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你影响有多大?3成受访者感受到对自己工作的威胁
-欢迎入驻全球区块链资产交易交流社区!
3月2日电 如果说过去谈到AI,谈到人工智能,人们最常问到的问题是“人工智能离我有多远”,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变成“人工智能离我有多近”了。
就在2016、2017年谷歌AlphaGo接连击败李世石和柯洁两位人类围棋高手时,人工智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许还只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阶段,而到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里与人共舞的冰屏机器人,以及狗年春晚上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的惊艳表演,则表明这项“黑科技”已经开始跨越概念,逐步走向落地,走向实际应用。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生活经济大调查》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发现美好生活第二站,AI让你更幸福”论坛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今天人工智能究竟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未来人工智能又有哪些应用场景和想象空间,还要应对怎样的风险和挑战?
3月2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也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AI让你更幸福”的论坛活动。
在活动现场,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总监王晓冰发布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和腾讯关于AI公众认知的联合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再是陌生的高冷名词,而是在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切实关联。调查显示,接近8成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会渗透到各行各业,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3成的受访者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威胁,也有接近8成的受访者担心某些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会威胁自己的隐私,而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多数受访者愿意尝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当下自动驾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医疗等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如腾讯觅影已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做食管癌的早期筛查——这表明人工智能不仅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而且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为医生分担一部分工作。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也从过去对一项先进技术的冷眼旁观,转变为思考如何与之共生、共存。
对于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这一问题,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认为,人工智能不是取代人类,而是跟人一起工作,让人能够效率更高,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很多过去要花很多时间做的没有意义的事情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去做,让人类能够空出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去解决今天没有解决的,如空气污染、能源、外太空探索,以及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知识分子》主编、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神经科学家鲁白也认为,机器在两个方面要远远超过人脑,一个是记忆,一个是计算。他认为,人脑天生的设计不是主要用来做这些事情,而只是顺便做一些,人类总有一天会发明一种机器帮助自己做这些事。但人脑的一些功能,如想象力、情感等,则至少是现在这一阶段机器无法取代的。
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大数据及认知计算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苏中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所有各方面都是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在这一轮里就可以帮助产业提升,即智能制造,这会成为很大的一个亮点,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基础非常好。苏中说,在一些领域里,如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好,有世界上最好的机场、最好的高速公路系统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太多历史负担,所以在这个应用领域里可以走到前列,会积累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市场,可能在某些领域真的会引领世界。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认为,相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相比几乎是“零时差”。他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应用能力上非常强,而且在原创方面,如果原来说美国、加拿大、英国做0到1,中国做1到N,现在可以说中国是做0.1到N,在原创能力上再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腾讯的医疗项目作为国家人工智能首批四大创新平台之一,企业实验室腾讯AI Lab提出了“让AI无处不在”的口号。腾讯AI Lab总经理刘永升认为,技术从研发到应用需要有很广阔的实验平台或实验环境,有国家政策支撑,会让技术的演进和迭代更加顺利,这是非常重要的制度上的保证。
种种迹象表明,人工智能正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如果说2016年是人工智能进入普通民生视野的AI元年,2017、2018年就是AI的爆发年。这项以计算能力为主导的创新技术,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精深科技,而是正在走向现代生活,和传统产业擦出火花,并有望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人工智能创业和投资热潮高涨,企业加快布局,创新层出不穷,民众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关注和期待越来越高。也许未来,科技水平将不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限制,想象力才是。
想学习人工智能,赶紧加入《全球人工智能学院》,这里有全球顶级名校的ai专家讲师和助教带你学习。
推荐《人工智能系列课》
或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