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毒”的小学生有救了!“农药”最严防沉迷措施:12岁以下每天限玩1小时

2017-07-03 中国妇女报


今天,王者荣耀推出了防沉迷“三板斧”:


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



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试和内测,腾讯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要问现在最火的手游是什么,当然要属王者荣耀了!



据统计,在《王者荣耀》的玩家群体中有大量的中小学生。17岁以下玩家数量超过3600万,随处可见他们玩游戏的身影。



关于《王者荣耀》的一连串数据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


一季度营收60亿元,A股3079上市公司营收不及《王者荣耀》一款游戏;


月流水达30亿元、卖皮肤一天赚1.5亿、年终奖发1亿;


代练月入5万,游戏主播年薪2000万,“王者荣耀之父”斥资9800万元香港买楼。


而腾讯官方公布的数据,同样惊人:注册用户达2亿,日活用户达5000万。


盛名之下,这款被调侃为“王者农药”的国民游戏由于大量未成年玩家沉迷其中也被批评“有毒”,负面新闻频发:


小学生用妈妈手机玩王者花费4万多;


尖子生因手机被没收从4楼跳下,苏醒后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


小学生们玩的“牙签弩”杀伤力极强,而其流行全赖王者。



而近日,杭州一位中学教师题为《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的文章更是将《王者荣耀》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去买二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的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


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腾讯放出大招啦!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试和内测,腾讯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陆时长


《王者荣耀》将基于游戏累计时长或单次时长对玩家进行相应提醒、下线等操作,实现防止沉迷游戏的目的。


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


同时,腾讯公司官方微博回复网友表示,为了不坑队友,在游戏进行中将不会强制下线,会做人性化设置,待这一局玩完。



除此之外,《王者荣耀》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与现有的成长守护平台双管齐下,限制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第二板斧: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


成长守护平台(https://jiazhang.qq.com/)将再次迎来升级。今年2月,腾讯率先推出该平台,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


腾讯有关负责人表示,升级后的成长守护平台将大幅降低操作门槛,家长只需要简单步骤就可以完成绑定,并掌握孩子游戏登陆和充值状态。


与此同时,平台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绕开家长监护。从而实现家长对指定的小孩设备实施一键禁玩的操作。


据悉,该平台目前已覆盖腾讯超过200款游戏产品,其中也包括《王者荣耀》。截至目前,平台上有效绑定账号将近70万个。


 第三板斧: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早在今年5月,腾讯已经开始在旗下移动游戏中陆续推行实名认证。没有完成腾讯平台实名注册流程的帐号,将无法进入《王者荣耀》进行游戏。


《王者荣耀》开发团队表示,未来实名认证系统将实行进一步强化措施。


“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是腾讯长期、重点的系统工程,我们将持续探索,与社会各界一起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腾讯有关负责人强调,“我们也呼吁家长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感受更多成长的温暖。”



这次腾讯出台的措施力度是挺大的,但是小编觉得,防沉迷游戏这件事,也不能光靠游戏公司。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以及玩家个人的自制力和生活追求也很重要。毕竟,再严厉的措施,可能也难以杜绝用家长身份证玩游戏的小朋友。


面对游戏和电子设备,我们的家长应该怎么办?


痴迷游戏,家长堵不如疏


事实上,当下孩子和各种各样电子设备打交道不可避免,那么如果孩子痴迷电子游戏,家长怎么办呢?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学校健康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胡优君,她总结了四个字——堵不如疏。     


“碰到孩子痴迷于游戏,我们家长可以做两点,堵是不行的,家长不妨了解一下孩子喜欢的游戏,为孩子挑选一些比较健康的益智游戏;另外,孩子玩游戏时,家长能不能花时间去玩一下,做一些交流,起到陪伴作用。”


“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此刻,要对孩子自控力进行培养。玩游戏的时间和孩子商量,事先对时间做出一些适当规定。比如一局游戏打完,需要20分钟,那么家长不要卡在15分钟。约定好时间,家长还要加强督促,不能不管,时间快到了,要提醒下孩子。同时,注意时间的弹性度掌握。”


如果你是孩子家长,你认为腾讯这次放的大招对“中毒”的小学生有效吗?





大家都在看


草原上有这样一位妇联主席:她是4位残疾人、5位老人、六七个孤儿还有很多无助者心中不落的太阳!


未来的婆媳关系,拼的是你的格局和教育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得体的成熟



来源/综合自腾讯官微、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
编辑/肖婷
美编/李凌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