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值”不能以女性健康为代价

金勇 中国妇女报 2021-01-23


有人说,在“颜即正义”的时代,大家不是在变美,就是在变美的路上。

的确,一个高度商品化的消费社会,具有把一切事物都变成消费品的倾向。尤其是视觉文化在消费社会的大行其道,“颜值经济”让身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成为消费社会“重新发现”的宝藏,并直接带动了整容行业在中国十几年来的爆发式增长。

但必须清醒的是,“颜值”决不能以女性健康为代价。


据《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医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2018年,我国共有 2200万人进行了整容手术,2014年,这个数字是700多万人,4年间翻了3倍。


如果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一线、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占到58.7%,28岁以下用户占到54%,女性占到85%,90后、95后、00后年轻女性成为了整形大军。


与此相伴,关于整容行业的惊恐新闻报道不绝于耳。

2010年,超女王贝因整形手术死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从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我国共有20万张脸因整容而毁容。


政府相关部门和权威专家一再高能预警:爱美不能以健康为代价,奉劝大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了解清楚整容项目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而我们更想追问的是,变美冲动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女性的“自愿”?女性整容在冒着健康危险的同时,是否还隐匿着对自身精神的戕害?


央视资讯联合新浪网在对5254名女性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5%的女性表示,如果不受经济条件限制,自己会去整容。


女性整容的目的主要有4个:


• 为了得到更多人夸奖,自己心里开心占30%;


• 为了婚姻美满占28%;


• 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占22%;


• 为了弥补原有缺陷仅占15%。


而在为了婚姻去整容的女性中,20到39岁年龄段占到了75%。


此数据显示,女性整容虽有一定“自悦”成分,但更多还是来自于男权文化带来的 “身体焦虑”和消费主义制造的“美貌神话”。

因为,人作为社会动物,人的身体虽是生物性的,但对身体的塑造却是社会性的。不管是古代的被动缠足,还是现代的主动整容,女性从来都是被看的“他者”,她们的身体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自己,女性的身体焦虑,既来自于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在社会领域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与塑造,也来自于消费社会“美貌神话”对女性的结构性压迫。


内奥米·沃尔在其《美貌神话》一书中曾说,美貌神话是对美丽追求的极端神化,美的标准被无限抬高,并与成功、幸福、爱等词汇相关联,使对美的要求内嵌在对每一个女性的审视中,使得对“不完美”的女性的轻视和打压成为常态,也让女性自身陷入自轻自贬的境地。

美貌神话不仅正当化了对职业女性的外貌要求,而“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的说法,又将挫败完全地转至个体的愧疚感。在愧疚感的趋势下,为了美,女性不断地节食、健身、美容、整容……

而女性对身体的焦虑正是商家的“粮食”,他们在资本的驱动下不遗余力地制造出更多的焦虑,令女性追求的美貌,满是金钱的味道,也让女性对美的追求反而被用来成为压迫自己的工具。


我们并不认为女性不应该追求美,相反,女性绝对拥有追求美的权利,只是当她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否去追求美时,谈论美的权利才有意义;

只有当她们在精神上超越了男权社会“话语霸权”和消费社会“美貌神话”的束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独立,才能学会真正地“悦己”,品尝自由欢喜。



推荐阅读
♦ “丁克一族”,如何更好把握幸福?
♦ 测评视频火上热搜,“虚拟恋人”真能解决“无处安放的爱与孤独”吗?
♦ 爱是父教的灵魂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金勇
编辑/侯晓然
审核/志飞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