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享年104岁!最后一位沂蒙红嫂张淑贞病逝




2018年12月20日上午6时02分,沂蒙红嫂张淑贞病逝,享年104岁。



张淑贞,女,1914年9月出生于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官庄,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百岁沂蒙红嫂、“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儿媳,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的母亲。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在展厅会见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


他表示,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张淑贞和婆婆王换于一起创办战时托儿所,担任两个村的妇救会长,负责13个村的抗日宣传和发展党员工作,发动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于爱梅倡导成立“沂蒙红嫂协会”,组织姐妹们到部队拥军,看望老英模、老红嫂,给子弟兵送去拥军鞋垫5000多双。退休后义务担任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沂南教学点讲解员,为前来学习的各地党员干部群众作报告1000多场。


2016年,中央文明委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由沂南县妇联、县文明办推报的张淑贞家庭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015年,经沂南县妇联推报,张淑贞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像张淑贞这样的沂蒙红嫂还有很多,你还记得吗?


她们在战争年代,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明德英—红嫂原型

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


明德英(1911-1995),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人。


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驻扎在横河村一带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一所香炉石分所人员被冲散,年仅13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负伤后,被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的哑女明德英发现并掩藏。庄新民昏迷不醒,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挤出自己的乳汁,一勺一勺喂到他嘴里,当日军再搜村时,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拉着庄新民的手,小声告诉他:"孩子,不要怕,日军要问,就说是我的儿子。"当时瘦弱矮小的庄新民穿一件破棉袄,日军看他不大像是八路,上下打量了许久只好作罢。庄新民在明德英家看到有点好吃的都给他吃了,弟妹们只能吃糠咽菜,数次提出要去找部队,明德英夫妇给他缝补好衣服和鞋子,准备了几块熟地瓜,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将他送到村头。


几十年来,庄新民一家一直与明德英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庄新民的两个儿子庄举华与庄键,从上海轮流来沂南看望。1995年明德英去世后,他们每年清明都前来扫墓。


祖秀莲


祖秀莲(1911-1977),沂水县院东头乡桃棵子村人。


1941年农历九月,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一天下午,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执行侦察任务时,在桃棵子村南挡阳山下被日军5颗子弹打中,倒下后又挨了几刺刀。有一颗子弹从两腮穿过,牙被打碎好几颗;肚子被刺穿,肠子露在外面。他用军上衣扎紧肚子上的伤口,朝桃棵子村爬,爬到祖秀莲家门口时晕倒了。


那时,谁掩护八路军、救护八路军伤病员,叫日军发现后都得杀头。祖秀莲不怕。她把郭伍士架进屋里,抠出他嘴里沾着的碎牙、血污,一盅一盅地喂水。

晚上,日军又住进了桃棵子村。祖秀莲叫上张衡军等几个游击队员,把郭伍士背到村后崖下一个大草垛里藏起来。第二天又背回来,祖秀莲烧了盐水给他擦洗了伤口,包扎好后又背到西山半腰一块大卧牛石下挖好的一个洞子里藏起来。她天天躲开日军,到石洞里送水送饭、喂水喂饭、清理卫生。为了给郭伍士补养身子,她把自家的两只母鸡都杀了熬成汤,喂郭伍士。


待了一个多月,郭伍士的伤情好转,被转移到一个八路军医院里。临走时,祖秀莲嘱咐他,不管走到山南海北,一定捎个信儿来。郭伍士说,无论战斗到哪里也忘不了你这个"娘"。


郭伍士在医院养好伤后,很快就回到了部队。1947年复员时,他感激沂蒙山的乡亲,没回山西老家,在沂南县隋家店子落了户成了家。1984年,郭伍士去世,家人把他葬在了村南的山坳里,和"祖秀莲纪念墓"隔村相望。此后两家人依然亲如一家。


王换于



王换于(1888-1989),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人。


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驻进王换于家,在党组织的协助下,王换于办起战时托儿所,精心呵护41个革命将士后代。她两个儿媳因在哺乳期内用奶水喂养托儿所孩子,致使三年中自己的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1943年后,王换于又抚养过45个革命后代。徐向前、罗荣桓、陈沂等革命前辈的后代幼年都曾在王换于的怀抱中度过。


抗战胜利后,山东保育小学600多名学生安置在东辛庄,王换于全家又挑起了全力为小学服务的担子。


1947年,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妇女作了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告。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


1989年,101岁高龄的王换于去世。2003年春,当地党委政府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王换于大娘的百年老屋旧址,建起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并为她塑造了铜像,许多革命后代都前来瞻仰。


许来英

英勇抗日救伤员



许来英(1909—1992),莱芜庙子村人。1939年初,30来岁的许来英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抗日英雄吴瑞林的救命恩人。 被誉为“沂蒙红嫂”。


1939年日本侵略军调集1000多人,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7月16日,抗日英雄吴瑞林,率领八路军四支队第一大队,在庙子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激战中,吴瑞林(当时是大队长)不幸被日军击中腿脚受伤,许来英得知后,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立即扶他回家中进行抢救。先是用温水洗净吴瑞林全身上的血迹,后又对其腿上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


