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父母的悲哀】付出了所有,养出了白眼狼

2017-10-11 IT高管会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caocy@yeah.net


文丨国馆



无为的教育,就是成功地做你自己,然后你的小孩自然变了,变成你理想中的TA,TA无论怎么变,都是你理想中的TA的样子。


——国馆君按




很早之前看到一篇文章,

一个广州高管妈妈表示,

在广州,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月薪三万,不算低了,

可是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一万五,

吓得她连一件新裙子都不敢买了。

这位妈妈算了一笔账:

暑假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

10天要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照顾,

请阿姨花费,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钢琴课,2000元,

游泳课,2000元。

英语数学作文三门学科加起来培训费6000。

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月花掉3.5w。

透支自己给孩子最好的资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种潮流,

养孩子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中国父母的肩上。

他们本可以悠然自得,

却因为孩子,每天累得喘气儿。




去年的时候,

北京爆出46万一平米的天价学区房交易。

总面积才11.3平方米,总价530万。

看到单价这么高,

你一定会觉得学区房相当奢侈豪华吧,

其实学区房之破烂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在房产中介眼中,

所谓学区房,本质上就是老破小,

意即楼盘又老又破又小。

我有个朋友,孩子一岁了,

在北京有车有房,但房子不是学区房,

为了孩子日后能上好学校,

夫妻两准备把北京的大房子卖掉,

再借点钱,凑个300万,

买一个套西城区的学区房。

夫妻两人月收入3万,但房贷月供就要2万,

根本支撑不了,

朋友说:“没办法,只能靠父母支持了。”

于是,为了还房贷,朋友又去找了两份兼职工作。

在《每日人物》上看到报道,

张宁没买学区房之前,

日子过得很滋润,

北京一套百来平米的精装修房,

一家三口,房子是很早买的,

房贷很轻松。

孩子渐渐到了入学的年龄。

张宁一咬牙,拿出全部积蓄外加银行贷款,

还借了不少钱,买了一套40平米的学区房,

地下室,设施设备极其落后。

为了照顾孩子,父母也来了,

一家三代人,就这么挤在40平米的空间,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连上厕所都要排队。”

但张宁说:“没办法,为了孩子的教育,

这是必须要牺牲的。”

最近,汇丰银行发布的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大陆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花费上居然超越了大部分发达国家,

排名第六。

报告显示,82%的中国家长已经准备好为孩子的成长牺牲自己,

三分之一的家长几乎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他们本来也有自己体面的生活,自由的时间,

现在为了孩子,全没了。

作家jenny乔感叹:“倾家荡产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




然而,这种中国式的付出,

不仅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好日子,

反而加剧了家庭矛盾。

甚至割裂了父辈和子辈关系。

前段时间,哈尔滨,

一位儿子在买房现场把年迈的父亲给打了,

原因是他嫌父母给他买的房子太小了,

因为之前买的车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这次房子又小了,他非常生气。

而他不知道的是,为了给他买车买房,

父母退休了还去摆摊挣钱,

倾家荡产给他最好的资源,

最后换回的根本不是感恩,

而是仇恨,和进一步的欲望。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心理学上有个期望值提升的说法,

当父母一次又一次去满足孩子的欲望时,

到最后,他会认为你的满足是理所应当,

而当你满足不了他所有欲望时,

他便会痛恨你。

祝小兔以前也是一位为孩子倾尽所有的人,

她和先生本来在北京有房,

为了孩子的教育,

换了学区房,花了所有积蓄,还借了很多钱,

银行贷款,每个月房贷几乎达到他们收入的八成,

生活过得紧巴,每一刻都让她感觉绷到极限。

为了不让孩子辜负辛苦得到的教育资源,

她给孩子报满了补习班,

并对孩子的成绩严格要求。

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反抗,

越来越疏远她。

她受够了,卖了北京的房子,

干脆带着孩子去了大理,

开了一间民宿,

给了自己空间,给了孩子空间,

半年后,孩子对她说:“谢谢妈妈。”

祝小兔说:“为孩子牺牲,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感情,

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为他而活,是一部分中国妈妈的现状。

可我想说,这,并不伟大。”




 

事实上,完全为孩子活着,

这一点都不伟大。

一个完全为他人活着的人,

怎么会有自己的对于生活的热爱,

你自己都没有对生活的热爱,

又如何让孩子热爱生活?

