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演员:大角色有大智慧

后浪剧场 后浪 2021-05-25

戏剧中的角色很少是平淡无奇的,大多数都是“人精”,因此,扮演他们的演员也必须是“人精”。


比如,演员要表现出哈姆雷特的天才之处,就必须“进入”哈姆雷特聪慧的头脑。同样,要展现愤怒的李尔王、炽烈的圣女贞德、勇敢的茂丘西奥以及大胆果断的赫卡柏,演员也要有类似的资质。


《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中威利·洛曼的绝望必须通过其身体表现出来,这副身体被沉重的装商品样货的箱子压迫了四十年,已经被压垮了;必须通过他的嗓音表现出来,这副嗓音日复一日地力图掩饰他越来越掩盖不住的困境;必须通过他的举手投足表现出来,这个人的举手投足充满着一种无法分辨此刻真实事件和遥远回忆的恍惚感。

无论是古典戏剧还是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大角色亦要求演员有大能力,这样才能够让观众一眼就把他们认出来。这些角色将观众带入一个戏剧世界,不仅给观众带来娱乐,同时也成为某一戏剧主题和思想的原型。威利的痛苦让我们感到郁闷并极为感同身受,也让我们暗下决心,只要做得到,绝不重蹈其覆辙。


如前所述,“演技”涉及很多方面的素质,但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两项是:极富表现力的嗓音和优美柔韧的身体。这些是每个演员都梦寐以求的,经过训练和磨炼,它们更将是无价之宝。

纵观历史,演员的嗓音是最引人关注的。古希腊的悲剧演员仅仅靠其嗓音能力就可以获奖无数。而现代许多演员,比如列夫·施赖伯(Liev Schreiber)、帕特里克·斯图尔特(Patrick Stewart)、詹姆斯·厄尔·琼斯(James Earl Jones)、蕾切尔·薇姿(Rachel Weisz)、海伦·米伦(Helen Mirren)和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都以极富魅力的嗓音而闻名。他们说起台词来或娓娓动听,或声如洪钟,或柔和圆润,或快如刀锋,或韵如丝竹,或厉如豺声,或抑扬顿挫,或温柔性感,或莺声燕语,或铿锵有力。

嗓音能够迅速阐明复杂的想法,也能清楚并令人信服地传达思想的微妙之处,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咆哮,也能传递涓涓细流般的柔情。这样的嗓音能够令观众如痴如醉。


演员对其身体的运用——领悟动作的能力——是“演技”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大部分优秀演员的身体都非常有力而且灵活,他们拥有超群的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是肢体语言的大师。一如嗓音能够制造各种效果,通过精准细腻的舞台动作,演员也能够达到各种各样的舞台效果:天才而且训练有素的演员通过眉毛的挑动、头部的摆动、手腕的抖动、衣服下摆的撩起或者脚部的挪动,就能够产生电光石火般的效果,让观众屏气凝神。

另一方面,大幅度的肢体动作也能制造不可磨灭的舞台瞬间:海伦妮·魏格尔(Helene Weigel)扮演的“大胆妈妈”在失去儿子以后捶胸顿足;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扮演的科利奥兰纳斯从塔楼上惊心动魄地坠落;在彼得·布鲁克导演的《李尔王》(King Lear)中,保罗·斯科菲尔德(Paul Scofield)扮演的李尔王掀翻餐桌,将锡盘和啤酒杯撒了一地——这些具有震撼力的戏剧时刻在演员去世之后仍然久久被人们铭记。


20世纪中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一书风靡全美,演员工作室如日中天,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主演的《伊甸之东》(East of Eden,1955)、马龙·白兰度(MarlonBrando)主演的《码头风云》(Onthe Waterfront,1954)等好莱坞影片,以及欧洲的“真实电影”(cinéma vérité)在电影界大行其道,从此以后,美国戏剧的“演技派”东山再起。


为什么呢?一方面,至少在戏剧舞台上,观众想看到的还是一些字正腔圆、举止优雅的偶像,而不是普通人。另一方面,戏剧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戏剧侧重于对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的讨论,而不追求对角色真实内心活动的刻画。

同时,伴随着后现代时期的到来,呈现非线性时间结构、跨领域艺术风格以及元戏剧技巧特点的戏剧,也为唱歌、跳舞、杂耍、向观众直接讲述以及各种在现代戏剧中普遍运用的“间离”风格之卷土重来奠定了基础。那些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多层面的表演者能够在不改变服装和装容的情况下扮演任一性别和任何年龄段的角色,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在观众心目中,好演员既应该是某个固定的“人物”,又应该是一个万能的“演技派”。因此演员必须拥有丰富的表演天赋和技能,不仅能够表现平凡的日常生活,还能够把日常生活用艺术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表达出来,创造出激动人心的效果。

显然,当今优秀的演员必须既能令人信服地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还要有刻画角色所必需的“演技”,才能赋予角色这些戏剧理想(或其中的一部分):清晰、激情、活力、魅力、性感、危险感和兴奋感。

此外,演员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戏剧文本的世界,投入戏剧议题及理念的探索,投入舞台创作。那些在歌舞厅或演讲厅或许会很有人气的“演技”,必须结合对角色内心世界令人信服的塑造,才能够创造出有深度、内涵丰富、有戏剧冲击力的表演。

以上内容摘自


全球畅销30余年的经典译本

《戏剧》(插图第10版)

后浪电影学院官方店有售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入手)

    

更多后浪电影与戏剧图书实时讯息
可添加后浪电影学院助手号入群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