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交子心路】路在脚下 梦在远方 ——物理与天文系 李俊霖

2017-12-15 交大就业
交 子 心 路

路在脚下 梦在远方 ——物理与天文系  李俊霖

校园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悄悄从指缝间流逝。弹指一挥间,下一个十字路口又出现在面前。身为一名国防生,在面临毕业的抉择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就像高考最大的魅力一样,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思虑再三,我选择保研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深造并在那里工作,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国防科技事业,为军队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学期伊始,离别的气息在春天的蓬勃生机中便逐渐弥散开来,眼中的校园变得格外的雄伟壮丽,让即将离别的人情不自禁的多观察上几眼,就像四年前初来乍到时那样。犹记得四年前的那个暑假,高考出分之后,面对自己不上不下的成绩,心中乱了阵脚,对于填报志愿,心里更是一片茫然。父母,老师,亲人轮番建议下,在志愿单上填下了那个改变了自己一生命运的决定—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防生。当时还懵懂无知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或许这也是要用大学四年才能解开的题目。

大学时光就这样在离开父母的茫然不舍与对未来四年的憧憬期待中拉开序幕。国防生队召集第一次集合讲座,主任干事面对着一张张还有些稚气的面孔悉心的介绍了国防生的方方面面。懵懵懂懂的我第一次对国防生这个集体有了概念。以国防生身份进校,意味着入学之后的双重身份—不仅要像普通大学生一样努力提高学术水平,还要像军人一样培养军政素质。国防生—为国防而生,这样的形容在恰当不过,作为一名后备技术军官,毕业之后大多数国防生要去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为军队的科技、国防的发展奉献青春。这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后备军官的基调,也是我们大学四年努力的方向。

进入大学之后自己首先要学会独立,从小生活在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长大,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独立生活,也是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凡事都要靠自己去解决承担。为了实现经济独立,大学四年,我积极的参加勤工助学,从健身房到教务处,从教务处到生活园区,许多勤工助学的岗位上留下了我的身影。勤工助学的同时,我也热衷于公益活动,积极在各种活动比赛中担任志愿者,上海国际马拉松、上海科技馆、上海当代艺术馆等等。秉持着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原则,在一个需要志愿者的岗位无声出现,默默付出。

普通大学生,国防生—无论是自己的哪一个身份,都决定了入学之后的第一要务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大一课上系主任曾谆谆告诫我们:“我不希望看到你们入学时的成绩很好,但努力不足,成绩逐年下降。我希望看到的是,即使你们入学时的基础不够牢,成绩不理想,但通过努力,成绩在一年一年的提升”。这对于刚入学还没有找到学习状态的我是莫大的鼓励。虽然基础稍有薄弱,但业精于勤荒于嬉,端正的学习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有了回报,学积分逐年提高,系内排名也稳步提升。最终在大学期间,我连续三年获得了校内优秀奖学金并两次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从大二开始我也积极的加入到物理系的研究所接触前沿科学、培养科研素养。学习科研之路远远没有止境,作为技术后备军官,前方的还有更多技术挑战、科研难题,我将继续乘风破浪,遇难而上。

大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绚烂多姿的舞台,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科研学术水平,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里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国防生来讲,培养过硬的军政素质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国防生的身份,大一时我在国防生训练部担任干事,并加入了物理系生活部。一年的基层学生工作经历,养成了我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为以后参与更多更重要的学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一暑假,国防生来到了南京炮兵学院参加基地化暑期集训,每天在炽热的阳光下、闷热的天气中出操、训练。汗水一遍遍浸湿衣服,阳光一点点晒黑皮肤,第一次体会到了绿色军营的苦与累,同时也感受到职业军人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集训中,我也有幸担任了代理队长,在艰苦的训练中冲在最前,在困难的任务面前毫不退缩,不仅提高了军政素质,也培养了沟通协调的能力。南炮之行短暂匆匆却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带着南炮的训练成果来到了大二,通过队内竞选,顺利的当选为2011级国防生的队长。竞选成功后,不愿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与期望,身上的负担压力陡然增加。开始的工作有如摸着石头过河,但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我很快适应了队长工作。带队训练、自习管理,尽职尽责做到最好并不断总结。通知传达、统计汇总尽心尽力为同学服务做服务型骨干。大三的成功连任更加增强了我的信心,对于队内的管理也驾轻就熟。凭此,我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了“优秀国防生”。担任学生骨干的两年是充满困难充满挑战的两年,也是收获最多感悟最多的两年。不仅收获了队里每个同学的支持与友谊,更培养了敢担大任,敢拔头筹的责任意识。

