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朝采绿复采蓝!奉贤竟然藏着一位植染届“顶级”大师

上海奉贤 2024-01-14

植物染料于中国,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他的颜色。是中国传统的织物染色方法,具有天然、环保以及现代工业染织无法表现的艺术性,但是却在中国几近失传。在奉贤区奉城镇农村住着一位研究植染领域的“顶级”博士,正凭一己之力执着“追回”这项即将逝去的技艺。

邵旻,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以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纹样、形制为研究方向。除了老师她还有着服装设计师、插画师、书籍设计师等很多身份。而她最爱做的是研究中国传统色彩,实践古法植染,还原古代中国灰暗文物背后五彩斑斓的世界。

邵旻原来住在静安区的老弄堂里,因为植物染色需要种植各种不同品种的植物,她在全国各地寻觅种植基地,最后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奉城镇朱新村6组,租下一幢农家小院和四亩地,举家搬迁至此,开始了她的研学生活。

院外田园静谧,高粱摇曳,院内猫狗依偎,友爱和谐。推门进入邵旻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白墙、水泥地、原木软装,装修风格极简。大门墙边的架子上摆着一排排玻璃罐,里面装着来自全国不同时间、地点采集的植物染原材料。

屋内的长桌上摆满了已染和未染的线团、纸张、布料、毛皮料,最里面是一整墙书架,上面放满了古籍珍藏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丝织品,墙边形状不一的桶里装着正在发酵的染料,邵旻坦言因为忙着植染,总也没有时间打理。

来到奉城,邵旻戏称自己从一名植染研究者变成了“农民”,天天在农田里摸爬滚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附近的邻居学习种植技术,她要从种子开始研究植物染料。红花、茜草、板蓝根……邵旻的园子里已经种植过十几种传统的染料植物。

在植染所需的面料方面,虽然无法使用真正的古代蚕丝,但邵旻会尽可能去用现在能找到的,和古代比较相近的丝织品。“我想尽自己全部力量,努力去复原中国古代染色的全流程。”邵旻说。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诗经》……这些古籍都是植染的灵感来源,在寻找中国传统色彩的过程中,邵旻仿佛一位翻看秘籍的探索者。工艺的每一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恰恰也是古法植染的魅力所在。只有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试错,才能找到秘籍最终的答案。

因为天天染布,邵旻手指、甲缝全都是植物染料的痕迹,她说戴上手套操作的感觉不一样,把握不了水温和酸碱度,最重要的是,只有亲手触摸过,才能最原始的感受和还原植物染的真正方法和诀窍。

“我现在的生活很简单,不需要与外界的人和事过多周旋,在维持生活的同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干净。”邵旻认为,如果在研究植染的过程中夹杂了太多的经济效益,那创作研究就会变得非常被动,所以她合理安排收入的来源,尽量做一个纯粹的人。

谈及最终的追求,邵旻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原千百年前的颜色,让更多的人可以亲眼看到古人的智慧,同时让“中国红”“帝王黄”等属于中国的传统色彩在全球范围内印刻上中国标签。

植染需要沉淀与发酵,植染人亦是如此,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中,邵旻将传承数千年的中药文化与染色技术相结合,从中药的实用功能,上升到美学的高度,让植染绽放出了美丽的色彩。


报送:季雨诞(奉城镇)

编辑:王鹏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终朝采绿复采蓝!奉贤竟然藏着一位植染届“顶级”大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