为防日伪军的大搜捕,许来英一家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吴瑞林大队长,藏在了西北沟自己挖的地瓜窖里。每天给他送水、送饭,为其擦洗伤口。因缺医无药,加之地窖里潮湿,数天后,吴瑞林伤口化脓,全身发烧,处于半昏迷状态。许来英十分焦急,到处打听药方,并采集中草药,天天为吴瑞林擦身、洗伤口,消炎、降温。为了使其早日痊愈,许来英一家吃糠咽菜,用纺线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吴瑞林大队长吃,以增加营养。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吴瑞林大队长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


1940年10月,日伪军百余人再次对庙子进行“扫荡”,许来英不顾个人安危,帮助四支队一大队掩藏文件和物资,并会同妇救会其他人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70多年过去了,许来英的感人、动人事迹,至今被当地周边村民传颂着。


1992年7月28日,许来英这位英雄红嫂母亲病逝,享年83岁。


李凤兰

永远的新娘



李凤兰,山东省蒙阴县人。1928年冬天,妈妈在逃荒途中生下了她。1945年4月,经媒人介绍,17岁的李凤兰和青年王玉德订了婚。


第二年7月,在距婚期不到两个月时,未婚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从此,杳无音信。


为照顾生病的婆婆,鼓励丈夫安心打仗,1946年10月19日,在缺少新郎的情况下,她说服父母,按当地风俗,由嫂子怀抱大公鸡陪她拜堂成亲。


从此,她细心侍候婆婆,操持家务,开大会,做宣传,纳军鞋,支前线。她总是在鞋上绣上一个“心”字,痴情地相信丈夫一定能穿上并认出她做的军鞋。


参军半年时,丈夫随部队打仗路过家乡,顺便回家看看。不巧李凤兰已回娘家。婆婆马上派人去叫她。可是,当她怀着喜悦与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山路回到婆家时,丈夫已跟部队出发了。夫妻失之交臂,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就这样,她苦苦等待12年,然而最终等来的却是县民政局送来的一张鲜红的烈士证书,原来她的丈夫王玉德早在11年前的莱芜战役中就已牺牲了。


李凤兰痛苦地昏睡了三天三夜。从此,她拒绝了亲人无数次要她改嫁的劝说,终生为烈士守候,直到生命尽头。


2008年,80岁的李凤兰老人安然去世。


胡玉萍

爱国拥军好妈妈



胡玉萍(1922—2005)沂南县张庄镇石门亭村人。解放战争期间,她怀着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同沂蒙山区人民一道,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支前工作,缝军衣、做军鞋、送军粮,样样抢在前,还把自己的弟弟送上了前线。她结婚的第二天,就把新房让给受伤的解放军战士,自己住进了柴草房,多次受到部队和当地政府的表扬。


胡玉萍于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和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她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处处以雷锋为榜样,照顾烈军属、五保户,一心扑在集体上,爱党爱军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1978年,胡玉萍随部队转业的儿子来到抚顺,把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带到了抚顺,把抚顺坚持了几十年的学雷锋活动推向了高潮。


胡玉萍在抚顺的二十多年间,先后喂养150多头猪无偿送给部队和集体,还经常帮助部队做战士的思想工作,被部队称为“编外辅导员”、战士们的“兵妈妈”她一生为社会和部队捐款捐物累计达15万多元,然而她自己确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曾被辽宁省委、沈阳军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爱国拥军好妈妈”、“学雷锋先进模范”等称号;被国家民政部、劳动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拥军模范”等称号。


李桂芳



李桂芳(1925-2017),1925年11月生,沂南人。14岁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后当过识字班队长,干过军工厂工人、野战医院护理员、药材所配药员等工作,带领村里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运军粮、送弹药。


1939年,李桂芳同志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1940年被安排到山东被服厂负责民运工作。她跑遍了几十个村庄,走家串户,发动妇女缝军衣、做军鞋、磨面、烙煎饼。1941年,上级党组织安排李桂芳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野战医院当看护员。在此期间,她不怕战士的遗体发出的难闻的气味和周围恐怖的环境,主动要求去看护烈士遗体。1942年,因为表现突出,李桂芳作为后备干部被选调到山东青年学校学习,后被分配到山东纵队药材所工作。当时环境极为恶劣,药无来源,李桂芳就和同事们到山上采集土药材,晒干或研磨成面,配制起来,及时供给野战医院。1944年1月,李桂芳被选为艾山乡妇救会会长,积极拥军支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李桂芳是组织沂蒙妇女架起火线桥的妇救会会长,她曾经是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组织红嫂以瘦弱之躯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她曾经是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组织红嫂以瘦弱之躯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近两年来的三大红色文艺精品: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以及在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沂蒙》都是以她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红嫂几乎承担了作战部队所有的后勤工作,她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


沂蒙红嫂,已经成了一个形象,而不只是一个人,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联系授权




大家都在看


黄晓薇: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


遗憾地错过了开局,但生于1984年的她不忘记录者的使命。改革开放,中国妇女报的版面这样呈现……


致敬时代,礼赞巾帼!中国妇女报推出40年40位女性改革人物


来源/综合自新锐大众客户端、齐鲁网·齐鲁壹点

编辑/肖婷

美编/李凌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