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硬核!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中国科大人功不可没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202校友,通讯作者之一)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黑洞吸积喷射出X射线的艺术想象图(来自网络)

不仅以上突破的通讯作者之一张昊彤是中国科大校友,中国科大天文学系王挺贵教授、褚耀泉教授,以及校友韩占文院士(云南天文台,曾为中国科大博士后)、陆由俊、张伟、顾为民、白仲瑞等均参与该重大发现。

黑洞是一种本身不发光、密度非常大的神秘天体。它具有超强吸引力,任何物质,包括速度最快的光也无法从它身边逃离。根据质量的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这其中,恒星级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居民”。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仅在银河系发现了约20颗恒星级黑洞——而且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0个太阳质量的黑洞。


LB-1和引力波并合事件、X射线方法发现的黑洞的质量分布


找到新的方法,发现数量巨大、没有X射线辐射的黑洞,成了天文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016年秋季开始,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开展双星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半监测了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结果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中,一颗质量是太阳八倍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不同寻常的光谱特征表明,那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颗黑洞。研究人员随即进行了“确认”:他们通过西班牙10.4米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计算出该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70倍。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年半的监测时间里,LAMOST共为这项研究做了26次观测,累积曝光时间约40个小时。为了纪念LAMOST在发现这颗巨大恒星级黑洞上做出的贡献,天文学家给这个包含黑洞的双星系统命名为LB-1。刘继峰表示,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望远镜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同样的几率下,则需要40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出郭守敬望远镜超高的观测效率。


 LB-1的艺术想象图(喻京川绘)


目前恒星演化模型只允许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台长大卫·雷茨评论,“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一非凡的成果,将与过去四年里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并合事件一起,推动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接下来利用LAMOST极高的观测效率,天文学家有望再发现一大批深藏不露的“平静态”黑洞,开创黑洞批量发现的新纪元


LAMOST望远镜与星空(国家天文台供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颗 “黑洞之王”的发现充分证实了LAMOST望远镜强大的光谱获取能力。LAMOST拥有4000颗眼睛(光纤),一次能观测近4000个天体,2019年LAMOST成为全球首个突破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被天文学家誉为全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谱之王”。


中国科大在大国重器LAMOST研制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承担了LAMOST两项关键技术之一的焦面光纤定位技术研究及4000根光纤精确定位的装置研制。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基于分区思想的并行可控式光纤定位方案,快速准确地将4000根光纤在球焦面上定位,并圆满完成了LAMOST光纤定位装置的研制。验收报告指出,4000个光纤定位单元的定位系统的光纤重复定位精度优于15微米,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由4000个光纤定位单元、16台光谱仪和32台CCD相机组成的多目标光纤光谱系统已联调成功。光纤出光率99.18%,达到了99%的设计指标。这在光纤定位技术上大大突破目前世界上同时定位640根光纤的技术,从而保证了LAMOST的大规模光谱巡天的高效率。



张昊彤 研究员

张昊彤,男,199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获博士学位,现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昊彤领导的LAMOST科学巡天部长期负责LAMOST的二维光纤光谱的处理、巡天计划的制定,以及望远镜性能测试及提高。科学巡天部团队克服了仪器不稳定等因素,使得LAMOST二维光谱的处理精度逐步提高,目前波长定标精度4.5km/s, 减天光精度超过SDSS。


王挺贵 教授

王挺贵,男,1965年11月生于浙江,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获国家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活动星系、星系中恒星形成以及太阳系外行星。


褚耀泉 教授

褚耀泉,男,1946年11月生于上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LAMOST重大科学工程指挥部成员,国际天文学会(IAU)第47专业委员会(星系)科学组织委员会成员。曾任中国科大理学院副院长,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天文学会秘书长。长期以来从事观测宇宙学,河外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从事类星体的认证,高红移天体的性质,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分析和形成的理论模型,活动星系核及其它有关课题的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获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科大校友


推荐阅读

恭喜!七位中国科大人当选IEEE会士!

初雪降下,回忆秋日科大校园风景之东区

亲~您的暖气已送达,请及时签收

《光明日报》专版!牢记嘱托树新人,科教报国攀高峰!

16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的背后——中国科大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唯一!中国科大跻身全球量子计算研究领域最顶尖高校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