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等一等“走得慢”的老年人,海湾镇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上海奉贤 2021-11-24
关心奉贤大小事,关注“上海奉贤”一手掌握!

移动支付、社交媒体、网络购物、预约挂号……数字化浪潮下,“数字生活”往往代表着便捷的生活方式。然而,当大多数中青年人畅游“数字蓝海”时,大部分老年人却无法适应智能化新技术。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要如何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同样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呢?


自2020年8月起,海湾镇为老年人开设了“智能微课堂”,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为他们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


76岁的倪阿姨从去年开始上课,已经是“智能微课堂”的老学员了。倪阿姨说,最初课堂上只有七八个学员,后来越来越多人闻讯而来,现在每次一开课都有近30人报名参加,如果“手速慢”没抢到名额,只能线上看直播学习。


作为班里的“尖子生”,倪阿姨不仅会使用“微信”各项功能,还会网络缴费、查询“随申码”、看新闻、读文章……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都难不倒她。倪阿姨说,学会使用“随申码”之后,出去玩都方便多了。如果去医院看病的话,在手机上预约挂号,也能大大节省时间。“学会用智能手机后,做很多事情都方便多了。”倪阿姨说。


由于倪阿姨是独自一人居住,子女经常会关心她的安全问题。“有时候子女会问我,现在人在哪儿?”倪阿姨说,“我自己说不清楚具体位置,就把定位发过去,他们就知道我在哪儿了,就安心了。”


对于倪阿姨来说,智能手机让沟通更便捷,拉近了她和子孙辈的距离。平时,倪阿姨有什么想跟子孙辈说的话,就在微信上发消息;如果在网上读到了好文章,倪阿姨也会顺手分享给他们。


“数字生活”带来的乐趣


除了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拍摄短视频等娱乐化功能也在“课程表”上。3月下旬,“热心学习”的阿姨、老伯们就聚在海湾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学习如何拍摄“抖音”短视频,如何在平台上进行点赞、评论、转发等操作。


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阿姨、老伯们不仅学会了拍摄短视频,还会添加背景音乐、运用同款特效,拍出有自己特色的短视频作品。71岁的沈阿姨看起来神采奕奕,她高兴地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短视频作品。“之前一家人出去玩的时候,我给孙女拍了很多照片,”沈阿姨说,“我就把这些照片‘串’在一起,做成了短视频。”倪阿姨的短视频作品收获了不少点赞。


对于热爱旅游的沈阿姨来说,智能手机能为她的观光之旅“锦上添花”。学会用手机拍照、录视频后,沈阿姨和她的姐妹们一路走、一路拍,把美好的人事物“装”进照片里。“学会使用‘抖音’后,出去旅游,还能上传短视频呢。”


沈阿姨还在这里结交了不少朋友,大家线下一起学习,线上一起“茄山河”、互相给朋友圈点赞。今年元宵佳节,“智能微课堂”的学员们还在线上猜灯谜,玩得不亦乐乎。沈阿姨笑着说:“感觉自己人都变年轻了。”倪阿姨也说:“精神生活很充实,每天忙忙碌碌的,挺开心的。”


海湾镇开设“智能微课堂”的初衷,就是要等一等“走得慢”的老年人。项目负责人邬捷表示,“智能微课堂”很受老年人的欢迎,未来课堂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让他们享受“数字生活”的便捷。


而要切实解决老年人的数字困境,不仅要帮助老年人跟上“数字化”进程,更要加强适老化服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强调,“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数字化时代,不让老年人掉队,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记者:金丽娜

审稿:杨亮 杨珺 陆健 

编辑:吴妍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