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烟不离手、满口粗话,却是漫画史上最伟大的角色之一

2017-06-13 后浪漫 后浪


约翰·康斯坦丁——美国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


大家更喜欢喊他另一个的名字:渣康


这个作为被《帝国》杂志评选为“漫画史上最伟大的角色”第三名的人,烟不离手,满口粗话,虽然是游走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驱魔师,但经常做些肮脏的交易。


如此不堪的人,何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个答案...


(左为电影《地狱神探》,右为电视剧《康斯坦丁》)


从基努·里维斯的电影版《地狱神探》,或马特·瑞安的电视剧版获得印象的读者,在面对杰米·德拉诺的漫画《康斯坦丁》时,甚至会感到错愕。


尽管电视剧版的大多数内容都来自漫画原著,但它们已经失掉了原作的本质内核。


后者更黑暗、更冷酷、更暴力,但最重要的是它们的政治性和思想深度。


(《原罪》中的一格画面,背景出现了公益组织乐施会的广告)


这里当然有对现实的讽喻,饥饿的非洲同消费主义西方的强烈对比,在尼莫斯的翼下都受到摧残。


康斯坦丁确实战胜了一个个数不清的来自天堂或者地狱的强大敌人,但他始终没办法对付现实世界本身存在的问题。


比如,就算他戏耍了来自地狱的恶魔投机客,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电视上播放的撒切尔夫人的就职宣言。


而现实世界,才是真正存在的世界。那个充斥着天使和恶魔的世界,只是对它的一次象征性的摹写罢了。



所以杰米·德拉诺的康斯坦丁才真正地站在了两个次元的边缘。


从杰米·德拉诺本人,到阿兰·摩尔,都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在某处街头或酒吧,见到了康斯坦丁本人。


德拉诺也承认并强化了这种现实感,在《康斯坦丁1:原罪》的结尾,他虚拟了一个叫萨其莫·霍金斯的记者,让他去尝试采访康斯坦丁。


整场闹剧,犹如先锋派的小说,有一种现实和虚构互相入侵的吊诡。


在霍金斯的文章里,康斯坦丁不仅仅是70年代免费摇滚演出的幕后出资者,还出现在了格罗夫纳广场的反越战游行中。


《努力进取》中的一页,《康斯坦丁》式街头的典型


在《康斯坦丁》开始连载的那个年代,战后的福利社会已经荡然无存,撒切尔的保守党刚获得连任。


打着“先富带动后富”旗帜的新自由主义,在左翼的康斯坦丁看来,是个赤裸裸的谎言:“自助社会的意思是,强者随便怎么帮助自己,被遗弃的弱者只能自生自灭。”


这个对保守党发起猛烈攻击的象征性故事,是《康斯坦丁》连载的第2期:《努力进取》。


但是,德拉诺的整个康斯坦丁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而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正好也在这一背景中铺展开来。



在《康斯坦丁》开始连载的第二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新自由主义的架构尤其是在英美两国特别得到了强化。


而之后的情况,证明了左翼的康斯坦丁的担忧:有权的强者利用自由市场营利,无权的弱者只能被迫接受不利的条件,对他们来讲,自由的选择只是一个虚假的口号。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阶层的分化又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而随之带来的,还有极端偏见、道德沦丧的社会问题——这在《康斯坦丁1:原罪》里都得到了象征化地讲述。


而主线故事,那个新型的、商业化的上帝传销社团(救世十字军)和信奉欲望和恶的恶魔军团(被诅咒者之军),也是基督教信仰的象征性善恶冲突的新变种。


传教变成了网络金字塔传销,而信仰则在地下的高科技手术室被强行灌输。


《努力进取》中康斯坦丁对撒切尔的保守党的评论


但同虚伪的、同样也是空喊口号的许多左派相比,康斯坦丁拒斥那种更道德化的表述。


大家叫他“渣康”,他在道德上当然不是那么干净。但这个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的骗子、这个欺骗女性感情的花花公子,内心其实始终奉行着很强的价值观。


他对弱者、对女性、对人性的尊重,在《康斯坦丁1:原罪》中表露无遗。


只是他的身份,使他必须为了一种现实目的而舍弃感情。所以,痛苦的“负罪”才是康斯坦丁的本质,而不是那种潇洒的自我中心。

上图是第一卷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这个末世景象的世界其实更是发生在康斯坦丁的内心。


同这种现实的政治诉求相对应,杰米·德拉诺的语言,并不像尼尔·盖曼在《睡魔》中那样典雅华丽,也不像阿兰·摩尔在《沼泽怪物》中那样深沉美妙。


《康斯坦丁1:原罪》的语言,是那种带点儿拐弯抹角的、尖酸刻薄但锋芒毕露的语言,这是属于康斯坦丁的语言。同盖曼和摩尔那种文学化的语言相比,它是街头化的政治语言。



【新书推荐】《康斯坦丁1:原罪》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得漫画《康斯坦丁》预售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