中国式的付出,危害实在太大:

 

·阻碍孩子的获得感与尊严

 

天涯上有为名校生吐槽自己的爹妈:

“我宁愿自己不是他们的儿子。”

他这一路,基本上都是被父母护送过来的,

为了让他上好的小学,

父母托人找关系,

四处活动求人,低三下四。

为了让他能上好的中学,

母亲把他带到中学学校门口,

像一件物品似的推销自己。

中考那一阵,

父母双双请假,陪着自己读书,

让自己安心中考。

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

又是父母托关系解决的,

整个高中,很多同学都住在学校,

父母卖掉了房子,

在高中附近买了一套小的陪读。

“我没有对自己生活的决策权,

我甚至不知道生活究竟是什么?

因为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

都是他们在帮我经历生活。”

有个同学骂他:“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爹妈给的!”

他说:“讲真,那一刻,他有想从楼上跳下去的想法,

因为生活得是在没有意思。”

但他没办法和父母讲道理,

因为父母一直认为,这是为了他好。

想想吧,当林凤娇对儿子传递出,

我这辈子就是为你活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实际上,她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

我是一个没有生命尊严的人,

我放弃了我的生命尊严。

当一个母亲放弃了自己的尊严,

她亲手带到的孩子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尊严。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

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

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

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而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岂会有生命的尊严?



·让孩子有负罪感


作家芒小丁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家庭条件不错,

父母也都宽裕,

其实她应该有实力读研甚至于出国留学,

但当父母提出这个想法时,

她忙不迭地拒绝了。

“因为我从小到大,

一直看到的都是我爸我妈的付出,

为了我,他们辞了工作下海;

为了我,他们把房子抵押贷款;

为了我,他们动用全部的资源把我送进好的学校。”

和前面的故事一样,

芒小丁从小也是爹妈手里的明珠,

倾注着全家的最优质资源。

他爸他妈本来是事业单位的人,

拿着稳定工资,

过着悠闲日子,

但为了让她能够先人一步,

他们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一切。

所以一读完大学,

为了不再麻烦——芒小丁用的是麻烦——父母,

她拒绝了读研和出国留学,

这其实非常不应该,

因为在如今大学生遍地的时代里,

出国拿一个硕士学历意味着更好的发展,

但就是因为对父母付出的负罪感,她放弃了。

放弃了吧,回归自己,不要为孩子而活,

不要牺牲自己,把全部的一切给孩子,

别让孩子觉得:他存在这世界的本身,

就是一场永远愧对于你的苦难修行,

他身上的每一滴血都背负着父母债的这座大山。



·没有界限感

 

对孩子的付出愈加扭曲的父母,

与孩子之间的界限感愈加模糊,

这种父母,不会觉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着很强的控制欲,

孩子读书要干涉;

孩子恋爱要干涉;

孩子结婚要干涉;

孩子交朋友要干涉;

孩子晚上出去玩要干涉;

孩子出去旅游,时间地点要干涉;

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要管。

而管的理由看起来又是那么地理直气壮:

“我养你,付出了多大代价,

难道我管你都管不得吗?”

这种情感绑架,哪个孩子都没法反驳。

这种付出其实对父子双方都有害,

亨利克劳德在《为孩子立界限》一书中说,

父母一旦产生对孩子的依赖,

孩子不仅得不到适当的管教,

还学会了“把爱收走,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这种功课。

他们在用情感威胁父母,

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父母绑着孩子,孩子绑着父母,病态共生。



房祖名吸毒出狱之后谈及他的母亲:

“基本上我妈,我觉得对我来讲,

是牺牲了她的一生吧。

就从生我的那一刻,就全部都付在我的身上。

她的时间,她所想的,她所有的。

就是她现在可能她今生所有的东西都会想要说以后要留给我这样。”

房祖名头顶星二代光环,

私下里,却有着非比常人的压抑,

正是这种压抑,才导致吸毒。

你看,你的含辛茹苦究竟带来了什么?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是营养不足,

而是营养过剩。

音乐家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说,

她一直在思考父母和孩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后来她发现,父母和孩子不是上下关系,

也不是平等关系,

她说父母和孩子其实是前后关系,

把孩子带来到这个世抚养他们长大,

再把他们送去想去地方,

目送他们慢慢离开你。

伟大的父爱与母爱,

都是一场退出。

你终归要把生活归还给孩子自己,

所以,你必须提前让孩子懂得什么叫生活。



 


一个朋友说:“先挣钱吧       

等生存问题解决了,       

再去读书,去写诗,去享受生活。”       

怎么能呢?      

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了恋爱       

我喝酒,我打架,       

我为了一个女人跑了两千里,       

为了一首诗,我几小时蹲在大门外       

今天是今天的,让明天自己来找我       

妻子说:“先围着孩子转吧       

等孩子长大了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怎么能呢?       

