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整版深度解读科大讯飞与科大一附院:中国智慧医疗进程几何?
近年来,人工智能推动医疗领域发展的优势明显,政府也加大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推进力度,习总书记指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等民生领域推进“互联网+”。安徽政府在推动智慧医疗的落地方面,先后推出多项实施政策。那么中国智慧医疗发展进程如何?又有怎样的成果?
6月26日,《中国日报》以安徽智慧医疗建设成果为例,从安徽智慧医疗政策实施、中科大附属第一院智慧医疗应用成果,以及科大讯飞智慧医疗技术成果几个方面,整版报道中国智慧医疗发展进程,向中外人民展示正在勾勒的“健康中国”未来图景。
以下为报道译文,略有改动。 全文共3944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原文标题——
人工智能,医生的助手
科技成为这个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的标签。
安徽省立医院在2017年8月成为国内第一家人工智能医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帮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和治疗。
4个月之后,位于安徽省会合肥的这家医院,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科大附一院)。
坐落在合肥的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让中科大附一院的医生使用语音识别技术输入病历、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来进行医学影像辅助诊断。
中科大附一院副院长严光,负责医院的智能化转型。他坦言,在2016年讯飞研发的APP——“云医声”正式启用时,医生、护士们就都十分热衷于使用它。
讯飞云医声APP
“这款为医院量身定制的APP,其使用者数量很快就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数字。”严光表示,“应用系统本身设计是面向医生的,但我们发现使用者里也有护士。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增长的用户数,而是医生通过使用APP,能够不断优化系统。”严光笑称,后来他不得不在护士群体里限制云医声APP的使用。
医生们表示,尽管仍有一些问题正待解决,但人工智能系统让他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力。
齐印宝,2011年进入中科大附一院。他说,自己在医院做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一个四年里,每天都要在写病历上花费很多时间。
“我通常在手术间歇写病历,下班后常常还要在办公室待好几个小时才能把病历写完。”齐印宝说,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忘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必须得浏览所有结果的记录来刷新记忆。
但有了科大讯飞开发的云医声APP后,现在齐印宝和医院里1300多名医生,都在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帮助自己记录诊断结果。
特殊词典
在指纹识别或人脸、声纹识别组合中二选一登录,齐印宝打开了这款APP。然后,他只要对着手机说话,云医声就能精准地录入文字信息。
因为医生会使用很多专业医学词汇,科大讯飞的工程师专门构建了一部特殊的词典(医学词典),使得语音识别效果更加精确。
“这套系统也使用了深度学习技术,意味着越多的医生使用它,识别的结果就会越准确。”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鹿晓亮表示。
一些高级医学专家觉得在电脑上录入病历十分耗时乏味,因此之前医院为他们每个人都安排了助手。“有了人工智能技术,这些高级专家现在可以很好地独自完成工作,为医院节约了很大一笔人力资源。”严光说。
讯飞语音电子病历在口腔科应用
有医生认为,语音识别技术可以给牙医带来更多帮助——因为他们在病人牙齿上操作时没法分出一只手来写病历。“现在只需要保持语音识别功能一直开着就可以了。”
现在,病人的检查结果会自动录入云医声中,齐印宝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他说:“以前,在去病房查房前首先会收到许多病历记录,接着我们会向病人询问其健康状况,然后做笔记,最后再回到办公室录入电脑系统里。”而现在,即使是在公交或是地铁上,医生也可以提前完成部分的准备工作了。
严光表示,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帮助医生看医学影像,提高诊断效率、减少误诊。
讯飞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
以CT扫描为例,一个医生看完一张CT片需要几分钟,而根据鹿晓亮介绍,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做同样的事情最快只需要一秒钟。
“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不会疲倦。”
鹿晓亮说,这套系统已经辅助诊断了上千张CT片,并在潜在肺癌的指标——肺结节的检测准确度上达到了94.1%。
据严光介绍,为了建设智慧医院,2016年起中科大附一院已和科大讯飞等公司进行合作,启动了若干人工智能系统项目。“这些人工智能系统不可能达到完美,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它们也将不断优化。医疗必将变得更加智能,我们不会错失引领趋势的机会。”
陈良,一位带领10余名工程师在医院工作的科大讯飞工作人员这样说,“通过在医院学习而明白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好的系统。”
每当讨论到人工智能系统的潜力时,严光都显得很谨慎。但他们已经使用它帮助指引医院的病人,并允许它把省内的医院连接在一起。
人工智能系统的另一个案例则是在智能医疗急救系统上。
“当你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求助时,基于你所有医院记录的健康信息会提供给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和医院里的医生。” 2004年-2007年曾负责过中科大附一院急救中心的严光介绍说,定制化急救解决方案上必要的建议,都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传递给医务人员,他们只要用智能手机上的APP就能看到。
