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秘良渚文化,奉贤“资历最老”的市级文保单位要开“个展”啦

上海奉贤 2023-04-04


奉贤,从哪里来?“奉贤在良渚文化时期迎来了首批先民,逐渐揭开了奉贤史前文明的序幕。”奉贤区博物馆即将开幕的“奉海荣光——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沧海星火篇序言中这样介绍道。



日前,一场关于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的“超前点映”在奉贤区博物馆举行。一群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通过区博物馆举行的考古探秘课程,在大展正式开幕之前,率先一睹了柘林遗址出土文物的真容。这似乎也意味着,这片土地上承载的沧海遗迹、历史文脉,需要一代代人的了解认知、传承发扬。


柘林遗址在哪里?考古发掘现场是怎么样的?这些发掘研究、考古成果,在上海史前文明的研究中,有哪些独特之处?


柘林遗址在哪里


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佐证,除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上海地区也是良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



1996年,江海古文化遗址“奉贤祖先第一人”(时称)的发掘出土,初次打开了市民关于奉贤良渚文化时期人类生活的想象,1997年江海古文化遗址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早在1973 年,柘林古文化遗址的发现,悄然揭开一个良渚文化晚期临海小型聚落遗址的神秘面纱。1977年,柘林遗址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也是目前奉贤市级文保单位中“资历最老”的。


2018 年、2020 年,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长江中下游区域文明模式——从崧泽到良渚”的课题规划下,由上海博物馆主持,奉贤博物馆参与,开始了对柘林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随着阶段性发掘成果的公布,72件/组柘林遗址出土文物走进奉贤区博物馆(展览还包括少量江海遗址出土文物),目前已布展完毕,即将与市民见面。




作为遗址的发掘地,柘林是长三角东端最古老的陆地,是古上海发祥地之一。柘林古文化遗址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竖立的标志碑,位于柘林镇冯桥村。


柘林遗址在哪里?它还位于距今约5000 年的冈身遗迹最南端。



柘林遗址贝壳沙带层


据了解,在现在上海的西部,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地下贝壳砂带,被称为冈身地带。这条地带北起太仓,途经外冈、马桥、金山;东起嘉定,途经南翔、莘庄、竹港;南至奉贤、柘林附近。地带形成于距今7000-4000 年间,是上海境内最早的海岸线标志物,柘林遗址就位于这条地带的最南端。


考古发掘现场是什么样的


2018 年、2020 年,奉贤博物馆参与了由上海博物馆主持的柘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 1456 平方米。区博物馆文保部庞文平就参与了2020年的现场发掘。



据介绍,发掘工作从当年10月份开始,持续到次年的夏天。“刚开始计划是发掘6个探方。”庞文平介绍道,一开始遗址现场只发现了零星的骨头,包括牙齿等,后来出现了比较完整的墓葬及陪葬品等,“挖掘工作就向周边拓展了2个探方。”


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展出的骨器


除了良渚文化遗址中比较常规的文物组合,最令庞文平等考古人员激动和意外的是出现了一些骨器,“这在同时期的墓葬中是比较特别的,也是比较少见的。”骨头容易腐烂,能保存下来并不容易。据介绍,这些骨器有可能是作为装饰品使用的。



除了专业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属地柘林镇也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如为考古人员对接休憩地、雇佣本地村民参与发掘辅助工作等。柘林党群服务中心书记包鲜红就曾多次深入到考古一线,“当时看到考古人员都是拿着小刷子,在慢慢清理的。”在包鲜红看来,现场的发掘是一个非常缓慢且精细的过程。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考古现场,这次发掘的遗址就在我们柘林,而且它的意义不只是代表着柘林镇或者奉贤区,更代表着上海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所以我们也是非常骄傲的。”包鲜红表示,作为属地,只有了解了遗址的文化意义,才能更好地做好保护工作。


发掘结束后,遗址现场已经做好了回填保护工作


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如何让市民认识到遗址的重要意义?如何赋能未来的文化旅游及乡村振兴事业,在本次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开展之前,关于柘林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研究探索工作,早已展开。


认识柘林遗址


在去年8月份举行的“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上,以“走进奉贤 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为主题的分论坛,就围绕柘林古文化遗址,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上海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新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围绕重点文物的保护展示和利用展开讨论。


陶尊,柘林遗址,良渚文化,材质陶,口径14.6厘米,底径15.7厘米,高23.1厘米


论坛现场介绍了柘林遗址的考古新成果。两次发掘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晚期的墓地。通过对墓地的发掘,基本了解了墓地的营建过程以及工艺,同时,柘林遗址中利用冈身高地专门埋葬东西向墓葬的墓地,在上海地区属于首次发现。


柘林遗址作为良渚文化晚期的临海小型聚落遗址,地处古海岸线之上,目前发现的墓葬排列有序,人骨保存完好,而且随葬品丰富,这为探究良渚文化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玉锥形器,柘林遗址,良渚文化,材质玉,长12.5厘米,宽1厘米


同时,已经进行的柘林遗址良渚文化墓地人骨研究,在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等方面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并已公开发表,此外,冈身遗迹及风暴事件痕迹的发现,为探讨良渚文化晚期的聚落选址、人地关系及古环境等研究也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在距今5300年前就已经完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良渚是最初的江南。”在该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对奉贤现有良渚文化遗址的研究、展示、利用,也为奉贤打响新江南文化品牌提供了考古之根。

据公开报道,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大展第二期计划聚焦以崧泽、良渚文化为基础的长江文明。相信在即将开展的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中,市民可以初步解锁“何以奉贤”的历史之根,在此基础上继续追寻上海乃至中国史前文明发展的脉络。


对于即将开幕的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

你期待吗?


通讯员:石俊(柘林镇)、梁晶晶(区博物馆)

记者、编辑:何芹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