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丨物理学
专业概况
物理学专业招生始于1951年,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物理学专业秉承“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分类培养、激励创新”的办学理念,专业定位培养两类人才:(1)物理学基础人才,学生应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浓郁的报国情怀,出色的物理专业修养,良好的科研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毕业后可进入物理相关基础科学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领域继续深造;(2)物理学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物理基础扎实、视野宽、热爱教育事业且具备高水平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中学骨干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成物理学(强基计划)、物理学(拔尖计划)、物理学(非师范)、物理学(师范)四个方向。
经过多年的建设,2008年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教学人才。2016年联合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创办物理学“菁英班”,进行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初见成效。2019年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2020年起,物理学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全力打造以物理基础为底色、精密测量为特色、创新科研训练为亮色的“1+1+X”强基计划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物理学专业拔尖人才和优质科研后备力量。2021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的学术理想、敏锐的物理直觉和浓厚的科研兴趣、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志于从事物理、尤其是光物理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
物理学专业建设依托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和“无线电物理”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国际知名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 )2022年3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学院物理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院拥有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和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个重要研究基地,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分中心、上海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聚集了大批活跃在科学研究及教学第一线、年富力强的知名专家学者,拥有国家和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140多人次,“分子精密光谱与精密测量”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杨振宁教授、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约翰·霍尔教授、阿瑟·伦纳德·肖洛教授等一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受聘为学院名誉教授,并成立了“杨振宁教授工作室”。学院现与普林斯顿大学、法国巴黎高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美国纽约大学、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等二十多所一流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上海市高校市级精品课程1项,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3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4项,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项,上海市虚拟仿真项目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管曙光和曾和平教授分别被评为2019年和2021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学院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屡次在全国及省部级教学竞赛中获奖。
依托国家及省部级基地的一流实验设备条件,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入前沿研究实验室开展科创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近10年来,物理学专业众多优秀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或到著名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已经培养出一批在教育、科研、高新技术行业等领域的杰出人才,毕业生中涌现了包括朱诗尧、薛永祺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位大学校长和知名中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以及著名高新企业创办人等。近年来,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屡屡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得殊荣,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特等奖等奖项。“物理学(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在学院和书院的协同育人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学骨干教师,成为中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物理学(强基计划)
方向介绍
2020年,物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正式开启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物理基础宽厚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学生的培养以科研引导,采用小班化教学,配备学业导师,向学生提供优质的修读课程及完善的实践平台,以及更多的奖助学金资源,同时提供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一流师资以及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管理。依托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全力打造以物理基础为底色、精密测量为特色、创新科研训练为亮色的“1+1+X”强基计划人才培养体系,毕业后5到10年成为物理和物理相关研究领域骨干,20年部分成长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
物理学(拔尖计划)
方向介绍
2021年,物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物理学拔尖基地依托精密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并联合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育人,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的学术理想、敏锐的物理直觉和浓厚的科研兴趣、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志于从事物理、尤其是光物理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在拔尖人才中,学院坚持多措并举:推进“书院制”,实现学院-书院协同育人;加强“导师制”,推进全程-精准育人;完善“学分制”,促进共性-个性协调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提升理论-实践创新能力;深化国际交流,拓宽国际-前沿视野;注重大师引领,加强精神-学术风范感召;强化课程思政,构建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育人机制。
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物理学专业具有多年的2008年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教学人才。2012年被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重点建设计划,2016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举办物理学“菁英班”,旨在广泛培养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优秀学生,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更好地衔接。通过个性化培养、优先选课、知名教授指导、科研训练、出国(境)访学等举措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创造条件。2021年,在“菁英班”基础上开设第一届“拔尖班”,采用“滚动选拔、本硕连读”机制,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和相关专业新生入校后的二次选拔选出优秀学生进入“拔尖班”学习,并实施考核滚动遴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和深厚潜力的学生在“拔尖班”学习,打造了与国际接轨、体现双方优势、强调学科交叉、突出科研训练的课程体系。
自2016年开设物理学”菁英班”以来,拔尖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10余项:“挑战杯”全国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上海市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美国大学生国际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拔尖学生已在Physical Review A、Physical Review D、New Journal of Physic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拔尖学生多进入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如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京大学、纽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菁英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光学实验
“菁英班”和物理学(非师范)方向的学生在第十二届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斩获特等奖
“菁英班”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物理学(非师范)
方向介绍
物理学(非师范) 方向以培养物理学优秀科研后备人才为目标,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以物理系科研人才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将华东师范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除加强物理学理论基础的学习外,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全方位培养。经过四年系统学习,所有学生均可在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各科研基地得到全面的科研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扎实的科学基础。
物理学(非师范)毕业生面向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单位,近三年的就业率为95%左右。其中,60%以上的非师范毕业生选择继续在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深造,其他非师范毕业生则就业于全国知名中学和高新企业。以2021届为例,读研的毕业生选择了境外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境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进行深造。一些学生在各地区重点中学就业,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全国知名中学,也有很多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和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新企业就业。多年来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第三方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评价,他们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养高”,“在毕业后能较快融入新岗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新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物理学(非师范)方向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物理学(非师范)方向学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特等奖
物理学(非师范)方向学生在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
物理学(师范)方向介绍
物理学(师范)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主要培养公费师范生,以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貌、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学科基础、优异的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学能力、出色的综合管理和育人能力、过硬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专家型中学物理骨干教师为目标。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3大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以价值观念传递、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完整人格塑造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情怀。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知识整合、自主学习和反思研究能力,使师范生获得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素养。教师教育课程帮助师范生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
物理学(师范)方向现有专任教师38人和中学兼职导师9人。目前在校师范生380名。70年来,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1万余名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除了一大批中学骨干教师外,还培养出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大学校长和知名中学校长等杰出人才。物理学(师范)专业以教学技能比赛为抓手,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组建包含校内指导教师、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及获奖学生的师范技能指导团队。近三年来,师范技能竞赛成果显著,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其中2019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生丁又也以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提前毕业,推免至教师教育学院读研,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上海市五四奖章个人等。
物理学(师范)方向近两年就业去向为:各省市教育局和知名中学,如上海市闵行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重庆市南开中学,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新疆师大附中,西安中学,合肥第八中学,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宁夏育才中学、西宁市第四中学,银川市第二中学,兰州市第一中学,太原第十五中学、大同市第一中学,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厦门市第一中学,南昌市第二中学、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哈尔滨第三中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大庆实验中学等,就业率100%。
2021年丁又也同学获得“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2019年何雨洁同学获得第十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物理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