孩子会自己长大的,       

如果我等他长大,我就老了,我就死了,       

我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对不起,孩子并不比我更重要,       

正如我不比我父亲更重要,      

我们各人都是自己的,      

相互区别,相互爱着。

中国的父母们,

别在把太多的心思花在你的孩子身上了,

最好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

更不是把全部的一切都堆给孩子,

你的呕心沥血,不会得到应得的回报。

最好的教育,是你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靠苦行僧似的自我牺牲,教育不出来一个健康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坚强,你自己就得坚强;

你希望孩子快乐,你自己首先要快乐;

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一个典范,孩子才有可能会幸福。

我们要为孩子活出幸福的样子,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幸福,

而不是我们天天用一种不幸福的状态告诫孩子如何如何幸福。

所以,父母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管理好自己的控制欲,随着孩子年龄增加,

逐步减少自己代替孩子做的决策,把决策权还给孩子。

【2】保持持续的目标,有二十岁的人生目标,有三十岁的人生目标,

有四十岁五十岁的人生目标,有一辈子的目标,

你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有目标。

【3】逐步建立起清晰的界限。孩子的零花钱别乱问,孩子的日记手机别翻,

别私下里偷偷窥看孩子的隐私,给他充分的尊重。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

都要建立在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基础上,

成功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做你自己,

然后你的小孩自然变了,

变成你理想中的TA

TA无论怎么变,都是你理想中的TA的样子。

 

北京西城区的学区房

 

北京西城区的学区房

 


延伸阅读:中国父母最悲哀的事: 替孩子扛住一切,却又让孩子扛住世界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父母现在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开学了,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很多孩子早已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开学第一天,宁波某小学就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半数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面对虾却傻眼了,有的拿起来闻一闻,有的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


老师问及原因:“原来是不!会!剥!虾!”



这样的新闻一出,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因为每年一到开学前后,都会有诸如此类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很多老师也早已习以为常。


对于半数孩子不会剥虾,学校校长称“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还说刚调来学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大概是个位数”。


孩子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自理能力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很多人的评论一致指向:都是家长惯的。


可为什么一面是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的指责,一面是这样的新闻还是铺天盖地刷屏?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父母认为,“这些琐碎的小事,等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的就会了”。


至少神童魏永康的母亲是这么认为的。


神童成绩有多好,可以概括为:


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


四岁学完了初中课程;


八岁进入重点高中;


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这样的学习成绩,让人叹为观止,可神童却仅仅因自理能力差,被学校劝退,连研究生学历都未取得。


和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皆是草;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有出息。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


每天早晨,他的母亲连牙膏都给他挤好,接着给他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他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读高中的时候,他的母亲还亲自喂他吃饭。


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母亲一手包办的。对于儿子的自理能力差,她称“他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 


可是,一则新闻报道有力证明了母亲的想法是错的:


但事与愿违,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


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父母正在像养大熊猫一样抚养孩子,为什么不能明白,“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魏永康的母亲后来总算明白,她为自己对孩子的伤害表示深深地忏悔。


中国式父母应该引以为戒,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脱离了父母的无能孩子,迎来的必是惨淡一生。


以前看过一则新闻,23岁小伙杨锁饿死在了家中。


这个小伙没有精神疾病,只因为家里人的过多宠爱,让他养成了惰性,是因为懒才被饿死。


能宠爱到什么程度?


他8岁时出门都是父母用担子挑着,从来不走路;


身为农民的父母从来不让他干任何农活,“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


能懒到什么程度被饿死?


父母病逝后,他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后来跟堂哥到建筑队干活嫌热,到饭店当服务员要别人伺候,给他饭吃他都想让别人直接喂到嘴里;


最后回到村里挨家讨饭,吃饱一顿就睡觉,饿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再出来讨饭;


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从来不做饭,就连上厕所都是在屋内挖个坑解决……


托尔斯泰说:“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反之亦然。


教会孩子怎么劳动和如何去爱,家长不能越位,也不能错失良机。因为从穿衣服刷牙,到刷碗洗衣,人是需要在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各种技能。


家长取而代之的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以及丧失了生活的兴趣,更重要的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考的能力。


不要说——反正孩子长大后是会穿衣吃饭的,要记住,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真正的富养

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闻之所以层出不穷,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要富养”的误读。


他们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才早当家,父母让孩子学着自理,学着做家务,就无形中透露着自己的穷,揭露了自己的短。


所以,孩子一定要按照小王子、小公主的标准来娇生惯养,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十指不沾阳春水,像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贵族”气质。


