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大将实施大类教育、专业培养(2+X)模式,重点发展新医学、新工科

2018-04-16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开建高新校区、发展新医学、新工科……近年来,中国科大发展动作不断。4月14日,第二届“墨子论坛”上,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透露,科大高新校区已启动建设,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即将完工。在“学医”之路上,科大并不是要发展传统医学,而是瞄准“新医学”,并将牵头开展衰老研究、免疫研究。此外,科大还将整合现有学科,建立智能与信息学部,研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计划实施2+X模式,本科生选专业更自由


在很多高校,对于学生转专业的申请,往往没有办法一一回应,或是申请门槛很高,或是转出资格有限。

不过,科大本科生却拥有至少3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的春季学期可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有接收条件的院系申报计划,由教务处统一公布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二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均可个别申请转专业。

“科大计划实施2+X‘大类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校长包信和透露,按照这一政策,本科生将通过大类招生入校,在入学第一年进行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第二年进行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教育;在大三时,还有一次专业分流的选择机会,学生还可以选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

 

高新校区启建,量子科学获百亿产业基金


论坛上,包信和透露,科大高新校区建设已经正式启动,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即将完工。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也正式获批组建,将实现物质科学前沿基础交叉研究的原创和引领,支撑洁净能源、新型材料、人类健康等高新技术发展。”包信和介绍说,去年底,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程正式启动,将规划建设太赫兹、红外、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集群。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在先研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及“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两大国家重大专项战略性平台基础上,将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基石和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

“省市共同承担量子创新研究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首期投入24亿元,预计2019年底交付使用。”包信和介绍说,省市还设立了“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性专项资金10亿元。“安徽省专设100亿元的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其中2017年一期到位20亿元,以注册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发展新医学,牵头衰老、免疫研究


去年底,中国科大正式宣布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这一消息引起多方关注。一所以理工科为“强项”的高等学府,“学医”之路如何开启?学科建设如何进行?

“科大要做的不是传统医学研究,而是新医学。”包信和透露,科大将设置临床医学、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精准医学等学科。“举个简单的例子,病人到医院的基础诊断程序,是查血、拍片,这也是传统医学院培养的内容。而新医学则是针对基因检测在内的方向着手研究。”

包信和说,在近中期,科大将依托附属第一医院建设中国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临床前试验医院,牵头承担先导专项(A类),加强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牵头承担衰老研究、免疫研究先导专项(B类)。


发展新工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今年初,科大曾公布“11+6+1”的学科布局,重点建设18个学科,除了新医学之外,还将发展科大新工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发展包括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程科学、新能源等在内的新工科。在交叉学科上,科大将发展脑科学和类脑智能、量子信息与网络安全、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大数据、力学与材料设计、信息计算与通信工程等。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现在炒得很热,科大也发展这一领域,那么我们的优势在哪?”包信和说,科大自主研发的“佳佳”机器人会说话、能听懂,在各种重要场合“待人接物”毫不怯场;而科大讯飞在国际上排名靠前,这奠定了科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研究的基础。“科大以前有相关的专业,但是较为分散,所以我们在着手把这些院系合在一起,建立智能与信息学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29ngcjl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央广安徽,合肥发布,合肥新闻联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