没有「编制」的街头椅子们,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上面被生活包了浆后留下的痕迹,似乎都藏着一段年代久远的故事。
「编外」的椅子们也有区分,一种是「家养的」,另一种是「流浪的」。
家养的椅子,即拥有主人的椅子。
这样的椅子在梁溪的街头很常见,特别是众多「外摆餐厅」的门口,总会成群地出现。某些时候也是代表着这个餐厅味道很受欢迎。
除此之外,在一些老社区、城中村,很多街坊邻居会「牵着」自家的椅子出门寻找风水宝地坐着,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惬意自在,这就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而「流浪的」椅子,不属于任何人,但又属于所有人。
在一些老社区的楼下,有一群「流浪的」椅子在聚会。精打细算的梁溪人会把家里用不上的椅子「二次利用」 ,供大家使用。
这就是椅子有趣的地方,你会发现它们就像种子一样,一旦条件适宜,便会生根发芽,慢慢地成长为一个椅子乐园。
有位住在梁溪的朋友,就见证了一个「椅子乐园」从无到有的生长过程。
换家具的时候换下来一个小沙发,于是把它搬到一块平平无奇的空地上,于是在小沙发出现之后,整个空间就被激活了。
小沙发附近,渐渐地出现了很多新的「小伙伴」,最后那里成为了小区居民闲暇的好去处,下午有人下棋,傍晚有人遛娃。
一把椅子总会吸引来更多的椅子,更多的椅子触发社交需求,最后欢声笑语有了,烟火气人情味也就出现了。
岁月平等地在所有事物上留下痕迹,椅子也不例外。
这一张张小小的「矮凳」是梁溪居民生活中看得见的需求和向往,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些小巷子里,剪发师傅们他们没有店面,就在路口摆几张椅子,给有需要的顾客修剪头发。因为手艺高超,价格便宜还是会有不少顾客前来。
家里「掌勺人」,太阳刚微微下山就在街边抬个板凳坐着摘属于今日晚餐的主角们。有时候天气不好下起雨来,就找个屋檐躲雨摘,要等菜都处理干净才会回家。
明明可以把黄瓜放在窗台晾晒,让瓜条沐浴阳光,这样可以晒得更充分。但偏偏多了一把无处安放的椅子,必须陈列一番,摆弄一番,一眼就看出「瓜主」的浪漫。
社区的康体设施附近,常常会自发形成一个专属于老人的对弈乐园,或许是树荫下,或许是凉亭里,五花八门的椅子围着桌子摆放着,而桌上摆布着一副象棋,双方势均力敌。
椅子的样式各异,人们的生活也都不尽相同,一千把椅子就有一千种生活景象。
收集各式椅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与生活亲密拥抱的过程。
拍下这些椅子的那一瞬,仿佛参与进了旁人的生活,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 贴心的奶茶店,等位累了便坐下
也许街边的椅子是个不起眼的存在,但它却映衬着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回忆、大家的回忆,更是属于这个城市的回忆。
梁溪街头的椅子是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
它们大多数是周边居民放置的,谁都可以坐,也可以被随意搬动。
不由让人想到了在北京的人类学研究员杨雁清曾经做过的“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小调查。
她这样写道:“它们(胡同里的沙发)不仅风格各异,展现不同时代的美学,它们也参与塑造了胡同的公共空间。”
这些似乎也可以用来形容梁溪街头的椅子。大概只有在这样充满烟火气的传统社区,才会有如此野生、自发的社交空间。
△公园钓鱼游戏的小板凳
城市的美好来自于每一个微小“细胞”所散发的温度,它们可能是一个社区、一个新型的功能单元,甚至一栋建筑。
相比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街边的椅子的确是不起眼的存在,不过它却映衬着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透露出社区生活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合理的城市设计不是简单的重建更新。人群在流动,城市在进步,再给一些时间,梁溪会拥有更多可以“坐下”的地方。
别站着了,找把椅子坐下吧
以上椅子落脚地包括但不拘于南长街景区、蓉运壹号、南下塘居民区、城中公园
一起去街头逛逛,还能偶遇更多的椅子哦~
部分图源:turbo波
策划:梁溪发布工作室
你的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