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奉贤 选择未来丨一个打工妹能走多远
历时半年,足迹踏遍奉贤,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选择奉贤 选择未来”百人融媒采访活动终于结下硕果。市作家协会散文组作家、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家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来自五湖四海的近百位新奉贤人。“上海奉贤”公众号推出专栏,讲述他们选择奉贤,扎根奉贤,与奉贤共成长的动人故事。
刘家秀是安徽寿县人,高中毕业后,像村里的年轻女子一样,躬耕务农。二十出头出嫁,生儿育女。2002年,她把女儿托付给公婆,跟随老公来到上海闯荡。
初到上海奉贤时的她两眼一抹黑,根据招聘广告来到一家私企服装厂面试,成功入职后被安排在质检组。每天清晨踏着晨霜出,深夜披着暮色归。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月收入700元,对于之前种田谋生的她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故此,再苦再累,她也咬牙坚持。她发现同事缝纫技术好,工资更多,于是,不满足于出苦力,决心学习技能来提升自己。
不久,刘家秀自费报名参加缝纫班学习,趁晚上9点下班和周末,学习技能。春节前夕,民工们纷纷回乡探亲,她却留在上海抓紧假期空档练习,一起来的姐妹对她放弃回家探望父母和孩子感到难以理解。但她并不感到孤苦,在家家飘香和鞭炮声中,粗茶淡饭,拼命学习,娴熟地掌握了缝纫技术。
机缘巧合,刘家秀凭借新学到的技能,招聘进入了新成立的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她凭着出色的技能和一股钻劲,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干活之余,她不时给企业报投稿,写些身边小事,具体生动,且颇具文采,稿件屡屡被采用。车间主任见她文字不错,经常请她写报告、总结。她都是按时交稿,主任不仅对稿件颇为满意,对其敬业精神更为敬佩。
刘家秀当了组长后,视组里的员工为姐妹,处处关心人,人心换人心,姐妹们视她为贴心人。车间主任调走后,推荐刘家秀接替,姐妹们热心拥护。刘家秀走马上任后,不负厚望,吃苦在前,关爱她人,爱心凝聚人心,生产如同芝麻,节节高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管理亦需现代化。作为新一代的劳动者和管理者,单靠加班加点,勤奋努力,有力不从心之感。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刘家秀立志学习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管理能力。当她获悉上海电大闵行分校有工商管理专科后,刻苦复习,积极报考,一试“中举”后,利用每周三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悬梁刺股,熬夜苦读,严寒酷暑,再忙再累,坚持不辍。寒冬周日的一个晚上,狂风肆虐,其他同学都放弃了上课,她坚持骑车摆渡过江,逆风骑车赶去听课。
三年后,她顺利取得了大专文凭,尝到了读书的益处后,她又一鼓作气地考上了电大本科,没有休息,没有娱乐,五年艰辛,苦尽甘来,终于取得了学士文凭,当她双手接过大红证书时,喜极而泣。她还动员和辅导身边7位同事和朋友考上了电大。
企业重视人才,她被任命为采购部主管后,靠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热心真诚待人,带领团队拓宽了销售渠道,公司利润年年上升。她接触文宣工作后,对报纸的每篇文章,认真推敲,反复修改,一丝不苟,力求不出差错。学无止境。她感悟到能力比文凭更重要,能力不仅靠文凭,更重要的是靠业余自学。
刘家秀出任上科电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后,事无巨细,根据轻重缓急,力争做好每一件事情,并把员工真正当作自己的娘家人,做事想在先,做在前。员工闹情绪,她耐心安抚开导;员工患病,她第一时间关心探望;员工遭遇困难或家庭问题时,她想方设法纾困解决。技术部老李查出重疴,面对巨额医药费,陷入绝境。刘家秀组织捐款,并带头捐助,仅一天时间就有100多人献爱心。她第二天派人千里迢迢将3万多元送到老李妻子手中。不以善小而不为,刘家秀总是在员工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她以德才,赢得了上下的一致点赞和认可。
笔者问刘家秀,你打工那么苦,何以会想到去考大学?她沉思片刻笑曰,也许是因老家门口的那副对联刻入心底的缘故吧,那两张大红纸上书写着:世上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撰稿:李动
编辑:戴君文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