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视野丨大荆镇上的新风貌
即使在飘着雪花的寒冬里,大荆镇仍然抹去过去的落后与闭塞,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新风貌。村庄整洁,交通便利,产业多元,一幅美好的新时代新农村画卷在大荆镇绵延开来,而这一切,和国家积极推动的精准扶贫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精准扶贫将沉睡中的大荆镇唤醒,改变了这个贫困村镇的样貌。大荆人民在这片热土上搭上脱贫致富的快车积极建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劳动者淳朴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未来一切可期的坚定和热切。
光伏扶贫产业园成为乡镇发展新支点
商州区地处秦岭腹地,植被茂盛,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处原生态山水之乡,但同时也是地处大山深处,土地贫瘠的国家连片特困区。对于这里的人民来说,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光伏扶贫是国家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大荆镇龙山30兆瓦光伏产业园,正在大力探索“光伏产业+观光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建设生态光伏产业园,把光伏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特色种植、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实现发电、种植两不误,倾力打造商州北部光伏农业旅游胜地。即使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山坡成片的光伏板下还种着各种重要和可食菌,光伏产业园即将成为带动商州区快速发展的一个新支点。据了解,光伏产业园电站自2018年10月全部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3500万度、收益3000万元,可带动全区1.18万户贫困户实现每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光伏下农业产业可带动187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接近3000元。
生态环境改变成为农村新风尚
脱贫摘帽不只是帮助经济上实现脱贫的事,更旨在汇集国家和社会的光和热让农村变得更好,良好生态资源但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应把扶贫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2018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约1500万贫困人口增收。在生态产业扶贫方面,《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林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对商州区来说菊芋是扶贫一“宝”,菊芋的种植、收获、储藏比较省事,收成有保障。再加上国家号召下有专业的企业对农民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种植,因此种植菊芋成为本地一项特色产业。同时,菊芋对于盐碱地和各种沙化撂荒地的生态修复效果显著,一块盐碱地只要种上菊芋,用不了两年,土壤里的盐度就能下降到能够种植庄稼的程度。在助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可谓是达到两开花的效果。
教育成为精准扶贫“拔穷根”的关键
当前我国贫困治理面临突破深度贫困强力约束和致富发展两大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校驻商州区黄山村扶贫干部陈伟星是这一理念的坚持实施者。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步就是要把山区小学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扶贫工作第一位,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贫困面貌,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我们到访的时间已经是冬天,小学生已经放假了,一位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王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孩子们也是扶贫政策的受惠者。在学习方面,学校会针对残疾的孩子,定期送教上门,单程路程长达30多公里,每个月一次,覆盖率达100%。学校有着六位老师进行教学,同学们还有另外的复习资料;在生活方面,建档立卡的学生每学期有250-500元的贫困补助,基本可满足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的需求。临近新年,老师们会去看望学生,带年历、年画。年画上印有扶贫政策的详细解读,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除此之外,还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高校扶贫成为大荆镇黄山村致力发展的法宝之一
当调研团队走进大荆镇黄山村入户进行走访调查的时候,发现高校扶贫对这个封闭的小山村有莫大的帮助。我校校长郭立宏教授给村民分发补给,地质系的70多岁的老教授来黄山村给学生们讲地球是怎样运动的,西北大学调研团队帮助传授种植养殖的新技术,这些西北大学扶贫的身影出现在这个村的每一个角落,当村民们提起西北大学的时候,感谢、感激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他们的口中。西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黄山村这个贫困地区需求,集聚高校学科专业优势或匹配互补优势,致力于黄山村的脱贫与致富工作。在做大做优贫困地区产业,西北大学坚持用“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等几个理念帮助黄山村的发展。教育扶贫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为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科技扶贫加大高校扶贫的人才和科技服务支撑,促进高校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组建成立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消费扶贫着眼于西北大学广大的消费力,将山区生产的农副产品供应给高校,保障大学餐饮的同时也增加乡村经济的创收。西北大学作出种种举措试图让黄山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借用西北大学驻黄山村干部陈伟星老师的一句话,“让黄山村脱离贫困,让樱花香飘满乡村,让青年人有所居,让老人安度晚年”。而“绝不让孩子们因贫辍学、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协会”这几个梦想也在逐渐实现,这不仅是陈伟星老师一个人的梦想,也是全体西大人对黄山村的一个庄重承诺。
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深入落实,大荆镇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经济发展提速增效、村民精神面貌日渐抖擞,从贫困到脱贫,从脱贫到致富,这里发生着一点一滴的变化,旧貌换新颜,全乡镇向繁荣迸发,完成着它的蜕变。
往期精彩:
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党支部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展开系统学习
请关注我们:
文字: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薪火党支部
图片:郭泉冰 古丽梅热 张晓丽 高文欣
编辑:赵心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