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清华,南有国专
Liang Xi
无锡国专
百年国专 弦歌不辍
/Wu Xi Guo Zhuan/
Wu Xi Guo Zhuan
Ji Nian Guan
纪
念
馆
无
锡
国
专
Wu Xi Guo Zhuan
无锡国专
用30余年的薪火传承
描绘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更烙印下无锡文化精神中
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坚忍与努力
从无锡国专走出的学子
给时代留下温润斑斓的国学风采
为未来留下接力传承民族文脉的启示与感召
无锡国专作为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着相当地位的文化标识,深入发掘并传播其精神,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11月10日,在梁溪区第二届发展大会,纪录片《无锡国专》开机仪式上,无锡国专纪念馆收获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国专学子、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陈征先生,捐赠了一幅已故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史学家、无锡国专教授朱东润先生亲手临写的秦代李斯《峄山碑》原稿。
发掘和传播这一文化标识,让其重新闪耀国学的辉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锡国专的故事,正在被续写……
这半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梁溪区委区政府、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国专历史研究会组成联合采访团,搜集线索、采访故人、寻觅故事,力求再现国专精神和国学精髓。
国专的亲历者都已近期颐之年,他们的讲述十分珍贵。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以救正人心,复兴中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本”国专教育理念的传承。
一起走近国专亲历者
了解更多无锡国专的故事
从无锡国专走出的经济学家
无锡国专1949届毕业生
陈
征
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旁的长安山山坡上,是教工宿舍华南新村,其中有几幢红砖小楼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斑驳的墙体写满了岁月的风霜。
5号楼的主人,是耄耋之年的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陈征。陈老已经在这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如今年近百岁的他已很难独立走出小楼,好在现在每天小憩的书房“资红书屋”一直是他的最爱,这里盛满了他的回忆。
饱读诗书气自华
陈征出生在泰县(现姜堰市)的一户书香人家,爷爷是举人,父亲是秀才,家里信奉“不习武,要读书”。他曾这样描绘自己年少时读书的经历:“余幼从父夜读古典文史至十二时,七岁读论、孟、学、庸;八岁读《诗经》《左传》;九、十岁读《离骚》《史记》《古文观止》。后因病及先父去世,自由阅读,无所凭依。”
正当陈征“无所凭依”之时,1946年,18岁的陈征迎来了人生的新曙光。一天,亲戚也是同乡的钱善积,到陈征家中告诉他,无锡国专正在招生。听闻此讯,从小喜欢古典诗词的陈征很是激动,当即决定报考。在笔试过后的面试中,考官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陈厂梅(工作后改为‘陈征’)”。老师又追问道:“那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熟读《说文解字》的他不紧不慢解释道:“山石之岩,人可居也。就是山石之上,有一棵梅花树。”面试官听罢说:“好!”就这样,陈征被录取了。
开学当天,二姐夫挑着担子,陪他报到入学,从此开启了影响他一生的求学之路。
人生难得真知己
在无锡国专读书的陈征是幸运的,在这里他遇到了一批学识高深的老师和品学兼优的同学,在陈征的文章中是这样回忆的:“幸喜1946年起在无锡读书期间,从朱东润师学《史记》、杜诗、八代诗、中国文学批评史及传记文学,从冯振师学文字学、老子、庄子、诗选……系统地进行阅读研究,收获甚大。”
那些年陈征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为了筹措学费,把仅有的十几亩地也给卖了。无锡国专当时有个奖励政策,就是成绩前五名的可以免学费。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陈征学习起来格外勤奋,寸阴是惜,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学费的减免。
在无锡国专学习期间,陈征与朱东润先生次子朱君遂是同班同学,因此,陈征经常有机会当面请教先生,朱先生也非常赏识这位宅心忠厚的学生。临近毕业时,朱东润特意临了一幅秦代李斯《峄山碑》送给爱徒。
这幅字陈征一直珍藏到现在,今年听说无锡成立了国专纪念馆,父子俩商议后决定捐给纪念馆,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国专,看到当年的师生情谊。
在校期间,陈征还有位同学老乡叫王翌群,两人情如手足。无锡的夏天很热,由于经济拮据,陈征没有衣服换,每天都穿着长袍,家境优渥的王翌群看到后,到成衣铺子买了件衬衫送给陈征。
陈征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有一次,朱东润先生在他一张作业背面即兴写了几个字,还盖上了学校教务处的印章。后来这张作业纸辗转到了王翌群手中,工作后两人一度失联,王翌群就将作业纸小心收藏起来并一直带在身边,直到上世纪80年代,王翌群从陈征二姐处打听到了陈征的地址,专程将有朱东润先生手迹的作业纸送到了陈征福州的家中。
资红书屋映丹心
1949年,陈征以优异成绩从无锡国专毕业时,遇到了一位学长,由此铺展开人生的新跑道。
吴天石,1910年出生,祖籍南通,1932年从无锡国专毕业后参加革命,1949年渡江南下后,担任苏南公学校长。和朱东润先生一样,吴天石也非常赏识陈征的才华和人品,就让他到苏南公学做自己的助手。刚开始,陈征做的是行政工作,后来学校缺经济学科教员,他服从安排,边学习、边备课、边讲课,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自此,21岁的陈征从爱诗读诗写诗,转行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