四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在学校只剩下两个月的时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毕业之后的发展匆匆忙碌着。凭借良好的成绩,我顺利的保研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离家的遥远,研究所偏远的地理位置,让许多同学无法理解我的选择。但在他们不解的目光与犹疑的语气中我依然坚定着自己的选择。谈起毕业去向,我不禁想起了3月底作为交大国防生代表赴西昌观看新一代北斗卫星发射的活动。西昌卫星发射场建设在离西昌市区很偏远的大山里,无数像我们这样的国防生,总装备部的后备技术军官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这西昌大山里面的发射场工作,为一颗颗卫星成功的发射废寝忘食,熬夜加班。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燃烧了青春,为军队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月31号晚上,我们顺利到达了位于发射场5公里左右的发射台,在兴奋与焦急的等待中,时间仿佛比平时都过得更慢一些,当参观台直播发射场的电视中传来“火箭发射倒计时两分钟”的声音后,整个参观台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屏息凝视着五公里以外的发射场。两分钟的时间似乎过得比以往更加漫长,人们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看看发射场,生怕漏掉火箭发射的每一个细节。电视里终于传来了“10,9,8……3,2,1”的倒计时。调度师的声音沉稳有力,观看发射的人群情不自禁的跟着数了起来。当“点火”的指令发出后,没有一刻偏差,没有丝毫的停留,有如凤凰涅槃,新一代北斗卫星在火箭底部耀眼的火海中起飞奔向漆黑的夜空。火箭发射的巨响随后传来,振聋发聩的响声伴随着一路向天飞驰的卫星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这一次发射的意义与庄严。发射的壮观景象彻底震撼了观看台中的每一个人,似乎世上所有的景致与火箭升空一瞬间的壮观景象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升空的火箭尾部依然喷射着耀眼的光芒,它燃烧着自己奔向广袤无垠的宇宙夜空。几分钟过后,火箭的尾部逐渐由红变白,像星星一般点缀在夜空。和天上的众星一样,虽然平凡但依然努力的燃烧着自己为夜晚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光亮。就像这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中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在月城的大山里,默默的努力,贡献出自己的光与热。

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所有在大山里努力工作的技术军官的努力与奉献得到了肯定。身为一名总装备部的国防生,看到这发射的场景,内心的自豪与激动溢于言表。看到学长学姐倾注心血完成的发射任务,国防生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再一次被触发,也坚定了我毕业之后到军队工作的决心,去实现自己的军旅梦。大学时代虽然即将过去,但脚下的路却远远没有走到尽头,在今后的路途中,我也必将继续努力,奋勇前行,去追逐远方的军旅梦。 

(毕业去向:就职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教师评语(鲁佳铭):


李俊霖是物理与天文系大四毕业生,同时也是一名国防生,毕业后将赴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深造。作为国防生,他在大学期间肩负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升军政素养的双重使命,比起普通同学,大学生活中他付出了更多,也成长了更多。他乐观向上,刻苦钻研,成绩优秀且排名持续上升,连年荣获奖学金;积极参加科研项目,为以后的技术军官工作打下基础;热心服务同学,多次参加志愿者工作,并担任国防生年级大队长,带领团队一起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对祖国国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相信带着这一份爱,他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坚定的走好每一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