对于独立的孩子,他们投向的不是敬畏,而是同情。



比如前两天刷爆朋友圈的“8岁重庆男孩独自吃火锅”事件,男孩明明是快快乐乐“独立”吃火锅,硬生生地被看成凄凄惨惨“孤独”吃火锅。


显然,这些父母不知道,其实对孩子的真正富养,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


要说家庭富裕,很少有人能堪比李嘉诚,但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享尽荣华富贵,理所应当做“富二代”。


他从小就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现在的孩子上学,家长都是车来车送,甚至连书包都替孩子背。


而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孩子上学,让孩子们自己做电车、巴士,更别提拎书包了。


现在的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最大的劳动怕是用手指滑滑手机,开开电视遥控器。


而李嘉诚则要求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做杂工、做侍应生,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独立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


独立之人格,竞争之根本。中国式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其实是为孩子的未来埋设了定时炸弹。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父母在儿时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温室里的花朵

难经雨露风霜


有人形容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再也经不起一点点的打击。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五位,而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是自杀的主要群体。


连作家余华也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很多优秀者,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儿的人!”


所以,网络上优秀大学生一言不合就寻死,一想不开就自杀的悲剧新闻比比皆是。


2017年,大学生自杀事件接连出现。1月11日,山东大学一女生被发现在出租屋内上吊自杀,被发现时已身亡四天;2月27日,广西大学一在读研究生烧炭自杀死亡;3月4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大二在校女学生因卷入校园贷选择自杀。


对于孩子自杀,很多父母不理解, “孩子你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苦闷,动不动就自杀,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早该死了几十遍了。”


最复杂的矛盾综合体,没错,就是中国式父母,他们一面地认为孩子脆弱,一面地却又让孩子变得脆弱。


有人做了这样的一项调查:



抗压能力太差被认为是优秀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孩子抗压能力差,是孩子没有机会接受挫折。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孩子想自己系鞋带、自己吃饭,家长觉得太慢,索性包办;


孩子想做些家务,家长觉得孩子是捣乱,对孩子嚷嚷“去,去,一边写作业去”。


孩子不想上补习班,家长冠以“我都是为你好”,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其失去思考能力。


青少年抗挫力导师泰祺说:“如今,孩子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一般不会遭遇困境,他们没有机会培养出克服实际挫折的能力,相应地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坚毅的性格。因此,在此后的人生中,一旦遭遇挫折,难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难以走出挫败的阴影。”


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在家长包办下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觉得“生不如死”,总是以极端的自杀来结束生命。


就算孩子没有走向极端,面对工作生活的一地鸡毛,也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就拿上面的魏永康来说, 标准的“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只顾学习的他,不会与人相处,辗转多地才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苦难和挫折是成就孩子坚毅品质的养料,溺爱和娇惯是败坏孩子意志的毒料。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等待他的将是在外面的四处碰壁。



爱≠包办

请给孩子独立面对挫折的机会


有人用“挫折”二字形容林肯的一生:22岁时,他竞选县议员失败;23岁时,恋人去世;24岁时,精神几乎崩溃;26岁时,竞选州议员又失败;30岁时,竞选国会议员还是失败……


但正是这无数次的挫折,造就了他辉煌的成就。


中国式家长必须明白,让孩子独立适应社会,让孩子变得有竞争力,让孩子有可能成功,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让人悲哀:媒体上曾有很多关于“China One”(中国独二代)的讨论,外国某些高校拒收中国独生子女,原因在于当代的孩子独立性很差。


更深层的原因是,学校认为,一个在生活上都无法独立的孩子,无任何自觉性和创造力可言。


也就是说,父母花一辈子心血让孩子成功,却不知自己成功地毁掉了孩子的一辈子。



龙应台的 《目送》中有一段话,概括当今中国父母的教育言行,特别贴切: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会我们: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


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其实,纵观一些发达国家,他们都要求孩子去独立面对挫折:


美国父母舍得让孩子一分钱不带,学会独立和如何谋生;


瑞士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一门语言,甘愿让孩子从小到双语区做保姆;


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承担相应的家务,例如为全家人擦皮鞋;


俄罗斯的大街上很难得见到抱孩子或背孩子的父母,跌跌碰碰摔倒的孩子从来不哭。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也一再强调:“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才能让孩子真正扛住世界。


愿类似“孩子不会剥虾”的新闻再也不是被评头论足的热点,愿孩子遇到丝毫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的悲剧不再上演,愿每个孩子都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caocy@yeah.net,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

IT高管会: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

欢迎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情,公众账号:ITGGH13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