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奖项揭晓,这三位中国科大人获奖!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封东来院士(9004)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物理学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7级校友陈云霁(9700)荣获2021年何梁何利基金青年创新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加速器科学与工程物理系系主任赵红卫院士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物理学奖。

封东来

封东来院士长期从事凝聚态体系微观机理的实验研究,在高温超导、电荷密度波、重费米子体系、莫特绝缘体和拓扑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亚太物理学会联盟杨振宁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 、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云霁

陈云霁,199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中心特聘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他带领其研究组长期开展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被Science杂志刊文评价为“该方向的先驱”和“处于引领者行列”。他在包括ISCA、HPCA、MICRO、ASPLOS、ICSE、ISSCC、Hot Chips、IJCAI、FPGA、SPAA、IEEE Micro以及8种IEEE/ACM Trans.在内的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陈云霁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并被MIT技术评论评为全球35位杰出青年创新者(2015年度)。

赵红卫

赵红卫院士主要从事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工作,在强流高电荷态ECR离子源、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电子冷却、强流质子超导直线加速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离子源领域最高奖Brightness Award、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2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遴选奖励的杰出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中国科大核学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各官方平台,

了解更多最新信息

还可以通过消息、私信或者留言进行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新浪微博

哔哩哔哩

抖音视频

快手视频

推荐阅读

震撼首发!中国科大2022年本科招生宣传片《星光少年瀚海梦》上线

努力惜春华,科大开学啦!

来吧!一起邂逅科大校园里的小“梅”好!

中国科大近期科研成果速递

新华社 | 首次!祝贺中国科学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