仅仅在处理自有的病历记录上,中科大附一院已经为该项目投入了数百万元;严光认为拓展这项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他表示,安徽省当局已经启动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计划,这些档案将面向每个公民、并共享给各个医院;目前计划进展良好。
智慧医疗正在成为医院里的一个趋势。合肥市已经建成市级智慧医院,安徽省当局计划今年建立超过6家省级、15家市级智慧医院。
首要规范
安徽省卫计委副主任高俊文表示,必须要有给医院可参考的一些标准。
为建立智慧医院,中科大附一院发布了长达47页的建设规范与评价标准,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这是国家首个智慧医院的官方规范,国家标准的拟定有望以这份标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高俊文说。
严光认为,应当有针对不同层级的智慧医院指定的标准。“国家级智慧医院不能依照省级智慧医院的标准来建设。”
随着智慧医疗产业热度水涨船高,鹿晓亮坦言公司之间的竞争正愈发激烈。
“有些公司表现得好像一夜之间就能改变世界,但我们相信,智慧医疗不能一蹴而就,仍需要巨大的付出才能推动技术的发展,并且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大概在两年前,有些医疗专家对智慧医疗产业持谨慎看法,有些人的态度则十分消极。现在,他们对于智慧医疗产业的理解更加理性——当下的科学技术并不完美,但会不断进步。”
从三甲医院到乡镇基层医院,中国医院分为六级,安徽省卫生委员会副主任高俊文说,这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不均衡。
科大讯飞导诊机器人在中科大附一院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服务
“越高的级别意味着医院有越强的医疗实力,”高主任表示。那些轻微的疾病,其实在基层医院就可以进行诊治,但是他们仍然愿意往更高级别的医院跑。近年来,国家在解决公共需求与医疗资源失衡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2015,中国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在浙江省的乌镇发起,病人可以从网上得到医生的建议,而不必长途旅行、等待很长时间去咨询医生。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身互联网医院业务,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的副总经理鹿晓亮介绍。
“这个尝试是挺好的,但我们认为纯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来服务病人的效果是有限的。”虽然医生可以偶尔通过网络平台给病人提建议,但效率并不明显。医生每天在医院里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其中,更存在有人着冒充医生通过网上给予医疗建议获取利润的风险。
鹿晓亮介绍,政府对互联网医院非常谨慎,强调医生只能在实体医院接受检查的基础上,给予基础性的建议。
高主任表示,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个目标。
高主任说:“智医助理可以根据患者与医生交流时阐述的内容,自动提取病情,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建议,并推送类似病例等。”
通过将诸如X射线探测器的医疗检查设备链接到云平台,通过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将检查结果迅速地返回给医生。
高主任补充道:“与优质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磋商也会变得更容易。”当患者需要到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时,他们先前的检查结果可以通过云平台系统共享。
“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村医院的诊断设备是否足以赢得城市和高级别医院的认可,”高主任补充说,政府应该投资改善当地医院的设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通过科大讯飞建立了云平台,连接了全省52家医院的医疗影像系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至少在2018年底之前,我院至少连接全省105个县、市区和乡镇的一个医院,”严光说。
科大讯飞智慧医疗
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生效率,简化就诊流程,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 解决医疗供给侧问题,是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一直以来践行的目标。
2017年8月,科大讯飞与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目前已与安徽省医学影像云平台、安徽省立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平台完成对接,正式接入50多家安徽省县级医院,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同时,以456分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笔试评测的科大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已于今年3月在合肥庐阳区社区医院上岗“实习”;语音电子病历产品帮助医生在诊疗时通过语音进行病历的结构化录入,效率可提升4倍;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最快1秒可以完成一例影像诊断,诊断准确率达94%。
未来,科大讯飞致力于实现人机耦合,让人工智能完成80%的事务性工作;用人工智能赋能医生,让医生专注于医疗服务,让人们享受更加均衡、可及的优质医疗资源!
来源:科大讯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日报》原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