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青溪,重温那些和张弼有关的记忆

上海奉贤 2022-10-1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古以来

青村文人雅士、仁人志士频出

有张澂、袁介、钟薇、黄之隽等

这些乡贤名人

为青村这座千年古镇

积淀了厚重的人文故事

今天,我们说说张弼

档案说


张弼(1425-1487),松江府华亭县白沙乡陶宅镇(今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陶宅村)人。字汝弼,号东海居士,晚年自号东海翁。著名书法家,尤工草书,有“吴中草圣”之称。成化二年(1466)进士,历任兵部主事等职,政绩卓著。


“颠张复出”之誉

古人曾评述其书法:“东海翁以草书名世,纵横奔走,若风樯阵马,雄锐莫当。盖自狂旭去后,醉墨濡跋之神不复再见。翁起而纵之,笔法传播,往往震荡人心目,虽远至夷服,罔不钦爱。”明代后期书法宗师董其昌甚至认为张弼的行草比狂草更佳。




在青溪

那些和张弼有关的记忆


庄园宅第

司马庄

在古陶宅镇西市南(今和中村与齐贤交界处),明张弼兄张椿庭别墅庄园。建于明成化年间(1480年左右),时张氏自张熊应起至张弘宜已经三代司马(兵部官职)故名,现毁。司马庄为豪华庄园,内有游乐场所、买卖小街市。庄里有田园、鱼塘,有桥有路有码头。庄前的桥名司马桥,后民间所称的“马桥头”即是此桥。张弼赴南安任职,其亲戚、门生均在此欢送。四年后,张弼再返司马庄,特作《司马庄记》。后该庄主为张熊应之孙,张椿庭之子张弘直。


市镇古迹

海秀坊


建于明嘉靖年间(1530年左右)。现位于青溪老街内,尚存东侧二横二柱。相传,嘉靖皇帝念张氏父子为大明四朝(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命官,治绩昭然,劳苦功高;又因陶宅当时地近东海之隅,且张弼晚年大号张东海,故而把张氏父子称为东海之秀,特下旨建“海秀”坊一座,以表张门功绩。



有关张弼的逸闻传说


墨河沟传说

明朝永乐后期,华亭县陶宅镇东市,大明王朝武库兵部郎张熊应府第东侧有一书亭,亭旁池约十丈见方,二十级青石板斜排水中。这便是张弼幼年勤练苦读之处。
据传张弼刚及四龄,诵文习字已显露不凡天赋,于是其父更是对其精雕细琢。每日鸡鸣报晓,晨曦初露之时,被令其在亭中临池作书,并于弼手背上置一满水瓷碗,以香计时,每次10支清香烟灭而罢。待夕阳西照,必又复一次。几经春秋轮回,练成了一手好字。
十年寒窗苦,终有成名时。少年张弼的书法,已扬名苏松地区,四方名人墨客,慕名寻访络绎不绝。只见小张弼英姿飒爽,点墨之处妙笔生花,最令人感叹的是任凭他挥毫若龙飞凤舞,而手背之碗稳如磐石,安然不动。看得众人惊讶:“神童也!”赞叹之余,疑窦顿生:“为何陶溪之水清清,唯独亭边池水浓黑如炭?”张弼答道:“此河沟乃愚童天天洗笔之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水色自然尽黑如墨了。”众人皆悟,连连感叹:“其功夫之深,远胜铁棒磨针也。”自此,“墨河沟”之名传遍吴中大地。

胜过钱塘万两金

张弼任南安知府期间,各郡(州、省)兵营休整,各军以功议赏,犒劳军校、将士,军中即使一介武夫,或马前兵卒,均宁愿弃金银之赏,以获得张弼手迹为荣耀。因此,张弼以书法写格言、警句形式替代奖品,为各郡省下大笔犒赏金。这位知府大人一身正气,不辱没自身声望。
当时有某布政司上京,准备贿赂朝中权贵,竞托人向南安府寄来一箱原封书纸,求赏墨迹。张弼笑曰:“我不能为佣书也”。故只书四条幅应付,其余悉数归还。此时,明廷与周边诸国通商,国外权贵时有往来,闻得张弼大名,也纷纷专程赶赴南安,恳请以张知府墨宝作交易,张弼从不贸然应允,凡是外夷求墨,必请示朝廷同意,并将批文悬于堂上,然后为其书写。
当时有湖州知府做寿,其钱塘知县为了巴结上司,贿送黄金万两作礼,知府因未能轻易得到张弼墨迹,心中曾是不快,便留下了“但愿东海一点墨,胜过钱塘万两金”的千古名句。

廉石还乡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南安知府张弼任期已满,告老还乡。松江郡城西门谷阳桥村口,聚集了欢迎的父老乡亲。人群中有两名瞎子,胖姓张,瘦姓李,两人议论起已卸任的张知府。张说:“当了六年知府,今日荣归,必然财也大,气也粗了。”李说:“张老爷为官清廉,我俩早有所闻,恐怕不会吧!”张瞎子反驳:“俗话说‘三年知县官,十万雪花银,他当了六年知府,该有多少雪花银?”李瞎子坚信自已多年所闻:“官场固然如污泥,然而莲荷出污泥而不染!”
争来争去,一个说张知府“是官必贪,” 一个说张知府“为官清廉,”谁也说服不了谁。无奈之下,李瞎子甩出一言:“张老爷如果是贪,我愿在谷阳桥上爬上十八圈。”张瞎子不示弱:“如果张知府清廉,我也愿在谷阳桥上爬上十八圈。”
赌是打了,问题也来了,凭什么证明“贪”与“廉”呢?正好,张知府的官船徐徐驶入村口,张瞎子听闻,立即开口:“证据有了!”他叫来自已的孙子金官,如此这般地叮嘱了一番。金官领了任务,跑向官船,迅速返回,张瞎子问“轻船还是重船?”金官回答:“重得很,船弦快要碰着水了!”张瞎子转向李瞎子说:“你,输了吧!”李瞎子不信,他问金官:“是小船还是大船?”金官答:“大得很,象一座房子!”张瞎子得意地笑道:“唉,世上无官不贪啊,总算今日又一次证实了。”
但是,李瞎子还是不信,说:“金官,你到船上看一看,老爷装了哪些宝贝?”金官应声又去了。这时,张弼在乡亲们的簇拥下,向人群走来,看见两位瞎子长辈,连忙请安。张瞎子厌恶官场权势,劈头就问:“张老爷荣归故里,今回肯定满载而归吧!”张弼笑答:“当然,当然!”
这时,三不信的李瞎子也不得不相信了:“如此说来,老爷在江西搜罗了不少财富、特产,能否让乡亲们开开眼界!”张弼哈哈大笑:“这江西财富特产既无用,更不能吃,让乡亲们失望了!”乡亲们齐声发问:“那是什么?”
这时,金官抱着一块石头,跟大家说:“全是石头,一船石头”。乡亲们不解:“千里迢迢,满载石头返乡,是何道理”。张弼解疑:“一路回归,狂风恶浪,如不以石头压舱,恐怕颠翻江湖”。
原来如此,众人齐呼:“千金难买廉石归哪”。于是纷纷上船,争先恐后捧抱廉石归家,崇张老爷廉洁高风。




撰稿:青村镇

编辑:王鹏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