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范大学丨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类

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生物系,成立于1951年10月,是学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目前已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两系(生物系和生命医学系)和两个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并有“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和“神经生物学”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75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58人、副高职称25人、中级职称9人。学院教师已有100多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优青、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学科带头人、上海曙光学者、东方学者、启明星等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目前学院重点支撑的动物学与植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极大提升了生命科学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学术影响与知名度,也为我们创建一流的生命科学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日益强大的科研平台及师资队伍支撑下,学院教师近五年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 600 多项,总合同经费 3.8 亿元。在基因编辑治疗重型 β地中海贫血、新型 CAR-T 免疫细胞治疗肿瘤、水产养殖绿色饲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学术论文 750 余篇,影响因子 10 分以上论文 70 余篇,获授权专利 88 项,实现专利转让应用近 20 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上海市三大奖共 5 项。

学院非常注重教学研究与改革,目前本院共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2 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 2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门、大学MOOC课程 7 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5门、上海市精品课程 7 门、上海市高校全英语示范教学课程 1 门、上海市重点本科课程17门。主编教材40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上海市成人高等师范优秀教育教学奖 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

学院秉承“以人为本、多元培养、自主发展”的本科生培养指导思想,以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本着向国家输送基础生物学、基础应用生物学高层次科研和教育人才的原则,着力培养“基础厚,视野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生物科技人才。学院现有生物科学(免费师范、非师范、“菁英班”/“强基班”)和生物技术(非师范)两个本科专业,其中非师范专业按生物科学大类招生,进校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后,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成绩等原则分流到具体专业。

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生物学教学、科研、技术研发等领域的优秀毕业生,欢迎有志于生物学教学或科学研究的同学们报考本院。




专业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与学校同龄,该专业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坚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2000年学院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开始按生物科学(师范)和生物科学(非师范)2个方向培养。生物科学(师范)方向的学生除接受扎实的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外,还接受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技能训练,目标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军人才;生物科学(非师范)方向的高年级学生修读生物学相关的拓展课程和实验技能训练,培养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研究助理及其他管理人员。2007年国家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后,师范生定向招生,非师范生则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大类招生,2年后自主选择专业方向。2008年生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5年成立生物科学“箐英班”,培养生物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专业还分别于2020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强基计划”和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目前学院每年招收生物科学(师范)专业65人左右,生物科学(非师范)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菁英班”/“强基班“共计70人左右。生物学专业学制4年,教学计划修满155或145学分即可毕业。在校期间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等课程。学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学校、上海市及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科研成果以创新学分形式计入总学分并作为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活动中去。近三年来,本科生主持或参与国家、上海市或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96项。获得国家级或者省市级的学科竞赛各类奖项共4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本科生参与发表研究论文86篇,其中SCI论文72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项。



人才培养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承载着培养中国未来基础教育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学校的领导下,采用书院制学生管理和学院专业培养的共管模式进行培养。书院制强化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促进多专业未来教师合作和加快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生物科学(非师范)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是承载培养能够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的重要任务。大类招生后的学生在低年级专业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渠道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发展的目标,并在高年级开始进行分专业、分方向的,类似学徒式的培养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目标、构建理想,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铺设成长道路。


生物科学“强基班”/“拔尖班”为了培养生物科学拔尖人才,2015年起,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招收生物学科本科生“菁英班”,从生物科学类新生中择优选拔,每届不超过30人,目标是为国家重要研究机构提供优秀的科研后备力量。“菁英班”学生的培养以科研引导,采用小班化教学,配备专业导师,实行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向学生提供优质的修读课程及完善的实践平台,并实行流动进出机制,学生在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方面均有相关的优惠政策。2020年起,生物科学“菁英班”学生按“强基计划”进行招生,每年招生20名,从高考并报名本校“强基计划”的学生中选拔。2022年起,另设立生物科学“拔尖班”,从在校生物学类低年级学生中选拔。“强基班”和“拔尖班”的学生实行分阶段培养、本硕博衔接和流动进出机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富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生物科学(师范)/(非师范)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态学》,师范专业需要修读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论等师范类课程。

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免疫学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另外需要去企业参加生产实习。

生物科学“强基班”:核心课程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遗传学A》《微生物学及实验》《免疫学原理及技术》《发育生物学A》《解剖生理学》,另外需修读《科研训练》等课程。



毕业去向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或省市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就业率达100%。免费师范生毕业一年后可以申请回到学校免试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生物科学(非师范)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实行大类招生,近四年(2018-2021)生物科学(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升学率为51.88%,其中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读研比例为46.62%,出国境深造比例为5.26%。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升学率为55.56%,其中赴国内知名高校读研比例为45.37%,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0.19%。

生物科学“菁英班”:2015级、2016级、2017级三届生物科学菁英班学生共计61位毕业生,升学率为72.1%,其中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读研比例为67.1%,出国境深造比例为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