他在全新的领域刻苦读书,钻研写书,认真教书,长期主讲《资本论》、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写作出版了《〈资本论〉解说》等30余部专著,被誉为“国内完整、系统、高水平讲解《资本论》第一人”,2019年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
谈及这些成就时,他总会提到无锡国专,说当年“很认真,不马虎”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着他,国专熏陶出的敦厚谦和的气质也始终令他受益。在常人眼中,国学和经济学似乎相隔万里,但在陈征身上体现出的则是完美的统一,他认为:研究经济学,《资本论》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是最重要的基本文学巨著。这也是他的书房“资红书屋”的由来——研究《资本论》和《红楼梦》的书房。
诗词艺术修养颇深的陈征曾经担任过无锡国专诗社的社长,文学情结犹在的他2017年从自己写的300首诗词中精选了100余首辑集付梓,出版了《资红书屋诗词》,诗句中不乏对无锡国专岁月的深情回忆:有思念同窗的“风雨梁溪夜”“忆当年,风雨话鸡窗,天将晓”,有追忆老友的“共读梁溪五十年,西南沿海各扬鞭”,有探望同学后写下的“极目长空意转痴,梁溪风景尚依稀”……
对于陈征来讲,无锡国专,是一段求学的经历,更是他高洁、真情、正直、坚定人生的基石,所以,在采访结尾之时,他提笔写下了七个字:“我怀念无锡国专。”
/////
国专予其温润斑斓国学风采
无锡国专沪校毕业生
施剑青
街巷悠长石板青,汨水千年作伴吟。湖州德清新市古镇,店坊民居临街而建、傍水而居,驳岸商铺林立。在这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中,采访团拜访了97岁高龄的施剑青老先生。
80多年前,他是无锡国专沪校的一员。年轻时的他放弃经商,不顾家人反对成为一名教师;如今儿孙满堂,个个事业有成。几十年来,他和夫人曹蒞庄一直资助着困难学生;联合其他退休教师,拿出退休金设立“草根助学奖”……无锡国专予他,是国学的积淀,更是温润的风姿。
国专岁月,国文的种子就此种下
1926年,施剑青出生在德清新市。年少时的他,十分喜欢读书,并从无锡国专校友陈松茂口中听闻这个学校,知道了校长唐文治先生的故事。看到招生信息后,便决定报名入学。当时只有15岁的他,放弃了随父亲经商的机会,考入无锡国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文天祥的名言人尽皆知,但“汗青”是什么意思,恐怕不少人不知道,而对“汗青”一词的理解和考据,就是施剑青进入无锡国专后研究的第一个课题。
他说,当时无锡国专的老师们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史料书籍,从中发现答案。而每一句古文,每个字、词,都要求学生对其音、形、义有准确通达的理解。他就像海绵一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停地吸收着知识。
“在无锡国专的那两年,我的国文水平突飞猛进,还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每每回忆起在国专的岁月,施老十分怀念,他在无锡国专沪校上了2年学,白天是普通中学课程,晚上就上国文课。虽然求学的日子不长,但在他看来,那是一段无比温淳与积极的时光。
笔耕不辍,成为地方文史活字典
唐文治先生亲自拟订的学规中,强调“吾馆为振起国学,修道立教而设”,并借以此阐明办学宗旨。而施剑青这样的国专学人,也一直在传承着这样的精神。在无锡国专求学时积累起来的对于国文基础、对于国学的热爱,让施剑青将国学作为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先后发表了《傅文豪与第一部哀情片》《曹雪芹的笔迹问题》《新市宋氏会不会是莫怀古后人?》等史料研究的相关文章。
退休后的他在当地传统文化活化过程中,发挥所长:
☑ 2006年12月,参与对德清新市镇刘王庙古戏台墙上留下的,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绪中晚期来到刘王庙演出的戏班名和所演剧目名的考证;参与《新市文史》丛书编辑工作。
☑ 2007年,在浙江省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他提供了26项相关内容,也由此被誉为当地的“活字典”;同年11月,参与对清朝乾隆十年“奉宪禁碑”的考证。
他还先后多次为桐乡、湖州等文史部门提供有关文史史料。
以德为先,脚踏实地教好每一个学生
“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信仰、理想、追求和精神支柱。而“正人心,救民命”成为贯穿于唐文治一生的思想主线,也成为无锡国专始终不渝的办学主旨。对于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在母校学习和领悟到的,都为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脚踏实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才能算是不辜负在无锡国专所学。”施剑青说,自21岁任教以来,他先后在海宁、海盐、德清、湖州、桐乡等地教过书,还当过学校的负责人。可不论地方怎么换,他对学生的关爱只增不减。
他沿用当年在无锡国专时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育人德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他对于文字细节的关注可谓极致,在给学生讲课时,力求讲深、讲透,这些都是当时在无锡国专学习时,养成的习惯,积累的感悟。
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教育子女,施剑青都非常有心得。说起其中的秘诀,施老的回答是,这也是国专的求学之路带给他的财富——做人做学问,必须以德为先。
面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施剑青会拿出工资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对学生的关怀,不只在中学的课堂。“学生读大学遇到学业上的困难,我会去陪读,连续一个多礼拜,吃住学都和学生在一起。”学生文科不好,施剑青会亲自教学;若是理科不好,他会拖着理科老师教。“每到下课,我就拉着老师帮我的学生补课。有些老师不乐意,但又拗不过我,只得留下来教,直到把学生教会,我才‘放’老师离开。”回忆起这些往事,老人也乐了,这就是传承于国专的育人之道。
文字:张军、韩玲、张月
图片来源:陆建华摄影、华氏玖别℃、无锡-廊桥、无锡日报、无锡市文广旅游局
策划:梁溪发布工作室
你的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